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文本多元解读浅议
作者:陈志阳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受生理、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真正完全的自主学习是根本做不到的。对于文本的学习,完全让学生自由探索,从有限的文本内容和课堂教学时间延伸到无限的文外探究,其结果只能是毫无效率的盲目无度的探索。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导航和统领的作用,必须主动调控学生探究方向,组织探究的过程。解读文本时,既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也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绝不可“生云亦云”一味迁就,更不能做“风吹两边倒”的老好先生。因此新课程之下的多元解读应该是在教师主动引导下,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
二、找准解读的“调”。
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能“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因此,正确把握多元解读的度,唱好和谐的“调”。
1、认真把握创作背景。创作背景包含了作者写文章时的状况、思想态度,也包含了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了解了这个背景,有利于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或意图。例如人教版十二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在理解李大钊被捕时的表现这一部分时,有这样一句话:“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如果抛开革命斗争这一特殊时期不谈,那么就会倒置对李大钊这一行为的曲解。
2、尊重文本的感情基调。阅读时,要把意思的获得放在文章整体中进行品味、鉴别,不能断章取义,甚至取词断意。比如读人教版十一册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牛郎织女》,如果把握准了语境与感情基调,就不会读出“牛郎趁织女在洗澡拿走织女衣服是不道德的”了。
3、主观的思想、情绪可以有,但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评判前人、要求前人;即使是逆向思维,也要考虑它是否体现作品的主导思想和意图,不能以偏概全。例如人教版十二册《景阳岗》一文,花过多精力去讨论武松打虎是不爱野生动物表现,就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三、唱好文本这一“主声部”。
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是出自其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体验。舍去了文本,多元解读也就无从谈起。“多元”之后必须回归“一元”,从文本中来,再到文本中去。
例如人教版十二册《草船借箭》一文,初读课文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整体感知:你是怎样看待诸葛亮这个人呢?有的学生认为他知识渊博(利用有雾的天气使借箭计划得以实施);有的认为他是的聪明的人(用二十条船借来十万多支箭);而有的学生却说他是个“骗子”(有“借”无还)。学生众说纷纭。热闹的讨论之后,回归理性深入的文本解析。让学生从借箭的过程看到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从事件的后续发展——《赤壁之战》知道诸葛亮是“借”而后还,用曹军造的箭来射曹军,领悟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多元解读,教师既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从文本出发,把握好解读的“度”。只有这样,才能对文本实现真正个性化、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唱出“多元解读”的和谐乐章。
陈志阳,教师,现居福建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