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世间最美的坟墓》美学分析
作者:黄福享
1.简简单单的朴素美
一代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以特有的方式诠释他生命的最后驿站:“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这是多么惊人的朴素,这个荒凉、偏僻、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坟墓竟成了世间最美的坟墓,有谁想到这种简单、朴素的选择只源于托尔斯泰小时候的一个游戏,一个奇妙的诺言,却恰好凸现了他最纯真、最美好的愿望。不少到过托尔斯泰坟墓的人起初认为,这是一个无主坟,顶多是一个流浪汉或孤儿,谁会想到下面竟然埋葬着被列宁称为“伟大的艺术家”的十九世纪俄国最有成就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他坟墓的朴素是平民化理想的一种延续、一种依托。这种回归平凡、回归大众、回归自然的美让人有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1928年,茨威格站在那个小小土丘前,读懂了美,读懂了托尔斯泰。在这位伟大的真正的纯粹的人的墓前,这个奥地利人感到这就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2.无与伦比的人格美
“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托尔斯泰是一位家资丰厚的伯爵和世袭大贵族,一生追求贵族平民化的理想,为此,他远离城市的奢华,背离舒适的环境,长期生活在乡间,身穿农民的服装,和农民一起在田间耕耘、收获。从他最初的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到最后的长篇巨著《复活》,都艺术地再现了他一生探索的执着热情和痛苦的矛盾。到晚年,毅然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因而和他的夫人意见冲突,家庭关系异常紧张。他的追求变得顽固执着和不可思议,1910年底,风烛残年的托尔斯泰终于离婚,在他82岁生日那天悄然离家,几天之后,孤寂地病死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这还是他无法挣脱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所带来的痛苦的结果。而他选择的坟墓是一种解脱、一种生前的心愿的自慰、一种回归自然的幸福。正如西方神父在葬礼上常会说这样一段话:尘归尘,土归土。把躯体还给大地,把眼泪还给大海。确实如此,当疲惫的身体回归大地,其灵魂也在永恒的沉默中找到了最后的安宁。托尔斯泰选择这种朴素的墓葬方式可以延续他的理想追求,这正是对人本质的追求,是对名誉、金钱、身份、地位和功名利禄的彻底抛弃和否定。与鲁迅先生“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风骨之志同工异曲。托尔斯泰的这种思想、选择和追求与他受中国孔子、孟子和老子的“仁学”、“博爱”等传统思想的熏陶和影响分不开。
托尔斯泰是一代伟大的人物,他的墓与其他许多伟人有着惊人的不同。拿破仑大理石墓穴、歌德“公侯陵”、莎士比亚的石馆,这些无不显示伟人的深远影响和尊崇地位,而托尔斯泰却以其独特的方式、非凡的抉择,以“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以至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死后墓地的极端朴素与生前平民化思想和平民化生活高度和谐吻合折射出无与伦比的人格美,剧烈的震撼了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如茨威格文中所言:“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俗语云:“物象主人形。”写墓是表,写人是真,茨威格称赞、尊崇、敬仰的是托尔斯泰朴素的思想和伟大的人格,簇拥着托翁那不朽的心。
每当我读这篇文章时,每当我想像着托翁那朴素美丽的坟墓时,我就想起了一位诗人的诗句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为什么托翁那只有一个土堆的朴素的坟墓,会引来成百上万的人朝拜,而且“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我从臧克家的诗里寻找到了答案。
3.撼动心灵的价值美
古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就是说:凡大美者极大多数不事喧哗,不羡炫耀,注重原色和低调,即朴质无华。所以,列夫·托尔斯泰对自己墓穴“什么也没有”的底色处理,确是见识过人,因为返朴才能归真,从而达到了美的极致,这充分显示了他老人家的思想境界、道德风范和美学观念实在是卓而不群。无独有偶,世上与列夫·托尔斯泰坟墓差可比美的,还有荷兰籍大画家梵高的坟墓,真可称之“双璧”。梵高的墓地只有兄弟俩的名字而已。不过,列夫·托尔斯泰是主观刻意所求,境界更高,正如他所言:“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梵高则是一生坎坷所造成。但这里显示着一个客观审美事实。大家都承认:凡是伟大人物,他一无修饰的墓地,都成了美的最高对象,以吸引后人不断前往瞻仰。
托尔斯泰的思想与行动、人格与情怀完美统一,那“孤零零”、“小小长方形土丘”、“连名字也没有”的坟墓凸显他这“当代最伟大的人物”的人格美,具有撼动心灵的价值美,将永载史册。他教人重新审视美、认识美。有人说,托尔斯泰的坟墓犹如一首挽歌,绽放悲壮美,教人荡气回肠;有人说,托尔斯泰太美了,集美之大成,包容自然美、朴素美、思想美、精神美、品格美,可谓外美内秀,令人心灵震颤、为之动容。
有的人为了这种美,为了实践人生的价值,义无返顾、终生相随。其实美不在于大小、形式,而关乎社会价值。大凡“最美”,一般指高矗、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的建筑物,或是貌若天仙的美人,而茨威格把“最美”定格在托尔斯泰的坟墓,更是惊天之举,凸显朴素美的无穷力量和耐人韵味。今天,托尔斯泰的美得以延续和升华,四川小伙小李不顾“死无完尸”之忌,将自己的双肺、一肝、双肾及双眼角膜全部无偿捐献,救活了广州六名危重病人。
最美丽的世界不在外界,永远都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可以是繁花似锦的美,也可以是朴素无华的美;可以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轰轰烈烈的美,也可以是寻常生活中平平凡凡的美。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托尔斯泰朴素的追求、高尚的灵魂谱写了一曲不老之歌,铸就了撼人的人格魅力,成就了《世间最美的坟墓》这华丽动人的篇章。
有一种美,是用信念来支撑;有一种美,是用行动来实践;有一种美,是用生命来维系。托尔斯泰以其特有的思想、品格和追求为我们建立了美的标杆,界定了美的典范。
托尔斯泰,美之神;世间最美的坟墓,美之韵。
黄福享,广东江门中医药学校高级语文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