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语文新课标生态关怀浅议

作者:汤 沛




  社会在发展,公民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语文教育应该并且能够作出自己的贡献。在此背景下,新课标应运而生。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高举“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大旗,提倡平等对话、交流合作、重师生感悟,提倡资源整合,提倡综合评价,最终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在新的理念下,语文课程成了一个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充满了生态关怀,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关注人类自身、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平衡
  
  新课标建议,“教材应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其传递的一个信息是,人要关注自身,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并使他们和谐发展。新课标对于人、自然和社会的生态关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追求自身发展的和谐
  新课标要求“选读经典名著和其它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树立人生的理想,明确历史责任,提升自我精神境界。新课标重视情感体验在学生自身平衡中的作用,指出要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上,新课标强调渗透,注重熏陶和潜移默化,化教育于“无形”之中,最终使学生在和谐中获得精神的提升。
  总的说,追求自身的和谐发展,打开精神世界之门,是对生命价值的审视和自我发展的终极关怀。语文教育的核心也正是学生的发展和对人的关怀。
  
  (二) 强化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然也孕育了人类。然而。随着上个世纪人类对自然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而是和谐共生的关系。新课标中也明显的贯穿着这一意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在新课标中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1)‘感悟·鉴赏’课程目标中,要求阅读时‘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的感情;(2)必修课的阅读与鉴赏中,要求逐步加深对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3)课程资源利用与发展中,指出应积极利用和开发各地蕴藏着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新课标所折射的生态意识体现为人类对自然的一种和谐,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初追求。在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中引发一种生命共鸣,对自然关注和关怀,实则也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间接反映。换句话说,生态环境的失调和恶化将逐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新课标充分关注生态环境,引发学生重新审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唤起学生关注自然,呵护自然的意识,最终重归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三) 在社会环境中推进语文能力发展
  社会环境,一般来说,这是人类特有的生活环境,其与语文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和影响。在诸多社会环境因素中,家庭因素、社区因素等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家庭中,父母对儿童最了解,容易因材施教;社区风俗都会对学生产生作用。这些因素是对学校教育的有力辅助与补充。这些场所也是学生语文实践最好的舞台。它们为语文素养的形成提供了无数宝贵的机会。新课标指出,学校“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新课标还建议“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新课标正是着力打破课内外的界限,将课堂学习活动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谐联系在综合性学习之中,教会学生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资源不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二、追求师生之间的民主和谐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满堂灌”“一言堂”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课堂显得枯燥乏味,间接给学生带来的就是一种不安全感。究其原因,师生之间没有民主,缺少对话。导致了师生之间信息流的阻滞。在这一情形下,语文新课标的出现,犹如一汪源泉,让人倍感清新。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两者统一于平等交往之中。叶澜教授说:“人类的教学活动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特就特在这是一种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民主和谐的交流活动。因此,没有了平等,便没有了交流与沟通,最终导致师生关系的失衡,真正的合作便无法延续。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进行。”方智范教授在《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对话(二)》一文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③当今,“对话”已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一种平等民主的精神要求。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教学”正是一种对其的积极回应。对话虽是形式,但流动的却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与民主。所以说,对话为师生之间民主和谐的实现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新课标提出的“对话”为语文课堂交流提供了可能,也为合作互动提供了条件。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从而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
  
  三、追求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的和谐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学习片面强调书本,特别是课本的重复操练,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技巧的机械训练,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被人为的割裂开来,忽视了能力的整体和谐发展,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世界的变化,忽视了学生方法的习得,于是语文失去了生动,变得枯燥乏味起来,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语文知识获得与语文能力形成之间的失衡。
  新课标就以上现象作出了自己的要求,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注意三维目标的落实,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这三维目标和谐统一于语文实践之中。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础技能的训练,给学生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课标也强调“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此外,还提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四、综合评价,实现和谐
  
  在过去的语文课堂中,评价强调的是甄别和选拔功能,造就了不少语文学习的失败者。语文能力只是靠一张试卷来作出判决,加之所谓的“标准化”,结果是把生动活泼的语文变成了简单的ABCD。评价只看中结果,而忽视了过程。然而,语文是一门积淀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能力的形成往往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一张试卷决定语文能力的直接结果是:短期内,“语文学不学一个样”,“语文成绩提高太难了”……这将直接导致语文能力的群体性无作为,在很多学校语文也得让位与其它学科。
  新课标充分关注了每一个学生,指出评价要“突出语文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标还特别指出“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看出,过去的语文评价是偏颇的,一方面它不能对大部分学生起到激励功能。在评价的方法上,新课标还创造性的提出“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如在作文评价上,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让学生及时获得语文学习反馈,体验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
  
  汤沛,硕士,江苏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