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利用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作者:陈 萍
语文教学在中小学的所有学科教育中,审美教育占有相当的优势。我国语文教育家苏灵杨认为:“语文教学进行美育的广泛性和深远意义,胜过中小学的其他课程,甚至超过了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究其原因,在于语文教材与别的学科的教材不同。它选用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作范文,组成这些课文的语言文字,不是僵死的符号,而是表现出深邃的思想和蕴涵了深远的情意的。尤其是文学作品在课文中占了70%以上。我们知道,文学作品集中体现了人们关于美的观念。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美的认识和掌握的最高形式。文学把社会现实和自然世界中的事物,按照美的原则加以选择、概括、加工、改造、创造出鲜明、优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培育人的美感能力。
因为有大量的文学作品作为教学用的课文,语文教学就有了对学生进行审美形态教育的可能。因为这些文学作品展现了自然美、社会美。同时,文学作品本身又是艺术美的结晶,而文学作品艺术美又从结构、语言等形式美和形象、意境等内容美中可以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作品中的艺术意境,艺术形象展现的优美、壮美、崇高和种种悲剧性、喜剧性,具有非常广阔的审美观。因此,利用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审美形态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那么,如何利用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呢?
一、注意形象感染,培养学生感受美的素养
艺术形象是决定艺术美的另一重要方面。文学作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寄寓审美情趣。如:都德小说《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把热爱祖国的感情都倾注在他的最后一节法语课上;韩麦尔先生把爱国主义精神铸造在他付出全身力量写出的“法兰西万岁!”这五个大字上。散文也能感受艺术美。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就选择了一个最佳表现——“背影”这个特殊的一面,并把它转化为艺术美的一篇佳作。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第六段的内容:动词的填空,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的讨论分析,让学生感受美、赏析美,进而培养尊老爱幼的美德。
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美感体验
有的课文,助以相应的音乐,可以造成一种和谐美妙的氛围。如教朱自清先生的《春》时,我们首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把学生带人一种令人感到愉悦的氛围中;然后,又伴随音乐,娓娓动听地朗诵课文,让学生完全沉浸在美感愉悦氛围中;最后,让学生伴随着音乐一起朗读课文,进一步感课文带来的美感及愉悦性。这就使学生在初学课文进获得了感性的审美愉悦,对讲义有了一种朦胧的、模糊的美感,对进一步的理性把握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斑羚飞渡》时,讲完了第一对斑羚飞渡的场景之后。让学生在音乐中想象很多对斑羚依次飞渡会是一个怎样的场景?紧接着又设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飞渡成功的幼年斑羚,飞渡场景中对于镰刀头羊的描写最让你刻骨铭心的是哪一幕?”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追问:我们人类自身有这样催人泪下的情感吗?这种设置情境、层进式的体验让学生拥有的是与文本充分对话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学生走进斑羚的内心,感受动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感人的人性光芒,反思自我,从而建构起来的是崭新的理解与感受。
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分角色朗读、排练课本剧,这都是很能好的方法。营造一种审美愉悦性的课堂自己入围,不仅在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和情感,更在于使学生容易进入课文的愉悦性美感享受之中,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
三、注重“情”“理”过渡,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进入意境,激发感情,这是审美教育的基础阶段,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和对丑恶事物的鄙视、憎恶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但不能仅仅停留在情境和感情阶段。还要引导学生由“情”向“理”过度。因为缺乏理性的感情是不稳定的,只有形成理性的观念时,学生的情感才会趋于稳定,才能正确地鉴别美丑、真伪、优劣、雅俗,从而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许多学生在看电影电视、读小说、听故事时,常常会被感动得流泪,但实际生活中仍然不分好坏,甚至会做出一些违背社会公德之事,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完成由情到理的过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完成这个过渡。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文学作品之所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够在语文教学的熏陶下孕育出感受美的心,鉴赏美的眼,有效的完成新课标提出的有关美育的任务。
陈萍,教师,现居湖北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