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创新是作文教学的成功之道

作者:罗田良




  目前,学生作文特别是应试作文千人一面的现象十分严重,究其原因,还是我们教师教法有误。传统的作文教学强调范文教学,强调文章的篇章结构教学,这种教学看起来严谨而有条理,而事实上这种严谨和条理的结构是教师预先安排好的,不是学生自己的东西,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按照教师教给的篇章结构只能制造出千篇一律的枯燥无味的文章。学生的思维被局限了,表达被限制了,个性被抹杀了,写作热情也渐渐地熄灭了,作文水平就停止不前了。为了扭转这种不良风气,我开始尝试作文创新教学,现将三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学会观察。才能有“新”可“创”
  
  无话可写是当前学生的通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老师,关键在于给学生找米下锅,在生活中寻找写作之源。针对此况,我常常鼓励学生要培养自己观察生活的能力,多留心生活,用心观察,用心记录,做生活的有心人,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在日常生活中,既要观察好身边熟悉的同学、朋友和亲人,也要观察好平时偶尔遭遇的警察、老板或清洁工;既要观察好我们所看到的事情的具体经过,也要观察好它的起因和结果;既要观察好大自然的山川河流,也要观察好花草树木;既要观察好热闹的人文景观,也要观察好寂静的自然风光……总之,要明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成文。”的道理,在生活中去仔细观察,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这样,写起来就不会无话可说了。
  我常常按部就班地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要求学生一个星期写3~5篇观察日记。在观察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不只是“看”。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进行。这样,学生就慢慢学会了对周围各种事物的“观察”,而不只是“看”。其次,我们在强调学生要注重观察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健康的思想去观察。我们只要留心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会使我们有所发现。哪个老师穿了一件什么特别的衣服,哪个同学考试考砸了而心情不畅……这些,都是学生观察的鲜活的写作素材,这样,通过观察,思考,并且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头脑中的写作素材日积月累,写作能力也就自然会芝麻开花一节节高了。
  
  二、学会积累,才能有“新”能“创”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在总结了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得失之后,不无启发地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刘国正老先生也曾形象地指出:“课堂上就那么薄薄的几本课本,谈不上多,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假期阅读。”没有一定的积累,要写好作文就如同要公鸡来下蛋,要男人来生小孩,那是不现实的。唯有注重学生的积累,才能让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底蕴,才能让学生有“新”能“创”。三年多时间的课改中,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阅读生活,我坚持了以下几个步骤:
  1、坚持写好摘记,创设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我要求学生每周都要持之以恒的做好摘记,力争写好周记。对于摘记,要求在阅读课外作品之后,摘出以下几个内容:(1)所阅读的作品名称和书籍名称;(2)阅读时间;(3)自己认为满意的好词、好句、好段;(4)自己读后的个性理解、感悟和启迪。大家与这些名牌报刊俱进,与时代潮流俱进,作文水平也就日益提高了。
  2、开展课前的阅读演讲训练,提高阅读兴趣。每天的语文课,我都要安排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的朗诵演讲训练。其过程步骤分三步训练:(1)按学号顺序每天安排一名学生到讲台或朗诵课外阅读的优美散文、诗歌等作品,或诵读一些自己积累的优美的片段,或讲述自己阅读的一些有意思的故事;(2)自己讲出具有个性的感受体会。可讲对自己所讲述的就内容、作用上谈感想,也可就文章的写法上谈谈其写作上对自己有何借鉴作用,还可联系社会生活谈谈发展情况;(3)学生点评。
  3、定时摘记指导检查工作,及时巩固阅读实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老师要强调摘记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形成做摘记的良好习惯。每周一或周二都要检查摘记情况,并及时总结反馈,引导学生掌握摘记技巧:可摘抄字词句,也可摘抄篇章;可摘抄学生作文,也可摘抄名家美文;可摘抄痛快淋漓之句,也可摘抄疑惑之词;可原汁原味地摘抄,也可综合地概括;可赞赏性地摘抄,也可批判性地摘抄。总之,要让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要让阅读能极大限度地服务于写作。
  
  三、学会模仿,才能有“新”会“创”
  
  一谈到创新,许多老师就十分反对模仿,认为这样扼杀了孩子创新能力,其实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文无定法,但依然有法,我们必须给学生一个写作的范例,让学生有规可寻。而一些优秀的中考满分作文和课文都是学生模仿的典范。比如课本上的美文,我每教一篇课文,都要求学生学会模仿,都要引导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哪些方面我们为什么不能想到,哪些方法我们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都要强化同步仿写训练,比如说,题材同步,学家庭生活题材的课文就让学生写家庭方面的周记,学学校题材的课文就让学生写学校生活的周记;体裁同步,学叙事散文就让学生写记叙文,学诗歌就让学生学习简单的诗歌创作;表达方式同步,课文中有哪种突出的表达方式就让学生在写作中训练哪种表达方式。在细节方面,我每教一篇课文,也都要找出一二个亮点来让学生模仿训练,比如说拟题的技巧、结构的方法、表达的方式、修辞的手法、语言的妙用等。我还常常采用时下流行的仿句形式,或采用传统的片断描写形式等多种方式去训练。总之一条,学一篇文章都要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四、多加鼓励,才能让学生有“新”敢“创”
  
  创新教学强调评价要有赏识性、激励性、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更多的肯定、赞赏、表扬和鼓励。更多地看到他们身上的长处和优点,创造出一种善意的、和谐的环境,使学生产生热情向上的信心,从内心产生学习愉快的情感体验。
  作文的赏识评价是创新作文的有效途径。作文评讲包括两个过程,即评改与讲评。在批改作文时,不妨站在学生角度理解学生作文的心理,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不要“吝啬”分数,多给一些高分、多一些赏识、多一些鼓励、让批改作文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让作文基础好的学生在老师的赏识性评语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差的学生获得一份自信。所以,在试验过程中,我就十分注意强化对学生的精神鼓励,坚持做好“三轻三重”工程:
  1、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轻指导,重讲评:
  2、在作文讲评过程中轻批评,重表扬;
  3、在作文表扬过程中轻个体,重现象。
  表扬的对象要大一些,不要总是那几个好学生,要针对某种良好的现象进行表扬鼓励,让大家都有成功的喜悦之感,让学生学写一篇文章,学会一类文;表扬的渠道要多一点,可口头表扬,也可实物鼓励,可在集体场所表扬,也可单独相处时表扬,可在学校表扬,也可家访时表扬;表扬的方式要出格一些,要独特一些。例如,我在批改作文时,常用三角号表示词句优美,用圆圈表示开头或结尾较好,有开篇点题或深化中心之用,用波浪线表示过渡自然,用横线加疑问号表示有待商榷。有时在旁边来一面鲜丽的五星红旗,最后形成到处红旗飘飘的作文薄,使作者幼小的心灵不得不受到震撼,受到鼓舞。
  几年来,我一直坚持不懈地强化作文创新教学,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学生喜欢写作了作文水平提高了,辅导的学生作文在《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周报》《2l世纪中学生作文》《美文》《中学生学习报》《作文周报》《语文学习报》《作文报》《语文报》《三江青年》《作文评点报》等全国近20家报刊发表获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罗田良,教师,现居广东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