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创新是作文教学的成功之道
作者:罗田良
一、学会观察。才能有“新”可“创”
无话可写是当前学生的通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老师,关键在于给学生找米下锅,在生活中寻找写作之源。针对此况,我常常鼓励学生要培养自己观察生活的能力,多留心生活,用心观察,用心记录,做生活的有心人,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在日常生活中,既要观察好身边熟悉的同学、朋友和亲人,也要观察好平时偶尔遭遇的警察、老板或清洁工;既要观察好我们所看到的事情的具体经过,也要观察好它的起因和结果;既要观察好大自然的山川河流,也要观察好花草树木;既要观察好热闹的人文景观,也要观察好寂静的自然风光……总之,要明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成文。”的道理,在生活中去仔细观察,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这样,写起来就不会无话可说了。
我常常按部就班地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要求学生一个星期写3~5篇观察日记。在观察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不只是“看”。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进行。这样,学生就慢慢学会了对周围各种事物的“观察”,而不只是“看”。其次,我们在强调学生要注重观察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健康的思想去观察。我们只要留心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会使我们有所发现。哪个老师穿了一件什么特别的衣服,哪个同学考试考砸了而心情不畅……这些,都是学生观察的鲜活的写作素材,这样,通过观察,思考,并且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头脑中的写作素材日积月累,写作能力也就自然会芝麻开花一节节高了。
二、学会积累,才能有“新”能“创”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在总结了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得失之后,不无启发地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刘国正老先生也曾形象地指出:“课堂上就那么薄薄的几本课本,谈不上多,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假期阅读。”没有一定的积累,要写好作文就如同要公鸡来下蛋,要男人来生小孩,那是不现实的。唯有注重学生的积累,才能让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底蕴,才能让学生有“新”能“创”。三年多时间的课改中,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阅读生活,我坚持了以下几个步骤:
1、坚持写好摘记,创设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我要求学生每周都要持之以恒的做好摘记,力争写好周记。对于摘记,要求在阅读课外作品之后,摘出以下几个内容:(1)所阅读的作品名称和书籍名称;(2)阅读时间;(3)自己认为满意的好词、好句、好段;(4)自己读后的个性理解、感悟和启迪。大家与这些名牌报刊俱进,与时代潮流俱进,作文水平也就日益提高了。
2、开展课前的阅读演讲训练,提高阅读兴趣。每天的语文课,我都要安排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的朗诵演讲训练。其过程步骤分三步训练:(1)按学号顺序每天安排一名学生到讲台或朗诵课外阅读的优美散文、诗歌等作品,或诵读一些自己积累的优美的片段,或讲述自己阅读的一些有意思的故事;(2)自己讲出具有个性的感受体会。可讲对自己所讲述的就内容、作用上谈感想,也可就文章的写法上谈谈其写作上对自己有何借鉴作用,还可联系社会生活谈谈发展情况;(3)学生点评。
3、定时摘记指导检查工作,及时巩固阅读实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老师要强调摘记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形成做摘记的良好习惯。每周一或周二都要检查摘记情况,并及时总结反馈,引导学生掌握摘记技巧:可摘抄字词句,也可摘抄篇章;可摘抄学生作文,也可摘抄名家美文;可摘抄痛快淋漓之句,也可摘抄疑惑之词;可原汁原味地摘抄,也可综合地概括;可赞赏性地摘抄,也可批判性地摘抄。总之,要让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要让阅读能极大限度地服务于写作。
三、学会模仿,才能有“新”会“创”
一谈到创新,许多老师就十分反对模仿,认为这样扼杀了孩子创新能力,其实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文无定法,但依然有法,我们必须给学生一个写作的范例,让学生有规可寻。而一些优秀的中考满分作文和课文都是学生模仿的典范。比如课本上的美文,我每教一篇课文,都要求学生学会模仿,都要引导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哪些方面我们为什么不能想到,哪些方法我们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都要强化同步仿写训练,比如说,题材同步,学家庭生活题材的课文就让学生写家庭方面的周记,学学校题材的课文就让学生写学校生活的周记;体裁同步,学叙事散文就让学生写记叙文,学诗歌就让学生学习简单的诗歌创作;表达方式同步,课文中有哪种突出的表达方式就让学生在写作中训练哪种表达方式。在细节方面,我每教一篇课文,也都要找出一二个亮点来让学生模仿训练,比如说拟题的技巧、结构的方法、表达的方式、修辞的手法、语言的妙用等。我还常常采用时下流行的仿句形式,或采用传统的片断描写形式等多种方式去训练。总之一条,学一篇文章都要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四、多加鼓励,才能让学生有“新”敢“创”
创新教学强调评价要有赏识性、激励性、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更多的肯定、赞赏、表扬和鼓励。更多地看到他们身上的长处和优点,创造出一种善意的、和谐的环境,使学生产生热情向上的信心,从内心产生学习愉快的情感体验。
作文的赏识评价是创新作文的有效途径。作文评讲包括两个过程,即评改与讲评。在批改作文时,不妨站在学生角度理解学生作文的心理,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不要“吝啬”分数,多给一些高分、多一些赏识、多一些鼓励、让批改作文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让作文基础好的学生在老师的赏识性评语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差的学生获得一份自信。所以,在试验过程中,我就十分注意强化对学生的精神鼓励,坚持做好“三轻三重”工程:
1、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轻指导,重讲评:
2、在作文讲评过程中轻批评,重表扬;
3、在作文表扬过程中轻个体,重现象。
表扬的对象要大一些,不要总是那几个好学生,要针对某种良好的现象进行表扬鼓励,让大家都有成功的喜悦之感,让学生学写一篇文章,学会一类文;表扬的渠道要多一点,可口头表扬,也可实物鼓励,可在集体场所表扬,也可单独相处时表扬,可在学校表扬,也可家访时表扬;表扬的方式要出格一些,要独特一些。例如,我在批改作文时,常用三角号表示词句优美,用圆圈表示开头或结尾较好,有开篇点题或深化中心之用,用波浪线表示过渡自然,用横线加疑问号表示有待商榷。有时在旁边来一面鲜丽的五星红旗,最后形成到处红旗飘飘的作文薄,使作者幼小的心灵不得不受到震撼,受到鼓舞。
几年来,我一直坚持不懈地强化作文创新教学,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学生喜欢写作了作文水平提高了,辅导的学生作文在《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周报》《2l世纪中学生作文》《美文》《中学生学习报》《作文周报》《语文学习报》《作文报》《语文报》《三江青年》《作文评点报》等全国近20家报刊发表获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罗田良,教师,现居广东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