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写作宜从阅读开始

作者:张更生 王春红




  小孩子要学会说话,必先听过足够的话;我们要学会写作,必先读过足够的文章。关于阅读对写作的意义,有无数名言可证。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当代语文教育大家张志公先生也说过:“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肚子里装着几百篇好文章的。”
  为什么写作必先阅读?刘勰的回答是“积学以储宝”。清朝的孙洙在《秋星阁诗话》中说得更细: “读书非为学诗也,而学诗,不可不读书。诗须识高,而非读书则识不高;诗须力厚,而非读书则力不厚;诗须学富,而非读书则学不富。”这些看法都谈到了读书对写作的意义,惜失之笼统粗略。
  如果问什么是写作能力,我们可能会得到各种各样的答案。但我以为写作能力总得说来就是两个方面的能力:“写什么”的能力和“怎么写”的能力。那么,阅读对这两个方面有什么作用呢?
  首先看“写什么”。
  拿到一个题目,我们有什么可写,即文章的材料从哪来。我以为就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书本,二是生活。
  书本是重要的写作材料来源。人类发展至今,已积累了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很多就能直接成为我们的写作素材,并且是重要的写作素材。我们从书中汲取思想、情思、知识,这些就是很好的写作材料。相反,如果我们不读书不汲取,光凭自己的观察与研究,所得就可能很有限很肤浅,并不能凭这点东西写成什么高深的妙文。况且,我们花很多时间取得的可能是一点沙砾,而放弃了前人的珠玉,实在是效率低下之举。
  当然,文章的素材也来自生活。甚至有人认为文章的素材只应来自生活,如果从书本中拾取,简直就是抄袭。这种说法的偏颇之处这里不予分析。现在的问题是,每个人都有生活,为什么有的人觉得有东西可写,而另一些人则什么也写不出。生活确实是座宝山,关键在于你能不能从中挖出宝贝。这就需要你有观察、感悟、思考和想像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从何而来?我的回答是:从阅读来。朱光潜说过,我们读文学家的文章,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养成文学家的“眼光”。前人的作品不但告诉我们前人感恩生活的结果,同时透露了前人感恩生活的方法。我们通过朱自清的“背影”学会观察母亲的手,从鲁迅“头发的故事”学会思考牛仔裤的命运。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阅读,就是炼就这一双“火眼金睛”的秘诀。
  总之,我们要有“写什么”的能力,必须阅读。那么,阅读对“怎么写”又有什么作用呢?
  关于“怎么写”作文,坊间有无数所谓“秘诀”“绝招”之类的书,涉及的方面很多,说法也很多;但鲁迅先生早就说过,这纯粹是骗人钱财的玩艺,没有哪个作家是凭看这些东西成为作家的。
  我认为,“怎么写”涉及两个重要问题:语感和文体感。
  有时,我们心中有某种情思,眼前有某种画面,但抒写不出描画不清,这就是语感不强的表现。语感对写作至关重要,没有好的语感,就不能把心中的东西表达出来,当然就谈不上写作。
  语感是什么?人们已经讨论了很多,甚至深入到了潜意识、无意识的心理深层,但目前还无法完全揭开它的面纱,其形成机制还是一个“黑箱”。虽然理论上还无法完全说清什么是语感、如何形成语感,但实践却已充分证明:写作所必需的书面语感的形成,靠的是大量的阅读。新课标淡化语法,强调阅读,正是为此。
  至于文体感,则是近几年讨论日渐热闹的一个语题。大家越来越认识到:抽象的写作能力是不存在的,只有具体的关于某种文体的写作能力。小说家写不好散文,散文家写不好剧本,剧作家写不好新闻,新闻记者写不好诗歌,诗人写不好论文……这是很常见的,就连托尔斯泰也对戏剧隔膜甚深,鲁迅先生也写不好白话新涛。每种文体都有自己的内在规范,你如果违背了这些规范。写出的东西就会“不像样”,就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更别说欣赏。
  那么,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它们的规范是什么呢?可能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何况各种文体总在演变,现代派小说与古典小说就面貌大异。更何况写作不是演算数学公式,你知道了小说的一些规范,未必能写出小说。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我以为,要形成文体感,我们要仰仗的不是文体知识,而是对某种文体的大量阅读与体悟。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鲁迅多次劝中学生莫上“小说作法”的当,他说自己之所以能写一些白话小说,全仰仗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小说。我相信先生是诚实的,并不是有意误导中学生们。
  总之,“怎么写”的能力养成主要是养成较好的语感和文体感,而这靠的是大量阅读。
  综上所述,写作能力主要是“写什么”的能力和“怎么写”的能力,这两方面读都要求我们从阅读开始,因此写作宜从阅读开始。
  
  张更生,王春红,教师,现居江西遂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