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动态生成 演绎精彩

作者:叶 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因此,只有学生自己主动的、主体的、创造性、独特性的体验,才是最真切最有效的。在课堂中,最精神的内容往往是教师预料之外的课堂生成,它是师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是教学敏感的结晶。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的角色从教学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作为“首席”的教师,离开了引导与调控,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时间的控制就难以得到落实,以至于学生中产生的思维创新的火花不能引燃,非预期性信息中活跃的生命力仍然被扼制,这样就会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动态生成”成了“生而不成”,因此,就无法真正实践新课程所提出的新理念。
  
  一、捕捉教学敏感,生成动态资源
  
  语文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性和广阔的生活实践性。教师必须具有教学敏感,使教学达到最佳境界。为了养成教学敏感,必须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丰富的知识积累,形成与教学有关的心理定势,自觉地发展自己的观察力,确立正确教学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敏感。
  语文的人文价值和生活外延,使语文学习随社会、时代、学生、课堂环境等变化而变化,教师需要敏感地抓住这些变化进行教学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时机与教学内容是同时生成,而且往往是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时机。
  一位语文教师正在兴致勃勃地教《水调歌头》,几个科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却无精打采。老师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师:《水调歌头》里面蕴涵着不少自然科学的道理,谁能用“火眼金睛”找找相关的语句,说出相关的科学道理。
  生①:“高处不胜寒”有科学道理。高处的温度比地面低。一般情况下,海拔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摄氏度,但也要考虑地形等因素。苏轼他好像也懂这个道理。
  生②: “高处不胜寒”既有科学道理又有文学含义。“高处”在这里指“朝廷的高位”,苏轼感觉到朝廷的政治斗争的可怕,所以有了下文的“何似在人间”。
  生③:从“何事长向别时圆”中可以看出苏轼不懂自然科学,月球是按照围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显示盈亏的,它才不管人们是分别还是团聚呢……
  假如我们这位教师只为实施自己的“教案”,只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漠视学生的课堂表现。假如我们这位教师没有教学敏感,不善于捕捉最佳的教学时机,那么,就不可能有的放矢、随机应变,就不可能有效调近课堂,进行因材施教。
  
  二、捕捉教学敏感,提升教育智慧
  
  课堂生成的动态资源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即在每个人身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慧眼,敏锐的发现、捕捉、利用这些资源。当课堂上出现动态教学资源信息时,教师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辩识其价值,去伪存真,并作出教学决策:是否有用?何时使用?怎样使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资源识别力。只有勇于进取的教师,才会使自己的教育智慧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宇宙里有些什么》时,课文中有一句话:“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这时,一个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万万等于多少?”大家都笑起来,有一个学生说:“万万不等于亿吗?”在大家的笑声中,提出问题的学生只好灰溜溜的坐下。于老师觉得他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于是她问:“既然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说宇宙里有几千亿颗星星呢?”这一问,学生都哑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不用万万有两个好处,第一,用“万万”听起来响亮。第二,“万万”好象比“亿”多。这时,学生们又笑了。其实这个问题是对的。于老师当场给予了肯定,并表扬说:“你实际上发现了汉语修辞中的一个规律,字的重叠可以产生两个效果,一是听得清楚,二是强调数量多。这时,学生们都用钦佩的目光看着那个学生,而于老师却说: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今天学到的这个新知识,是谁给予我们的?这时,大家才将目光集中到第一个提出问题的同学,这个学生十分高兴,这对于他以后敢于大胆提出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课程资源的生成既有来自学生的,也有来自教师的,教和学是一位互动的整体,学生的生成有赖于教师的启发,教师的生成有赖于学生的参与。教师的教学敏感有利于学生学习敏感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敏感同样有助于教师教学敏感的养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学相长”。
  
  三、生成策略,演绎精彩
  
  1、学生的疑点生成教学的亮点,柳暗花明。
  学生是富有创造性的个体,是一种活生生的力量,每个学生都带着各自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他们的思维是呈开放性的,他们的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呈现,在当时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下,是无法全部预设到的。当学生质疑时,教师不妨静心倾听。深入思考,寻找价值,有时会迎来不曾预约的精彩,生成出课堂教学的亮点。
  教学杨绛的《老王》时,学生不仅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交流了感动点及感动的理由,还针对末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提出了质疑,不知道这句话该怎么理解。我不禁为学生敏锐的文学感悟力暗暗叫好,因为这句话理解了,就等于深层次地把握了文章的主旨,理解了杨绛做人的原则:平等待人,热情相助。到这里本以为可以总结陈词了,没想到又有学生提出质疑:第七段“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一句中的“老先生”是否就是钱钟书,如果是他,为什么不直接说“幸亏钟书愿把自己降格为‘货”’?
  有同学回答:钱钟书夫妇的处境艰难,但又乐于助人。根据上下文来看“老先生”必是钱钟书,此处表达为“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读上去有种调侃幽默的语气,让人感受到辛酸,辛酸中又见温暖。虽然杨绛夫妇与老王在思想、知识、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却能在困境中互相救助,互相关爱,也体现了杨绛夫妇平等待人的大家风范。同学们听了不由得点头称是,对他的分析极为认同。于无疑处生疑,引发深入探讨,这种独立思考的思维火花的闪现刹那间照亮了整个课堂。
  
  2、学生的异点生成教学的焦点,百家争鸣。
  异点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一问题产生不同的见解或看法。正如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所说“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将用生命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当今学生都敢于表达自己与他人不同的观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