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沁园春·长沙》赏读

作者:张 琼




  毛泽东1925年的词作《沁园春·长沙》以其宏阔壮美的意境、奋发有为的意向,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此作的“独立”意象,更使作品境界高标,是此词拓开描写视野、凝聚情感分量、涵蕴思想活力的重要成因。
  
  一、于“独立”处塑人物姿态
  
  毛泽东是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在《沁园春·长沙》中,第一个感染人们的意象便是抒情者的意象,而这个意象的动人之处正是其“独立”英姿。
  毛泽东以“独立寒秋”的身姿出现在《沁园春·长沙》的起首,秋风萧瑟衣正单,胸有激雷面若平湖,在阵阵寒意中显现出青年男性的铮铮铁骨,而这“独立”,表明作者只身一人前往湘江,以独立的眼光吸纳大自然的秋景,以独立的气度面对历史的风云。在风急天高、秋气袭人的苍凉背景中,独立的姿态,更现一番镇定、一番坚韧,更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度隐然存乎其间,引人注目。
  中国豪放词屡有在开宗处描绘主人公形容的作品,护国英雄岳飞名作《满江红》中的“怒发冲冠凭栏处”,展现出激愤填膺的志士形象;报国豪杰辛弃疾名作《破阵子》中的“醉里挑灯看剑”,描绘出一个壮志难酬的“醉将”形象,这样的的开端,就让人从作者的形象感受到作者的境界,《沁园春·长沙》“开宗见人”的艺术笔法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成为作品意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奠定了独创性展示秋景的观照格局。
  
  二、于“独立”处绘活力秋图
  
  《沁园春·长沙》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其中的湘江秋景图,作者一反传统文人力秋光萧瑟、秋气侵寒的写秋传统,却将秋季中活力四射的意象融为一炉,令人惊喜。而这种取境,正是因为词人能于“独立”处,以独立的眼光面对秋色,让人对携裹着寒气的“秋”意象有了新的见解。
  在“独立”的视界中:山则“万山红遍,层林浸染”,火透了的千山万岭的大构图,一脱“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的凄怆悲凉,有别于“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清新宜人,也异于“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悲壮惨烈。却在同属“寒秋”的季节里,选择了火红、兴奋的山色,令人胸头有热血为之喷薄欲发;水则“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举帆奋进、灵巧洒脱的船只成了湘江上的焦点,不似“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的清爽,不似“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婉约,不似“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迷茫旷远,却在秋江之上,聚焦于热闹的船只,择境之妙,在于一股渗透着劲道的灵动之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正因作者的“独立”视境,方能纳独特之景,写出秋山秋水独特的气象:火红而灵动,开阔而活泼,也正是这种“独立”之光,方显青年志士创新的智慧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义。
  “独立”处,方有独立之构图,大处以山水铺开了活力秋景的大局,细部着眼,各种意象均已其“独立”的身姿出现,展示了生气在万类身上的气质——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秋季最吸引人的自然意象大多是那些近于蛰伏的生命,古诗人曾经细腻地捕捉秋季动物的感人情景,如“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之类的敏感情绪,《沁园春·长沙》写秋季动物,则匠心独运地选择、展现其极富生命力的一面——“万类霜天竞自由”。
  湘江秋景的构图,是作者选择秋色中气韵独特的元素加以描绘的结果,着力于发现并展现秋天活力四射的另一番景象,尽显独立之胸襟,令人神往。
  
  三、于“独立”处蕴思想活力
  
  独立之精神是“独立寒秋”意象的思想基础,也是“独立寒秋”意象的高级审美形态。智慧的火花在独立的思维中进发,作者的眼光聚焦于秋景中生机勃发的意象,其情感凝聚于秋景中活泼灵动的感受,而其兴奋的根柢,更在于思想上的独立见解,对大势的理解,对自己观点的确信,这才引发了秋的兴奋和活力。
  大江大河是“势不可遏”的,青年人却可以“浪遏飞舟”,高官厚禄自可“盛气凌人”,青年人却可以“粪土当年万户侯”,这种对青年人的力量的坚信,来自于对现实的理性分析,奠定了《沁园春·长沙》的情感基础,于丰富复杂,近乎剪不断、理还乱的社会思潮中保持一种坚不可摧的独立意念。
  诗人的眼底之境和人生之境存在一种微妙的互动,而诗人的思想意识,则是统率物象的枢纽,陆机所云“笼天地於形内,挫万物於笔端”即是,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运作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意气,正是“神思”妙运,面对眼前景色、观照时代大势中独立思考的结晶。
  
  四、小结
  
  境界是一个标示思想高度、情感厚度的术语。能够独立观照世间万物,才能持有独特的视角,产生独特的发现.进而做出具备真善美特质的艺术创造,是显示作者思想境界、情感境界和审美境界的重要标尺。从某种程度上说,境界是独立思维、独立审美的结果,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论,颇能道破问题:“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一种独立求解的意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一种独立求索的意象,“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一种独立悟道的意象。“独立”是境界的重要标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以对历史人生的独立觉解为思想基础,创造性地描绘了寒秋中热闹、灵动、自由的生命力,将“独立寒秋”的现实姿态、开放视野、思想意绪融入词的创作,在“独立”中现出青年人的智慧和情感之境。
  
  张琼,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助讲,文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