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白屋”含义辨析

作者:夏继先




  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中有“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对于“白屋”一词,有人解释为“白屋是因屋上积雪呈白色而称”,此种解释纯属望文生义牵强符合。其实,“白屋”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它用法虽然不是那么复杂,但义项较多,稍不留意就会造成误解或闹出笑话。今将其用法列举其下,略作说明。
  
  一、贫寒低下之人居住的房屋。
  
  其解释有二:一说指不施采色、露出本材的房屋。一说,指以白茅覆盖的房屋。例如——
  1、《汉书·萧王之传》:“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颜师古解释日:“白屋谓白盖之屋,以茅覆之,贱人所居。”)
  2、《汉书·王莽传》:“开门延士,下及白屋。”(颜师古注:“白屋,谓庶人以白茅覆屋者也。”)
  3、宋程大昌《演繁露·白屋》解释:“古者宫室有度,官不及数,则居室皆露本材,不容僭施采画,是为白屋也已。
  4、元李《日闻录》曰:“白屋者,庶人屋也。《春秋》:‘丹桓公楹,非礼也。’在礼:楹,天子丹,诸侯黝垩,大夫苍士(黄主)黄色也。按此则屋楹循等级用采,庶人则不许,是以谓之白屋也。”
  5、清李渔《玉搔头·缔盟》:“故此把白屋寒儒,都认做青云贵客了。”
  此外,如《汉书·艺文志》引用《尸子·君治》中说: “人之言君天下者瑶台九累,而尧白屋。”在这里,而“尧”与“君天下者”相比衬,“白屋”显然与“瑶台”相对,“白屋”贫寒低下之人居住的房屋的意义也不言自明。
  
  二、寒士或平民。
  
  由平民寒士的住所引申为寒士平民的意义。例如——
  1、汉苟悦《汉纪·宣帝纪一》:“将军辅翼幼君,将流大化,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劾。今士见者皆露索、挟持,恐非周公辅相成王之礼,致白屋之意也。”如前文颜师古解释的“白屋谓白盖之屋,以茅覆之,贱人所居。”那么,这里“致白屋之意”自然是一个借代修辞,“白屋”指寒士平民明白无误。
  2、《后汉书·文苑传·高彪》:“昔周公旦父文兄武,九命作伯以尹华夏,犹挥沐吐餐,垂接自屋,故周道以隆,天下归德。”(李贤注:“白屋,匹夫也。”)
  3、《孔子家语》:“周公居冢宰之尊,制天下之政,而犹下白屋之士,日见百七十人。”
  4、《三国志·曹真传》:“真蹈履忠节,佐命二祖,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
  5、《新唐书·张玄素传》:“周公资圣人,而握沐吐餐,下白屋。况下周公之人哉?”
  6、明何景明《寿许司马》诗:“不屈朱门贵,能怜白屋贫。”
  7、康有为《大同书》丙部:“人人皆可由白屋而为王侯、卿相、师儒,人人皆可奋志青云,发扬蹈厉,无阶级之害。”
  此外,“白屋”还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称。例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云:“刺史毛奕表行贰师将军,将酒泉、敦煌兵千人,至楼兰屯田,起白屋,召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各千,横断注滨河。”这里的“白屋”指的是与“楼兰”“鄯善”、“龟兹”一样的专用名词了。
  正是由于“白屋”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常指贫寒的居住,也常指寒士平民,它自然也就成了人们言志抒情的主要吟咏对象,古代诗人或壮怀激烈,济世苍生,那么,“白屋”就是他们躬身下士求贤若渴的见证,如曹操的《善哉行》其三:
  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
  众宾饱满归,主人苦不悉。
  曹操为建功立业,恨不能网尽天下人才,然而他深知:“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羁?”正是“慊慊下白屋”的这种礼贤下士的谦恭真诚表现了他延揽人才的迫切心情与真实态度。
  三曹之中曹操的儿子曹植在《升天行》一诗中也有“白屋”一词——“周公下白屋,天下称其贤。”这里,“白屋”也是指寒门贫士,不过,曹植在这里表现的是另一番意义;通过周公躬身下士受到世人赞扬的事件,作者也希望曹丕走下皇位,放下架子,接近兄弟,重视兄弟之情。
  李贺的《老夫采玉歌》也以“白屋”为吟咏对象,但他写的别具一格——描写一位老人在深溪绝涧中替官家采玉的的悲惨处境,诗人着重于老人内心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被奴役的百姓敢怒而不敢言的悲愤心情。“白屋”是贫民住的简陋房屋。当老夫入水时,忽然看到古台石阶上的思子蔓,不禁想到贫寒春屋中的娇儿。诗人没有具体点明怜念的内容,不过上文中已强烈暗示出来,这就是自己一旦不幸又成为蓝溪的吞噬者,那么,弱小的娇儿又怎么活下去呢?
  当然,古诗词中“白屋”偶然指自然界里白色的屋子,如李商隐《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水永乐……》: “玉京应已足,白屋但颐然。”这里作者描写的就是下雪过后的情景。
  总之,“白屋”一词含义较为复杂,常指贫寒的居住或寒士平民,有时也指白色的屋子,偶尔还指民族的名称;究竟是什么意义,我们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仔细辨别,才能够真正把握原文的正确含义。
  
  夏继先,河南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