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诗歌中的颜色运用
作者:陈秀林
一、以颜色连缀景物,构造鲜明的意象,展现丰富的画面美。
苏轼曾经说过:“少陵翰墨无形画”。诗人杜甫善于象画家一样“随类敷彩”、“经营位置”。他在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中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山水条幅。从颜色和线条看,作者把两笔鹅黄点染在一片翠绿之中,在青淡的空间斜勾出一条白线。点线面有机结合,色彩鲜明而又和谐。
再看毛泽东同志在《沁园春·长沙》的写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开始,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作者不仅看到了眼前岳麓山的枫林,也可能联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黄栌,和祖国无数山岳中由绿变红的乌柏、水杉、槭树、槲树、黄连木……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晕染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更加瑰奇。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脚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气勃勃。仰视,“鹰击长空”,万里无云的秋空,雄鹰奋振健羽,自由飞翔。俯瞰,“鱼翔浅底”,因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江里,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作者以短短四句诗,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当代著名的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图。“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七句从内容上看,写大山,树林,湘江,船只,鹰鱼等,既有自然物,也有动植物,品类齐全,充满生机。色彩齐全,细细揣摩,如同画面近在眼前。
二、以颜色描绘历史或现实的场面,创造出或壮丽或者缠绵或慷慨的意境。
颜色其实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符号,还带有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很多诗人往往不分长短,在大量篇目中都不吝色彩,浓涂重抹,营造他们或者冷艳或者鲜明的意境。在这种奇特的意境中,既暗示了作者的生活,又寄托了自己复杂的感情。
如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块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中选用了“黑”、“金”、“红”、“紫”等色调绘制画面,使诗的氛围一下变得声色凝重,惊心动魄。借日光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将从“黑云”中透下的一缕日光映照在守城将士甲衣上而反射出的光芒写得耀眼、闪烁,将夜的颜色描绘成紫色,借“酒血”之象,暗示战士决心灭敌的不屈精神。金色、胭脂色、紫色、黑色、红色无不浓重又鲜明,和秋色、夜色交织在一起,使画面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更具有色彩层次感。
《全唐诗》中收录王维的387首诗歌中,色泽明艳的“红”共用21次,“金”共用58次,“黄”共用30次;色泽明快素净的“白”共用94次;来自植物的“青”共用73次,“绿”共用22次;而压抑的的“黑”只有4次,“灰”则根本没有。由此可以看出:王维喜欢明净的白色,因而给人以禅家之安静的印象,但他用夺目的“金”的次数也很多,鲜艳的红黄色亦不少,这与他半归隐的生活有关。王维对黑灰色避而不谈,这也可以视为一种暗示。因为王维鲜有社会批判性的诗作。
三、以颜色的对比或者组合,或显或隐地表明诗歌主题。
诗歌中极为巧妙的地方就是利用色阶的变换和融合,在平常处显现光芒。引人深思。
看看艾青写在1938年的《向太阳》中第二小节:
早安呵 你站在十字街头 车辆过去时 举着白袖子的手的警察
早安呵 来自城外的 挑着满箩绿色的菜贩
早安呵 打扫着马路的 穿着红色背心的清道夫
早安呵 你提了篮子 第一个到菜场去的 棕色皮肤的年轻的主妇
这其中对于颜色的选取显得独特。作者只是选取了很具有代表性的颜色,用颜色来体现诗歌思想化的东西。“警察的白袖子”,“菜贩的满筐绿色”,“清道夫的红色背心”,“棕色皮肤的主妇”——全部是单一的纯色的并列,这里面白色与绿色是单色调,而红色与棕色是深色和暗色调。而且关键是色彩的堆砌,这中间的过渡是巧妙的——白,绿,红,棕。没有一个巨大的落差。可是颜色却暗示政治化的东西——警察的白色是反动的恐怖,菜贩的绿色是忧郁的心理,红色的背心是逐渐昂扬起来的革命的火焰与心的律动,最后是棕色的肤色——典型的被压迫的群体。
在我国的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历代的诗人继承并发扬了古典诗歌的这个优良传统,他们善于把自然美与复杂的人生感受,独特的社会思考融为一体,通过点染七彩颜色,收到“论万里如在眼前”的效果,言简意赅,回味无穷。
陈秀林,教师,现居湖北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