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语文教学莫让多媒体以辅为主
作者:黎 芳
然而多媒体的地位却往往被过分抬高——凡公开课必言多媒体,不少观摩课也以此为首要条件,不用多媒体便没有“档次”……使得多媒体逐渐由助手变为主导。这种多媒体以辅代主的课堂教学现象不得不引人反思。
一、画面取代想象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它给学生带来的是无限的遐想和广阔的想象空间。叶圣陶先生也说“阅读的时候感到触类旁通的乐趣”。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多媒体所带给学生的也只有视听感受,局限于此,想象这一人类思维中最神奇的一部分就被简单的视听取代。
如《颐和园》一课中,教者用多媒体展示颐和园优美的风景,碧水蓝天绿柳轻拂,学生也是兴趣盎然。但是当理解“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一句时,学生犯难了。明明舟行碧波上用“划”,可为什么文章中用“滑”呢?显然,多媒体展示画面的局限性束缚了学生,这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微风吹起涟漪,画舫随波荡漾。水面虽有微澜,但因湖面广阔,却似平镜一般。放眼望去,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再加上园内四季不断的花香随清风阵阵轻拂,怎不让人心旷神怡!这里学生所感受到的美,就不仅仅是片段式的视听美,而是包括触觉、嗅觉等知感在内的整体的全身心的美。
又如宋玉笔下的“东家之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短;敷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我们很难用文字之外的手段去表现她,而只能让学生在想象中体味“伊人”风采。
二、影像取代阅读
语文教材中,许多文学作平是中外名家的名篇。读作品时,如何通过不同的艺术形象,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呢?
有教者运用的是多媒体。如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林冲的形象有个生动的印象,老师找来了视频影像。看视频的学生多为林冲的英雄豪气所震动,赞叹林冲武功高强。但这就是完整的林冲的形象吗?林冲的忍辱,社会压迫的深重,林冲的反抗,对林冲行为的理解不能只放在简单的一两集电视里。更何况,电视电影艺术也是通过再加工呈现在观众面前,学生从影像中获得的感知并非建立在文学作品之上。而且,课程过半,学生连书本都没有翻开。
学生不能从字、词、句篇中获得对文章的第一感知,就更不提去理解文本,鉴赏文本,并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新的发现了。随意地把文学文本转换成多媒体影像教学生阅读,违背了阅读的基本规律,同时也是漠视了文字与影像功能差别的表现,削弱了文字的表意功能。
三、人机对话取代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语文教学更是教师以情感、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教师的语言、神态、动作、甚至笔迹往往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教学过程需要师生的情感交流。
现在不少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本该充满师生情感交流,却变成教师点鼠标、学生观屏幕的“人机对话”。如在一次作文公开课上,教者的作文主题是通过观察来描写事物。老师选择了白兔为描写对象。课堂上用多媒体播放了多张白兔的静态画面,然后让学生口述白兔的特征。每当一名学生发言完毕,本以深入学生中间的教师都要说:“让我们看看白兔怎么说。”并快步走回中央控制台点鼠标,于是屏幕上便会出现“哎呀,我怎么听不懂”或者“你说得太好了”等评语。这不仅打断了课堂节奏,更让老师本该对学生做出的答题反应由多媒体代替完成了。学生得不到教师生动言语的诱导,形象神态的感染,课堂从头至尾只听到音箱里的声音,看见银幕上的图象。教师成为放映员,这样的课堂如何能使学生的品德受到熏陶?怎能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固定的机械程式取代灵活的教学过程
教师制作课件时,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板书、问题和答案都是事先设计好了的,课堂很难修改,教学过程中,教师势必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导到自己设计好的答案中,对虽然正确却与课件里不吻合的(甚至很有创意的、比原先设计的更好的)答案只能忍痛割爱,采用自己的标准答案。而且教师的教学过程只能按程式一步一步进行演示,即使教师对某些内容可适当调整,但整个过程实际上由电脑控制,教师不能随机应变。机械式的教学程式不仅压抑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更可能会抑制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造成思维的单一性。
藜芳,教师,现居湖北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