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做一个有思想的语文教师
作者:陈丽萍
一、坚持有效阅读
有人认为: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在文学作品中,在教育教学的论著中,在广博的阅读中找到语文的灵性,从而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教学风格。我当然同意这一观点,只是觉得它更多地停留在一种理想的阅读境界中。对我们中学语文教师而言,白天要忙于备课、上课、改作、辅导等,有时晚上甚至双休日也得搭进去。所以很难有大段的或整块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因此,我觉得“有效阅读”似乎更贴近我们教师的实际。我理解的有效阅读:读一篇文章或看一本书,你真正理解、收获的东西有多少。我自己一直在坚持的一种做法:一边看下去,一边圈划出我认为重要的、新颖的观点或事例。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锻炼了自己对重要词句、内容的敏感度,而这种素质对语文教师处理教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在大量的资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对语文教师写文章来说无疑也是大有帮助的(尤其是文章的理论部分,我们一般都有所参考、借鉴);此外,也便于自己今后资料的查找,一般就不需要再去读原文、原著了。当然,如果能把这些重要资料、内容做成读书笔记的形式,并经常翻阅,相信阅读的效果会更明显,阅读的收获也会更大。
二、捕捉思考契机
通过坚持不懈的有效阅读,我们会感觉到自己的思维在逐渐敏锐起来,思考也在逐渐丰富起来。具体而言,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究竟该思考些什么呢?又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呢?我平时在尝试着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思考来自于教师对文章的质疑。
记得一次暑期兴趣班的试卷上选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这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好诗。因为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中出现过,所以我就去找相关的资料了。只是在理解该诗的过程中,对于课文后面“夜郎”的注释,它将其解释为“古代少数民族国名,辖境主要在现在贵州西部”,对此我有一点疑惑。我们知道,王昌龄这次是被贬到龙标,即现在的湖南黔阳,可按这个注释来理解,似乎要到贵州去了,又如何表达诗人对好友的这份真情呢?之后几天,这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我也曾上网找过相关的资料,但似乎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再后来,我索性把网上有关“夜郎”的资料通通翻阅了一遍,此外,还跑了几趟新华书店,把《辞海》、《辞源》中相关的注释全部抄了下来。最后尽管“夜郎”具体指什么地方,我还是不能确定,但却明确了一点,那就是诗中的“夜郎”应在现在湖南境内,而非贵州。这样一来,诗人借明月来寄托自己对好友的感情也总算是有了落脚点。
这种对文章的疑问(包括课后注释与练习),只要语文教师稍加留心,还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其中也不乏有许多有价值的问题。重要的是我们要善于抓住这种机会,将其弄个彻底,探个究竟。相信这一探究、分析的过程定会让我们获益良多。
2、思考来自于学生对文章的疑惑。
《山中访友》是七年级上册语文书中李汉荣的一篇散文、美文。课快结束的时候,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第6节写道:“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那都是命运神秘的手相,在它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作者为什么要说这个仪式是“别有深意”的?它究竟有什么“深意”呢?尽管我自己感觉这堂课已经备得很充分了,可学生的问题还是防不胜防。所以,我在肯定学生提的问题很有“语文味”之后,提出干脆让他们自己讨论,然后我们再一起整理、归纳。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学生挖掘出来这样一些观点:有的说是落叶的知恩图报——因为落叶最终变为养料,被大树吸收,所以也就当作是对大树的一种回报;有的说是无私奉献——落叶作自我牺牲,为树木、为土地储存、增加养料;也有的认为是传宗接代——旧的树叶落下,新的树叶就会长出来,似乎有传宗接代的意味(关于这一点,我引导学生课外进一步查证)。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明确这三种观点之间究竟有无内在联系。又是一番讨论之后,学生最终得出结论:这三者其实体现的都是落叶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种学生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惑非常可贵,教师应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同时,也不可忽视教师在解决疑问时适时的引导、点拨的作用。如果处理到位,我觉得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次思维得以进一步锻炼和提升的绝佳机会。
3、思考来自于同事对文章的解读。
《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其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对于文章开篇的这一句“大道之行也”中的“之”字。我们备课组的老师在一次讨论时有了不同的看法。钟老师认为:“大道之行也”翻译为“大道施行的时候”,“大道施行”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主谓短语,“之”当然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而且把“大道”这个词放在开篇,也有一种突出、强调的作用。我自然赞成钟老师的这种观点,并且觉得这是毫无争议的。因为包括《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在内的众多课外参考资料也都是这样翻译的,所以我根本就想不出还会有别的理解。而就在这时,马老师开始发言了:我不同意你们的说法,之所以要把“大道”放到“行”的前面来,确实是为了强调、突出“大道”,但不是你们说的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而是非常明显的提宾,无义的用法。类似的用法在本单元的《爱莲说》中也有:“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在这里,“莲之爱”其实要表达的就是“爱莲”的意思,“莲”字之所以提前,就是为了强调作者对莲的喜爱之情。再看翻译,“施行大道的时候”,也非常顺畅、流利呀!听了马老师的这番分析,我觉得好像也挺有道理,而且我们也找不出可以反驳她的合适理由,旁边也有老师赞同马老师的这一观点。正在我们双方各执一词之时,德高望重的秋老师也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了:你们刚才说的当然也都有各自的道理,我倒认为古人其实并不像我们现在这样重视语法,他们更注重的是对文章的诵读,注重在反复的吟诵中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所以这里的“之”字会不会起到一种补充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朗读体会“大道之行也”和“大道行也”两句,的确是前者来得更流畅、也更舒服。这又是一个全新的角度,而且听上去似乎更接近问题的本质。到底哪种解释才是最确切的呢?经过一番热烈的“交锋”之后,我们最终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此处的“之”字应该是无义的。至于具体是什么用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这是一次完全出乎我意料的讨论,虽然结果不是那么明确,但却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了一番集体智慧的力量与魅力。我想,平时多听听同事们对文章的解读和分析,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文章更多的精彩,而且也能让我们的思维在互相的碰撞和交流中不断向高处和深处延伸、拓展。
当然,除了以上几种思考外,还有许多其他可以思考的途径和渠道,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做教学的有心人,从教学的点滴中捕捉可以引发自己思考的灵感和契机。
三、积极尝试练笔
有了以上的阅读和思考,如果再能尝试练笔,将其整理成文,那么我想我们的思想挖掘会越来越深刻、独到,语言表达也会越来越流畅、精练。而当前,对语文教师而言,练笔最有效、便捷、灵活的方式就是写教育随笔。肖川教授在《教育的智慧和真情》中说:“随笔是中小学教师表达自我最合适的文体,因为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一缕哲思、一点体悟……都可以成为随笔写作的素材,所思所想没有不可形诸笔端的。”况且现在交流的渠道非常多,可以上学校的校本研修平台,可以上自己的博客主页之类,还可以投给相关的报刊杂志等等,所以根本不用担心没有读者这个问题。关键是在和他人的交流、探讨中自己能不断改进,不断成长。当然,如果能够获奖或发表,那就更鼓舞人心了。
做一个有思想的语文教师,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课改的召唤!如果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能坚持有效阅读,捕捉思考契机并积极尝试练笔,相信我们一定会成为教育思想的富有者,也一定能做一个有独特思想的语文教师,并最终培养出有独立思想的学生,开创一片语文教育的新天地!
陈丽萍,教师,现居浙江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