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揭开文学名著的神秘面纱
作者:康春葆
名著的星空怎样拨开阴霾?语文老师,面对滚滚而来的传统文化的浪潮,你做好足够的知识准备呢?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教师若能厚积薄发,率先走近古典文化,明章喻意,广博宗教文化的源远流长,自然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佛教起源于印度。据正式文献记载,佛教在汉朝传到中国,是国家派了使节到西域去迎请、(在后汉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礼请过来,在中国已经有1900多年历史。佛教传到中国后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吸收,发展,而后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它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佛教中包含轮回与地狱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迄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多神教的思想,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意向,所以神仙即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
儒教是中国专制社会长期形成的特殊形式的宗教,汉武帝利用政治权利把孔子学说宗教化,定儒教于一尊。隋唐时期“佛”、“道”、“儒”并称为三教,此后,三教出现合一的趋势。在封建政权的支持下,儒教体系完成于宋代,它以中国封建伦理“三纲”、“五常”为中心,吸收了佛教、道教的宗教思想和修养方法。《四书》、《五经》是儒教的经典祭天、祭孔、祭祖是规定的宗教仪式。有“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
中华文化概括起来讲,就是儒家、道家、佛家三种文化思想的融合。例如《红楼梦》作为中华文化思想的代表作品,既有对迂腐儒教的反叛,也有佛教色空观与道教梦幻观的交汇融合。“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生命存在着必然毁灭的深切悲哀,又进入生命存在本身的形而上学的哲理思考: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才是现实版的宝玉们应该的选择也是语文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应产生的深刻影响。
二、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日》)。语文老师若能千曲晓声、观剑识器,用自己的学识、感受、领悟引导学生品味宗教信仰的魅力,明晰封建迷信与宗教信仰的泾渭。
首先要带领学生弄清什么是宗教信仰?什么是迷信活动?中国文化认为:有一个创始人、有崇拜对象为“宗”;有一群追随者,有一定的祭祀仪式为“教”;西方文化的宗教religion是从拉丁词“re”和“legere”演变来的,意思是“再”和“聚集”,就是一群人为了一个目的聚集在一起的意思,发展到有同一信仰,同一信念,为了这一信仰而到了不畏生死的地步。宗教并不是迷信,也不带有封建色彩。宗教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中都存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哪个国家没有宗教。
迷信泛指对人或事物的盲目信仰或崇拜。在我国历史上长期活动的卜筮、相术、风水、算命、拆字、召魂、圆梦等大多产生或流行于封建社会,习惯上称为封建迷信。宗教信仰与迷信从认识论上的确有共同之处,它们都相信和崇拜神灵或超自然力量。
其次,要让学生明确宗教与迷信的根本区别。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适应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宗教信仰、宗教理论、教义教规、宗教仪式,有相对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有严密的宗教组织和宗教制度;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人类的各种思想文化,与政治、哲学、法律、文化包括文学、诗歌、建筑、艺术、绘画、雕塑、音乐、道德等意识形式相互渗透、包容,成为世界丰富文化的成份;宗教有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依法管理、开展规范的宗教活动。而迷信一般是指神汉、巫婆和迷信职业者以巫术所进行的看相、算命、卜卦、抽签、拆字、圆梦、降仙、看风水等活动,迷信的对象可能是神仙鬼怪,也可能是山川树木。迷信既没有共同一致的崇拜物,也没有既定的宗旨、规定或仪式,也不会有共同的活动场所。群众去看相只是为了预卜前途命运,并不是把它作为自己的世界观;迷信职业者利用这些活动骗人钱财、图财害命,某些迷信组织更是藏污纳垢、残害群众,甚至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场所。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鲁迅说他半人半神而“近于妖”,他观气象以草船借箭,祭东风而呼风唤雨、预见庞统死、巧摆八阵图等,足智多谋、神鬼莫测。他能预卜吉凶、呼风唤雨。其实诸葛亮能有这些本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通晓天文,精于观星占验。占星术作为古代的一种独特文化信仰,它源起于原始宗教活动,其所反映的天人关系,形成了古天文学的宗教人文内容,并对传统文化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没有人,一切创造只是荒芜、徒然,没有终极目的。”自然的最高境界是造就有文化的人。中国文化灿烂古老,博大精深,语文教师作为传承祖国文化的人,根本责任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素养和有文化气质的人,而不是盲目崇拜的“粉丝”“玩偶”。
对于大多数宗教来说,“神”是一个构成主体,它可以具有偶像形态而成为偶像崇拜,亦能成为一种精神形态。对于神,有人认为是一种超自然的想象的人格化,也可以是人类对于自然的理解,而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名著的神话之中。
我们完全可以用财神、正财神、文财神、武财神的传说为佐证。赵公明本为终南山人,自秦时就隐居深山,精修至道,功成之后,玉皇大帝封他为“正一玄坛元帅”,简称“赵玄坛”。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按玉符金册封神,赵公明又有“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称,职责是专司金银财宝,迎祥纳福。从此,赵公明开始掌管天下财富,做了财神爷。范蠡是春秋战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同时也是一位生财有道的大商家。范蠡父子靠种地、养牲畜,做生意又积累了数万家财,成为陶地的大富翁。范蠡一生艰苦创业,善于经营,善于理财,又能广散钱财,故称其为文财神。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薄,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财神的传奇故事诠释了道教对神仙的形成基本解释:自然人——名人——崇拜偶像——死后被奉为神仙。财神的传奇故事演做人的道理。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假如引导学生置身于神外而认识神,灵活的人在自身成长的历程中,在平凡的生活里不断遭遇各种神奇的事件,以便在生命的印象中留下深刻记忆。人们要分辨真的很神奇与假装很神奇的事情,从中寻找奇迹甚至还要创造奇迹,以此作为学生的普遍信仰与精神食粮,那么无神论的教育将有了滋生的土壤。
“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语文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能涉猎到一些宗教、神话、文学等知识,及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无神论教育,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必将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康春葆,教师,现居吉林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