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指导

作者:杨小芳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我们必须实施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的个性化阅读方案,我们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呢?
  
  (一)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张扬个性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因为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不同,自然会有差异。为此,我总是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家庭状况、知识水平等。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在理解的互补中张扬他们的阅读个性,让他们的能动性在独立阅读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给予学生必要的阅读指导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以学生为中心,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读,自觉地读,才能最终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1、引导学生批注阅读
  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批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了个体品质的发展。比如在教学《军神》一文时让学生自读,画出自己最受触动的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学生画出了“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等语句并从思考讨论中深切感受到刘伯承的超凡意志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2、强化学生“阅读反思”
  阅读过程中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一般说来,实现阅读的反思和调控有三个途径:(1)学生自我思考:我的理解正确吗?还有没有其他见解?以此调整、深化阅读活动。(2)同学问的合作交流。寻找自身的不足及原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教师的点拨和调节。教师适时的点拨和适度的调节可以引导学生不偏离方向,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增强学习效果。
  3、鼓励学生阅读时质疑
  在课堂上,许多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牢牢遵循自己的思路走,一旦听到一些“不着边际”或“唱反调”的问题,就会认为那是调皮捣蛋。其实,提出这样问题的学生思维活动更为活跃。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当宽容地给予他们陈述已见的机会,并趁机进行引导。我班上有位小个子的男生叫季天洋,语文成绩一般,但总喜欢在我激情讲解、渐入佳境的时候高高举起双手,提出一些出格的问题或发表一些异乎寻常的看法。最初,他的做法引起了班上学生的哄笑,我及时制止了学生们的这一做法,告诉他们能不断地提出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这样的学习才是积极有效的学习,才是值得提倡的学习。渐渐地,班里就形成了这样的氛围:遇到有争议的问题和看法,同学们就自发形成几派,展开论辩,在这自发的论辩中,往往能收获许多惊喜。
  4、关注阅读过程中的讨论。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讨论,使每个学生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各抒己见,也要引导学生学会修正和保留意见,使他们知道对在何处,错在那里。比如在教学《三袋麦子》一文时,我问课文中的“小猪”“小牛”“小猴”你最喜欢谁,为什么?有的说:“我最喜欢小牛,因为它很节俭。”有的说:“我最喜欢小猴,因为它最聪明,知道把麦子种在地里。也得到了更多的收获。”有的说:“我喜欢小猴,也喜欢小猪,因为我觉得小猪能把麦子作成各种各样的点心,是个出色的小厨师。”……总之,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求阅读教学模式必须突出学生阅读教学的个性,符合学生阅读教学的特点规律。
  
  (三)要激起学生思想的火花
  
  课堂是学生接受人文思想的浸润,并激扬起他们独立思想意识的场所。为了避免语文课堂成为灌输知识的一潭死水,在阅读教学中,我一直有意识地将文本所提示(作者)的思想,教师的思想和学生的思想构成三维的立体空间,巧妙利用学生的探究意识,促使三者不断地相互撞击,在思想的碰撞中,学生不时闪现出来的智慧火花,照亮了课堂,也点燃了学生的生命之火。
  
  (四)注重评价机制
  
  语文课堂应该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共生并存,和谐统一。实现个性化的阅读,就需要我们将人性化的评价手段纳人到课堂教学中来。运用评价机制,让更多的同学得到充分发展。这种评价是标准多元而不唯一、要求中肯而不过高、方法多样而不单一、处置灵活而不呆板、注重阅读过程而不仅仅重视阅读效果、面向全体而不是面向一部分的。这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既为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持,也为那些异彩纷呈的答案的存在预留了广阔的空间。
  总之,尊重个性就是尊重生命。我们相信,个性化阅读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一定会使学生的个性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杨小芳,教师,现居江苏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