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建构和谐氛围提高教学效益
作者:王锋杰
所以,教师的工作要以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与情感王国为目的,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益之目的。
一是要做到“教态亲切感人”。要特别注重其精神面貌,面对学生的时候,应该像电视播音员主持节目一样,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充满热情,这不仅会给学生以亲切感,更可以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从而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学生情绪自然、活跃,能最大限度地表现出积极主动的乐学精神,从而有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要在情感上赢得学生,要注重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当一位教师给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学生课前已在心目中描绘了教师的形象,教师要尽量使自己的一切都与学生心目中的那个教师相吻合,这样才能一开始就从感情上赢得学生。在第一节课上,切忌说些套话,要精心设计一段简短新颖的“见面语”,总之,不要用自己的老成持重去约束学生,不要用浑身的学究气与暮气去影响学生,这些与学生的年龄特征都是极不协调的。
三是要注意课堂上的眼神。眼神是心灵的窗口,是无声的语言,在交流情感与教学信息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希望、关怀、鼓励、信任、表演乃至批评、责备全可以通过眼神传递给学生,通过眼神学生还能感到教师的自信心、自尊心、坚定、顽强、乐观的信念,感受到教师的人格力量,教师从学生的眼神中则可以体察到他们对课程和教师本人或惊讶,或激动,或满足,或赞同。或自信,或愉悦甚或是疑惑不满,厌倦,疲沓的感情。走到学生中间。师生的眼神交流得更直接、频繁,教师可及时用学生眼神传递的信息对教学进行调整,学生也会因教师传递的眼神而严格要求自己。
四是要与教材溶为一体。心理学认为,个人的情绪是可以相互感染的,要创造一个优化的课堂,教师必须与教材溶为一体,讲出真情实感,从而以情激情,把学生带人作品的情节与情景中去,实现师生共同对作品进行再创造的理想境界,用学生的话说,即是:“师与生在具体文章里心与心感应,情与情交流的境界。”
五是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丰富动人。
教学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创造,我们应该努力去创造、探索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它应该像一首诗,一幅画,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一般地说,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应该具有以下共性:声调抑扬顿挫,变化有致,切勿像和尚念经一样,使人昏昏欲睡;声音洪亮悦耳,要使坐在每一个方位的学生都听得清楚、舒适,切勿让学生竭尽金力拉长耳朵也只能听到断断续续的几个字音;讲述要有情感力度,或慷慨激昂,或低沉悲壮,或热情奔放,或轻重细微,切忌任何时候都充当一个客观叙述者或任何时候都只用一种局外人平静或冷漠的态度讲课,要思维敏捷,即事发论,出口成章,词汇丰富,抒情状物要句句有文采。总之,驾驭整个课堂教学的决定因素是教师的语言。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既要有概括性、精练性、缜密性、逻辑性,更要有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优美性,还要有启发性、点拨性。如果每个语文教师都能根据教材和课程特点及学生的理解程度组织优美的教学语言,就一定能创造一个学生乐学、会学的课堂。
六是要给学生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教学艺术之果结在学生的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树上,课堂自然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群言堂”。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自己判断是非、做出抉择留下余地,在教学上要为学生的独力思考、充分想象留下余地。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改变“保姆式”、“抱着走”的做法,就既能锻炼学生,又有益于他们能力的发展,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建构出为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和谐氛围,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其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相互适应,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与教是互动且不可分割的过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阳光、雨露和土壤。教师要通过平等对话、提问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和充足的活动时间里,能够敞开心扉自由地进行思维活动。“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以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提高课堂效益,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各有所获,在不同层次上得以发展,这才是语文课改的真正目的。
王锋杰,教师,现居甘肃临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