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构建诗意课堂 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韩银萍
一、加强朗读训练,体验优美意境。
不少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朗读,因为流畅地、有感情地朗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直接感知文章语言的情感、节奏,体会文章语言的形式美、内涵美,而且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也有助于培养语感,对学生写作也大有裨益。对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更是尤为重要,它关系着初中三年语文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春》,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在本节课上,我注意适当地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方法和技巧,教他们掌握重音、注意停顿、感情投入等,我配乐范读,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然后出示具体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自由练习读,然后抽学生读,再配乐推荐读等等,读着赏着,赏着读着,我和学生都沉浸在浓浓的诗意之中,绿色的课堂,点亮了学生多彩的梦。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唤醒了彼此心中的眷恋与柔情。不论走进课堂,还是走出校门,我们都生活在—个五彩缤纷的诗意世界。
其实,不仅仅是优美的现代散文可以通过朗读来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那些文质兼美的古代美文,如《三峡》、《与朱元思书》也可以通过加强朗读的方式来体验美文所酿造的优美意境。
只有注重熏陶、感悟、共鸣、碰撞,只有强调同情、体贴、反恩、质疑,设身处地,沉潜把玩,每有会意,欣然忘食。这样,平常的文字才能转化为智慧,转化为情感态度,转化为精神资源。
二、激发想象能力,感受作品意蕴。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跳出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魏书生老师在教《渔歌子》时,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在头脑中陆续想象下列景物: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等等。这样,一系列景物富有动感地营造了一幅清新秀丽的美好图画。程翔老师在教《归田园居》时让学生想象陶渊明在写作时的具体情境。一位同学说:“有一天,陶渊明在家中自斟自饮。喝了三五杯之后,他起身来到庭院中。抬眼望去,远处青山耸立,流水潺潺;近看,绿树参天,桃李满枝。听到的是狗吠鸡鸣,闻到的是缕缕的饭香。面对如此优美幽雅的田园景色。陶渊明心中好不惬意!他又回忆起官场中耳闻目睹的种种丑恶现象,难得自由。鲜明的对比,使他感慨万千,禁不住内心激动,对着远处的高山呼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的声音在山间回荡,在空中回响。之后,他回到屋里,提起笔,铺开纸,刷刷几笔,写下了《归田园居》。”想象得非常生动,富有情趣。这些想象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把学生引入这一情景,诱发了学生积极的情感感受和体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走进了陶渊明的内心世界。
三、克服阅读陌生,走进作者心灵。
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有人说,散文是情感树上的果实,这话一点也不假。然而,学生受时代阅历、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上的参差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我在教学《背影》时,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先是《游子吟》一诗缓慢映入,然后是我设计的“教师寄语”:“同学们,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就像我们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世间的情千万种,只有爱最崇高;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这样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了我所设置的情境中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再结合电视散文《背影》中父亲爬翻栏杆的细节,让学生体会朱自清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诗意课堂”不仅仅是简单的气氛活跃、积极参与,而主要指学生能主动认识到所学知识同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身心发展状况有密切联系,即在有浓厚兴趣的前提下,发现了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和社会需求(双重价值)。从而十分自然地使自己的身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时刻保持活力和生气,自由地、善始善终地融合教学的全过程,获得最真实的感受。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含金量渐增,有更高的自我期待,甚至勇于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和智慧性地迎接教材、老师和同学的挑战。
韩银萍,教师,现居江苏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