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故事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
作者:梁继芳
笔者以故事型材料为例,谈谈其审题技巧。
一、抓关键词句
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相比,它的审题难度大,主要是它没有确定话题,没有明确命题人设立的立意范围。但是,像一首诗,一篇文章有自己的“诗眼”、“文眼”一样,故事型材料也有能暗示其话题的“题眼”——关键词句,扣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准确迅速地把握材料的主要方向。
例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瑞士,婴儿降生,医院就会在户籍卡中输入孩子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及家庭住址。由于婴儿和大人用统一的户籍卡,因此每一个婴儿都有“财产状况”一栏,瑞士人在为自己的孩子填写拥有的财产时,写的都是“时间”。他们认为:对一个人,尤其对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来讲,他们所拥有的财富,除了时间,不会有别的。
一个人出生后,到底拥有什么?说到底,无非是几十年的时间。所谓生命,也就是一个逐渐支出的过程。有些人需要地位、财富,就用自己的时间去换取权力、金钱;有些人需要闲适,于是就在宁静和安谧中从容地度过自己的时日……
瑞士人对财富的理解,对我们或许有些启迪。请根据你对这段材料的理解,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篇材料的关键词是“财富”、“时间”,可见其话题是“‘财富’和‘时间’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立意:时间就是财富,惜时就是创造财富,浪费时间就是挥霍财富。
二、抓比喻义
我们把材料中陈述的具体对象当作“喻体”,根据“喻体”的含义及其特征找到符合其比喻义的对象,也就是材料暗含的“本体”,从而理解材料的实质。有时可作“本体”的对象似乎很多,如果找错了“本体”,就会导致偏题走题。因此下笔前,一定要认真分析故事,在众多的对象中挑选出能最准确反映“喻体”含义及特征的那个本体,“一语中的”,这样才能深度切入主题,把问题说准、说透。
例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据说,凡是报考印度孟买佛学院的学生,进校的第一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该校正门一侧的一个小门旁,让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1.5米高,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了。进出过这个校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
在人生的路上,常有需要我们弯腰侧身才能过去的小门。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结合社会或自身实践,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剧本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材料和提示语中可知,“小门”和“弯腰侧身”是该材料的关键词,而这两个关键词表述的两个具体的对象,就可以看作是两个“喻体”。命题人的意图决不是仅仅要我们写“弯腰侧身过小门”,如果只理解到这里,写出来的文章只能是肤浅空洞的。那么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确定“小门”和“弯腰侧身”的“本体”。
要明确“本体”,首先须把握,“喻体”的特征。“小门”是相对于“大门”而言的,它小到了人必须“弯腰侧身”方能通过的地步,具有“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和限制作用”的特征,具体到人生的经历中,具有相似特征的“本体”可以是困难、屈辱、煎熬……“弯腰侧身”则具有用某种变通的方式“突破这个约束、限制,达到自己的目的”的含义,于是,可把其“本体”理解为具有这个含义的“方法”和“行为”。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立意:在面对人生的苦难时,我们要能忍受一时的屈辱,学会适应,学会变通,以突破这个约束、限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抓材料的归纳
有的材料是由几个小故事组成的,这样的材料很散,但故事间一定有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像一根绳子把几个故事串在一起。对于这样的材料,我们不妨把几个故事看作是用来证明材料中心的若干论据,归纳出它们共同证明的主题,这样,就抓住了材料的中心,确立了我们文章的中心论点。
例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屠龙子丢了马以后才修马厩,人们都说晚了。屠龙子说:折断了肱骨而学医,也不晚啊。从前,齐桓公、晋文公郗是先伤了国,而后归国又成为霸主的。越王勾践隐居在会稽山,而后灭了吴王成为盟主;孙膑受了膑刑,而后有成为齐国的军师,威震天下。他们处在逃奔困厄时,谁不说他们跟枯根落叶一样腐烂在土壤中呢?然而,一旦光辉焕然显赫,人们敬仰他们如天上的星辰。七月的干旱,使得禾苗不生长了,但还可以割去而指望它的自生之苗:倘若认为晚了,就抛弃它,那么田地很快就会荒芜。数月后,屠龙子的马跑了回来,人们都佩服他的远见卓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分析材料中出现的几个故事,提取故事中主要信息:
齐桓公、晋文公——伤国——五霸
勾践——隐居——盟主
孙膑——膑刑——威震天下
禾苗——干旱(不生长)——(不抛弃)自生/抛弃,荒芜
从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伤国、隐居、膑刑、干旱(不生长)”都是他们各自遇到的困难,而“五霸、盟主、威震天下、自生”却是成功,而正是由于“没有灰心、没有放弃”才使他们有了最后的成功。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困境中,不放弃努力,就能成功——这就是材料的中心,即我们要论证的中心。
四、抓提示语
提示语对材料有总结、概括、评价等作用。分析提示语,可以大体上把握材料的主要方向,进而提炼出话题,甚至确定文章的主旨,达到准确审题的目的,这一点,从上面对例2的分析中已可见。而当提示语是对整个材料的不同角度(侧面)的评价时,这种评价实际上就是几个不同角度(侧面)的立意,行文时选取其中一种即可。
例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众所周知,亚洲飞人刘翔集全国亚洲世界110米栏记录于一身,囊括了包括奥运会在内的各种大赛的冠军,可谓星光四射,万众瞩目。相比之下,110米栏女选手冯云同为著名田径教练孙海平曲弟子,虽然取得过骄人的成绩,但远无这种光彩。因此,人们提到她时,总是说:刘翔那位师妹。可是冯云并不喜欢这种称呼,她说:我就是我自己。我叫冯云。
针对这件事,有人肯定冯云的态度,也有人认为冯云若能借刘翔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何乐而不为?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则材料的提示语中有两种评价:一是肯定冯云的态度,即肯定她“不依靠刘翔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而是要靠自己”的态度;一是否定冯云的态度,认为“冯云可借他人来成就自己”。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两个角度的立意:不靠(借)他人,靠自己成功;不因他人而迷失自我,坚持自我。借他人的引荐提携来提升自己,成就自己;要善于利用客观的优势,发展自我,进而取得成功。
当然,也可以把这两种评价综合起来,即“从发展自我出发,该借时就借,不该借时就不借”,可是这样一来就把问题弄复杂了,行文时还得强调怎样的情况为“可借”怎样的情况为“不可借”,很容易偏题,也容易出现“骑墙”的现象,还可能会有字数过多的问题。所以立意时,宁可牢牢抓住一个方面奔向目的地,决不节外生枝。
综上所述,在平时的审题训练中,只要我们多思考,多总结,找到其中的规律,材料作文审题这个老大难问题,也是可以变得容易起来的。
梁继芳,教师,现居湖北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