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项脊轩志》的另一种解读
作者:曾倩云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孔子说:“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如果不能和谐,即使手足也会同室操戈,何况与其他人相处?和谐的第一步,便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有可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1、滩以自得其乐的破旧小屋,无法实现和谐自然的梦想。
项脊轩并非华美之屋,相反此屋陈旧狭小,作者说“项脊轩,旧南阁子,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可想这间小屋实在破旧不堪。平时“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朝北不得阳光,“日过午已昏”。如此环境实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和谐之梦,因人与自然之和谐首在于生活环境须适合人生活,生活环境过于恶劣,和谐就显得牵强。这就需个体之人精神境界较高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2、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依靠不断的努力,改良周围的环境。
归有光教导我们在不利环境中改造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他将小屋“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这就是人力改造的成绩。
归有光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美丽的环境,告诉我们真正的和谐是努力的结果。他种植“兰桂竹木”,“三五之夜,明月半墙,……珊珊可爱”。在那里“偃仰啸歌”。“冥然兀坐”,“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如果不是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小鸟不会依人,庭院不会有如此宜人的氛围。
二、亲情的和谐
1、自我是不和谐的内在原因,利益则是斗争的导火索。
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许较容易做到,但要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不易。由于利益的驱使,归有光的家族走向斗争与分裂。蝇头小利,使原本平静的大家族开始分崩离析,走向没落。家中“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后来“诸父异爨,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我们仿佛听到混乱的脚步声,鸡鸣犬吠之声,锅碗瓢盆交响之声,妇女间拌嘴之声,你争我吵,乱做一团。
家庭没有和谐,社会哪有和谐可言?归有光正是借大家族的分裂告诫世人:家庭的离乱就是社会动荡的前奏,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家庭的和谐作为基础,假如每个人都少一点利益之争,和谐社会就在眼前。
2、亲情的和谐是世间最美好的乐章
归有光在这间小屋周围既体悟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看到了大家族明争暗斗的内幕,同时也感受了人间最美好的亲情,使我们看到和谐的音符就在自己身边。归有光家有一位奶妈常常对他说:“某所,而母立于兹。”他在项脊轩“束发读书”,“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归有光自幼明悟绝人,开始时对举业满怀信心,可是,乡试却连连落第,五上南京,榜上无名,其间惨淡经营,寒窗苦读不能换得金榜题名,归有光内心充满了失意落拓,但是由此感受了亲情的可贵与和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这种亲情始终伴随着归有光。和谐的亲情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世间最美好的乐章。
三、和谐来自于心灵深处,而人世的不可预知使和谐成为缥缈之梦。
1、心灵感应与天人合一
和谐,离不开心灵的敏锐与澄澈,离不开宁静幽远的内心世界,只有一个人内心极度平静,才能达到与外界的相通,才能感觉出天地万物是自身的一部分,归有光在项脊轩:“余扁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这不能不说是心灵的澄澈所致。“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实在是奇迹。古人讲天人合一,实际就是人与周围世界的完全相通。《中庸》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故至诚如神。”《中庸》认为诚心到了极处可以知晓万事万物。《易经·系辞》里说:“《易》无恩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本身无思无为,寂静不动,但是至诚达到极点,就可以感通天下之事。
2、人世沧桑、生命无常的慨叹。
归有光格外看重亲情与爱情,他八岁丧母很少有母爱。文章写妻子时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可以想象归有光和他妻子琴瑟和谐,夫唱妇随,感情深厚。然而“吾妻死,”这是归有光人生最惨痛的事情,和谐的爱情面对上天的安排显得苍白无力。生命骤然失去,无常残酷到来,项脊轩也就真正废弃了。而妻子在世时栽种的枇杷树,现在都已“亭亭如盖”。行文读至于此,无不使人涕泗交流,亲情爱情的和谐到最后却是一声长叹。
然而,归有光对于和谐的追寻却使我们继续了他的梦,也许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和谐,不仅是中国人的梦想,也是地球人的梦想,我们渴望和谐,我们也追求和谐,我们也能得到世界的和谐,这也许就是《项脊轩志》另一层面的内涵所在。
曾倩云,教师,现居甘肃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