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萧洒”与“萧瑟”差别大

作者:佚名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落实,与之配套的新编语文教材已在全国范围得到推广和应用。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探究能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必然要求教师须对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形成自己的个性阅读体验。一味地照搬资料,囿于现说,去谈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无法想象的。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獗,余独不觉。已而遂睛,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啐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定风波”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了诗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是苏词中的名篇!
  我是在去年刚接触到苏教版的“唐诗宋词选修”的,当时读到其中收录的这首词,心里就很不是个滋味!通行本向来写作“回首向来萧瑟处”一句硬生生被改作了“回首向来萧洒处”,不论怎么去读都很别扭!(苏教本与人教本在版本上的差异还有许多,我并不想就此作训诂的研究)这两天,我们对高二年级进行学科检查,正赶上他们教“唐诗宋词选修”课本,就连续听了好几节“定风波”,几节课上,不知是有意忽略还是无意疏漏,竟没有一个老师谈到这个问题!在我看来,“萧洒”与“萧瑟”区别大呢,而我们的教师若能注意到版本上的这一差别,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都大有裨益。
  首先,“萧洒”与“萧瑟”写雨势情状有别。汉典解释“萧洒”为“言人品超逸而不同流俗”;也可写作“潇洒”。结合词中意境当是写雨势纷扬之状。而“萧瑟”有三层意思,1、草木被秋风吹袭的声音,苏轼在《仙都山鹿》诗中就有“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句;2、寂寞凄凉,《楚辞·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句;3、稀疏,唐代一叫唐扶的人在《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诗中有“萧瑟两鬓吾能髡,逢迎侯伯转觉贵”句。而苏轼写作《定风波》时处农历3月初,风雨黄昏之际,气候寒凉,有“料峭春风”,“萧瑟”一词无疑更好地突出了当时的凄清气氛,比“萧瑟”更能反映当时的环境特点!
  其次,“萧洒”与“萧瑟”写人物心境迥异!诗人在雨中竹杖芒鞋,吟啸徐行,自是一种闲庭信步的潇洒气度;而回顾自己平生遭遇的坎坷,政治理想的破灭,个人身世的沉浮,不正如眼前迷茫的风雨吗?才华横溢的苏轼,何曾料想自己会落到如此境地?农历3月毕竟是暮春时节,即使山间气候特殊,也不至有太多寒冷,而诗人反复渲染“狼狈”、“料峭”,其实更主要的不在气候,而在个人心境!从这个意义上看,“萧瑟”远比“萧洒”更能反映诗人真实的心理感受!
  另外,我们常说,被贬后的苏轼表现了一种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论家谓苏轼在思想上深受儒道释三家的影响。如果从古代士人对仕途的态度上作对比,也正如不少老师做的那样,把苏轼与陶潜放在一起,似乎更恰当。但很多人忽略了一点:陶潜终究归去,而苏轼仅仅神往!作为正统的儒家子弟,古代大多读书人的理想就是读书入仕,所谓“学而优则仕”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无数学子无法摆脱的宿命的选择,要想让他们决然放弃这一理想是很困难的。尤其是从深山走出,而又才名远著的苏轼!儒道释三家的影响,其实不是根源,而正是他思想上出世与人世矛盾斗争的反映!这从他的许多词赋中都可看出。若要比较,我倒更愿意把他与醉翁欧阳修,与唱“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的范仲淹相称!看似洒脱的背后其实是深深的遗憾和愤懑不平!从这个意义上看,“萧瑟”一词写心境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新教材的编写、推广是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密切相关的,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落实的抓手;新课标的落实不是挂在嘴上的一句话,而应该真正成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标准!如果一边唱着新课标一边依旧遵循着沿用多年的旧形式,新教材的“新”也就毫无意义了。
  我想教师备课的着眼点再细致些,鼎新革故的决心再大些,阅读的功夫再深些,也许教材中的许多细微的东西都能成为很好的课堂组织的切入点!
  面对新教材,贯彻新课标,教师要有自己的认识!
  黄务海,教师,现居江苏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