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浅评晓苏的《金碗》

作者:陈青山




  晓苏的短篇新作《金碗》(原载《花溪》2008年第9期,《小说选刊》:2008年第10期转载)是一篇旨在表现人性贪婪的小说。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由于作者把它放置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解读而具有了新的内涵。小说叙事流畅,读来悬念迭起,掩卷时却不免一声叹息。金碗是一架衡量人性的天平,张开弓和刘多,以及身边接触的人在天平两端起起落落,共同谱写了一出“见财起意”的轻喜剧,小说最后戛然而止,留给我们一长串的思考。
  小说通过张开弓的口吻进行讲述。张和刘多在自家猪栏后的一座孤坟里挖到一个金碗,然后两人捂着它到老垭镇搭车去武汉,不巧最后一班车已经离开了,只好在张的表哥的家里借宿一夜。表哥请来了民间收藏家邬先生估价,他断言不超过一千块钱,张急于出手,500块卖掉了金碗的一半拥有权。到了武汉,省博物馆聂先生鉴定这是个赝品,在刘多绝望之际,刘多表哥掏出一万块买下了金碗。返程的前一天晚上,刘多断定聂先生和表哥坑瀣一气来骗他,倾其所有重新赎回了金碗。事件的发展一波三折,节奏明快紧凑,耐人寻味的是此过程中的各色人等对金碗的反应。刚挖到金碗,刘多“愣愣地看了我好半天”,紧攥着的双手直到张答应给他一半才放松;在张的表哥家,表哥和邬先生一唱一和演双簧,一个劲地劝张一千块钱卖掉;只有刘多的表哥对金碗压根没有兴趣,“连问都不问一句”,他周到地安排好两个乡下人的行程,在“金碗的真假我早就料到了”的情况下,竟然花一万块钱买下了这件赝品,只是因为“不忍心看着你把这几年的血汗钱都赔进去了”。可惜这最后的一抹温情,在刘多半夜赎回金碗的举动后变得苍白。
  《金碗》采用了顺延的叙事结构,张开弓一路娓娓道来,表面上在讲一个不急不缓的故事,妙就妙在开头和结尾上。起篇交代金碗来自一个坟墓,直到最后一句张才坦白碗是他放进去的,顺叙顿时成了倒叙,这对小说的内容理解产生了颠覆的效果。张开弓把金碗的另一半作价500块转让了,还很内疚地说“对不起,刘多!”此等诚恳现在变成了多么有力的讽刺!在张的表哥家里发生的一幕幕,原来是张和他表哥共同设下的圈套,等着刘多来钻。金碗高悬下,人性的阴暗和虚伪暴露无遗:张刘的贪财跟刘多表哥的和善温良相比,是如此的猥亵不堪。文章的核心意象毫无疑问是金碗,表面上看来,张只是围绕金碗跟着刘多东奔西走,负责叙述和解说,在刘多买下整个金碗的拥有权后,读者以为张已经失去了对这个事件的全面控制力,殊不知柳暗花明之下,他还是那个唯一的知情者,只有他自始至终明了其中的欺诈,是最后唯一的受益者。张身在此碗中,却处处洞察碗中玄机,这种主要人物兼叙述者的叙说方式,增加了作品的层次感,张在文中欲言又止的举动和若隐若现的忏悔让行文更具张力。 金碗象征着人性的贪嗔,无论是张开弓还是刘多,都是金碗所代表价值的奴隶,再富有的物质也掩藏不了内心精神的贫瘠匮乏,《论语·里仁篇》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红尘俗世中,几人能参悟透?作者在入骨三分的刻画了两个乡下人贪婪行径的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文章主旨进行多种解读的兴趣。表现人性是其一,针砭俗世是其一,但是如果仔细琢磨,在这些永恒的主题下,实质上还隐藏着作者对城乡二元结构中人心善恶关系的重新阐发。五四以来直至现今,乡土小说在论及城市和乡村时,似乎总有一个约定俗成的顽固观念,认为城里多奸猾无良之徒,乡下人则淳朴老实。反映到具体作品中,就表现为乡下人来到大城市,受了若干次的欺骗和恶意教唆后伤痕累累,或者回去之后判若两人为人所不齿,另一种是城市人回农村探亲度假,感受久违的善良敦厚民风之类的情节。晓苏的《乡村母亲》里,农村母亲的心胸远比已是城市人的“我”豁达,《看望前妻》的“我”脚踏上城市就成为了一个现代陈世美的典型,《老板还乡》等一系列作品中,作者已经开始了在这方面有意识的的探索,最终这篇《金碗》给我们提供了新的道德评判模板。奸诈的农民和友善好客的大学教授把传统的善恶观颠倒了过来。农人以己度人的对待城里人,换来的是两败俱伤。新现象的背后留着时代变迁的烙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最先受益的是城市人,他们容易吸收现代文明的营养,更具有宽恕和共荣的开放精神,而在仍然相对落后的农村里。笑贫不笑娼的风气盛行,村民在浮躁的社会里过于注重物质利益,或多或少地产生心态失衡现象。刘多表哥热脸贴上个冷屁股,手里拿着失而复得的一万块钱,虽然没有经济损失,但是心里五味杂陈,潜意识里有些什么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吧?
  晓苏的小说有两个艺术世界, “油菜坡”和“大学城”。这篇小说把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它们各自有着丰富的隐喻性的精神内涵,仿佛就是昨天发生在身边的琐事,但不经意中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作者自我构建的广阔空间。油菜坡是精神源头,城市是最终的归宿,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乡村文明逐渐消亡,真正的油菜坡似乎只存在于作家无尽的追忆和缅怀之中。
  陈青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