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语文教学中运用心理效应的尝试

作者:洪久香




  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人,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特点,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结合语文教学,谈谈几种心理效应的运用。
  一、碰撞效应这是一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的通俗说法。两石相撞而冒火花,数物相碰而留痕迹;碰撞越强烈,火花越耀眼、痕迹越大越深。同理,两个人或几个人对某一事物或观点的讨论分析,乃至争论,能使人们对这一事物或观点的了解与印象更深刻、更全面,甚至可以启发新事物、新观点的“创造”。这种现象可称之为碰撞效应。碰撞效应,符合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是合作学习的好帮手。许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学生之间语言方面的切磋、观点方面的交锋和思想上的碰撞,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如前苏联教学法专家达尼洛夫提出的问题讨论法,其主要教学程序就是:提出问题——设置课题情境——告知条件、启发思路一引导讨论、探索——作出结论。其中的“讨论、探索”即学生之间的碰撞。美国教育家林格伦也把师生共同讨论、争辩当作最好的方法。我国当代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钱梦龙等人也十分重视碰撞效应的应用。我在教学中应用碰撞效应一般采取如下步骤。一是明确目的。引用“一个苹果与一个苹果交换,手中仍然只有一个苹果;而一种思想与一种思想交流,你将拥有两种思想”这一名言使学生懂得讨论、争辩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二是示范引路。我先向学生介绍著名学者之间的学术论争的所取得的碰撞效应,再将自己与同事之间的争辩以及与报刊文章的争鸣介绍给学生(突出自己从别人身上学到好东西这一方面)。这就打消了学生的顾虑。三是多方激发。或未接触课文便设置悬念,或是讲授中途设置“矛盾”,或是授完一节课后留下思考题。诸如“《荷塘月色》表现的是作者‘淡淡的哀愁’还是‘浓浓的愁绪”’、“祥林嫂的悲剧有没有‘现代版’”、“刘邦、项羽的成败与人格是否一致”等问题,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每次都能形成课堂的高潮。
  二、期望效应 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通过实验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对学生智力的期望,在某种情况下会对学生智力测验分数产生影响,他们将这种现象形象地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据古希腊神话,善雕刻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热恋自己所雕的少女像,爱神便赋予雕像以生命,使二人结为夫妇),也称期望效应。期望效应的功能固然在于改善师生关系,但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进取的信心,充分挖掘发展潜力。我在教学中应用期望效应很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准期望点,即注意期望点的针对性。对一个学生输送的期望信息,要瞄得准:或选在整体的上进心上,或选在纠正马虎草率的习气上,或选在克服懒散的习惯上……对症下药,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最佳效果。二是巧定期望值,即科学地、艺术地确定某期望点上可能达到的目标。期望值过高,学生觉得可望而不可即,反而会失去信心;期望值过低,激不起热情和动力,收效甚微。一般说来,期望值要定在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区域内。这当然要靠对各种因素的认真分析和准确判断。当然期望值也应处于不断调整之中。三是立体地输送期望信息。所谓“立体”,就是从不同角度、侧面,采用不同方式。例如,可以通过班级公开表扬或积极性期待,可以通过个别谈话,也可以通过家长传递或其他人传递。在方式上,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表情、手势等。期望心理是师生间爱的一种双向体验,因为它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基础之上,是一种特殊的言传身教,因此,当这种“传”与“教”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时,就会出现你所期望的结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期望效应不可滥用,刺激过频反而会使人麻木;另外,对一个班的几十个学生应分出层次。
  三、门坎效应 也叫“登门坎效应”或“进门坎效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曾做过一个实验,名称是“不用压力的依从和门坎效应技术”。实验的大致情况是,对A、B两组受测者提出同样的要求,但对A组是先提出一个次一级的要求,再提出计划中的要求;对B组则直接提出计划中的要求。结果是,A组接受计划中要求的占53%,B组只占22%。实验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若一旦接受过别人某一方面的一个小要求,也往往容易接受这方面更大的要求。我以为,这实际上是一种“诱其入彀,分步逼进”的处事技巧。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很擅长使用门坎效应,钱梦龙对差生进行作文训练对此道的运用也是娴熟自如的。门坎效应有利于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搭梯子、铺台阶,引导循序渐进。本人也在我所任教的班级尝试了一些小改革,其中坚持每天练字十分钟,每天学五个多音字、五个成语,每周背三首古诗词等做法就是逐步推进的。本人在教改实践中体会到,要收到良好的门坎效应必须注意以下四点:(一)引导“入门”之前,要征询受教者的意见,让他们自述目的、意义,在认识上达到“自觉”;(二)引导“入门”之后,推进幅度不可过快,否则,受教者一旦产生“上当感”,再推进就无从谈起;(三)“入门”之后,允许退出已跨过的门坎,即允许反悔、反复,彻底实行自愿的原则;(四)“门”不可设置太多,否则“多中心必无中心”。
  四、浸润效应 这也是一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的通俗说法。我国传统绘画中有浸润这一笔法,在宣纸上,用饱蘸墨汁的笔着一点,任其浸润开去,然后稍加勾勒,便自成一幅浓淡相宜、层次清晰的画面。浸润效应有利于由点及面地产生积极的扩展和迁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往往通过某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领悟到许多与此相关联的知识;或者通过教给某一方法,从而使学生具有某一方面的能力,以解决其他方面的问题;或者将其他科类的知识应用到语文学科中来,交相渗透。广义的浸润效应还指重点教育或辅导一个或几个学生,让他们向四周浸润。浸润效应,是教学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和潜移默化,它往往能收到用力小、收益大的效果。教学中我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应用浸润效应。一是作文训练中的思维开发。比如,由总论点分化出分论点的方法,我先略举几种类型,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新的类型。再如,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先列几则材料,摆出几种发散的角度;再另出几则材料,让学生去“发散”。二是语言训练中的逐步拓展。学生的语言干瘪,无非是言语积累少,语汇贫乏。语汇贫乏的表现之一是“语域”狭窄。针对这一点,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开拓学生的“语域”。例如,开拓“群众语言域”,改变说话写文章的学生腔。再如,开拓“行业术语域”,借助行业术语移用来丰富语汇。在这两种开拓中,我都是先举出部分例子,再要求学生进行补充;先在课堂上“点墨”,再让学生到生活中、报刊上去“浸润”。为了保证可操作性,我让学生每人备一本语汇摘录簿,定期检查交流,学生对此颇有兴趣。三是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一方面给学生以良好学习习惯的一般标准,一方面有意识地在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身上花功夫,为他们订计划、做辅导,督促、验收,在取得明显效果后,再将他们培养习惯的做法推广开来。其实,这些同学的良好行为本身就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浸润效应。
  此外,还有“张力效应”、“反弹效应”等,若运用得当,均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篇幅所限,就不赘论了。
  洪久香,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