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从语文教学生态论的角度看语文课外活动

作者:刘俊玲




  一、语文教学生态论
  
  生态是有机体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存在、发展与外部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生态论是借用生态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结合语文教育、语文学习的实践而形成的一门边缘理论。语文教学生态论认为,人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是在学习主体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外部环境对于语文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一直以来,语文教育界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单靠课堂教学、学科教学是不够的。他们把眼光拓宽到了外部环境对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的影响上,设计了许多从环境出发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模式和训练体系,最有代表性的是河北省特级教师张孝纯提出的“大语文”教学观以及得到刘国正先生充分肯定的宜昌市“语文课内外衔接教学实验”。“大语文”教学观主张以语文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全方位地有机结合起来;“语文课内外衔接实验”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比作语文教育的双翼,等量齐观,强调把语文教学同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课内和课外联系起来。这些教学理念实际上就是强调对语文学习环境的利用,包含着丰富的语文教学生态论的思想。
  
  二、语文课外活动
  
  活动是人有目的地行动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现代教育学确认活动是影响人发展的决定因素。从活动的范围看,语文活动可以分为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从活动的指向性看可分为工作和游戏,工作指向结果,游戏重视过程。与课内活动比较,课外活动有其特点。一是活动内容不受学科体系的限制,不受课程内容的限制,广泛自由;二是学生的主题性强,自由度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进行,基本上不被控制;三是实践性强,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可以获得直接经验;四是创造性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在活动中得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在活动中得到发挥:五是游戏性强而目的性弱,重过程轻结果,更有利于形成直接兴趣。国内一些著名中学如北京四中、上海格致中学都是以活动多著名的。
  相对于其他学科,课外活动在语文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如理科的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就可以很好完成,无需借助课外活动,而语文的学习如果局限在课堂,局限在学科,局限在课本,将会非常被动。这样的语文学习将是十分枯燥乏味的,学生的语文能力也不可能切实提高。组织和开展丰富的语文课文活动,能优化语文学习的外部环境,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生态。
  
  三、校园语文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语文活动一般在校内进行,也可以在校外进行。校园语文活动可以分为阅读活动、写作活动、听说活动与综合性活动。
  阅读活动按性质可分为扩展性阅读、专题性阅读和兴趣阅读。扩展性阅读包括一般扩展性阅读与对比性扩展阅读。一些优秀的教材和教学辅导用书如《世纪金榜》给每课都安排有对应于课文的扩展性阅读。为了配合小说欣赏与传记选读的教学,我们为学生列出了推荐阅读书目,要求学生阅读,列出了活动时间表,预备先举行各班的读书交流活动,然后选出优秀代表进行全级的读书报告会,在互联网开设读书论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篇读书笔记上互联网,优秀的作品还准备结集出版。专题性阅读是围绕着某一主题进行的阅读,主题通常有两种,一是社会的热点,如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的作品就可以组织专题的阅读和研讨,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王立群的“读史记”在电视上播出社会上热评的时候,也可以顺势组织学生阅读与讨论;二是教学中的难点,如学习李白、苏轼、辛弃疾的作品的时候,仅凭教材所选的作品让学生对他们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就可以补充更多作品、相关评论,甚至阅读他们的传记,让难点自然突破。兴趣阅读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的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学生可以准备一个读书笔记本,定期上交读书笔记,更可以定期讲评推荐,举行导读讲座、阅读成果交流会、阅读笔记交流展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兴趣阅读。
  写作活动。最为常规的写作活动就是日记、周记或课外练笔。练笔内容一般由学生自主选择,可以直接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从具体实践来看,对自由练笔,教师也应给予指导,每周给出写作材料或命题供选用,适当评改与讲评。只要坚持的好,效果是很显著的。其次,可以组织文学社。文学社可以组织文学爱好者开展广泛的文学活动,举行优秀作品展,出版社刊。如深圳市育才中学的春韵文学社,有专职的指导教师,制度健全,活动规范,作品斐然,全国知名。文学社培养了一批语文特长生,也带动了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再次,可以开展作文竞赛。最著名的作文竞赛当是“新概念作文大赛”了,这是现场作文比赛,现在各地也广泛开展各种层次的现场作文大赛;其次还有开放性的作文比赛,如武汉《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举办的“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山西《语文教学通讯》杂志社举办的“语通杯”作文大赛等,各有特点,影响广泛,都可以组织学生适当参加。学生作文获奖或公开发表,对他们是一个很大的激励。
  听说活动。按难易程度,包括故事会、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口头作文比赛、辩论赛以及经典诗文背诵比赛等。现在中高考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目较多,为了完成这些背诵任务,我们曾经组织过背诵比赛,以班级为单位,把集体背诵、高手过招、幸运抽背、毛遂自荐等形式结合起来开展背诵比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综合性活动。如课本剧表演,戏剧教学是个难点,高考不考,上课难教。我们在教学时干脆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演,让学生在演中学。各班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最后还举行了精彩的年级汇演,给校园生活添上了亮丽的色彩,也给许多同学的中学时代留下了难忘的回忆。这时再让学生去学习有关戏剧的理论知识,分析人物形象、戏剧冲突、个性化语言、潜台词,他们就有很深刻的体会,这是教师的讲解与传授永远达不到的效果。又如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有课题,有任务,研究过程中要大量阅读,要筛选信息,摄取精要,要综合归纳,要写作。
  
  四、语文教学的生态位
  
  生态位指一个物种在环境中的地位。一个物种所利用的各种资源总和的幅度,称为生态位的宽度。语文教学的生态位问题主要涉及到语文学科的位置问题,语文学科在学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语文学科在每个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语文学科在很多学校是一个弱势学科,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普遍不重视语文也是—个客观事实。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语文能力的养成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语文科的成绩相对来说提高得较慢,而且语文成绩与语文能力并不总是正相关,学生个体的语文成绩经常会出现上下波动,考试作文评卷中的趋中率与误差也常让人沮丧,以致领导和学生有一种语文抓不抓、学不学都一样的错觉,从而轻视语文学习。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可以拓展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相对于语文课堂学习,语文活动具有趣味性、竞争性和群体性。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兴趣,就会乐在其中;开展各种竞赛、比赛,可以激发学生个体和班级群体的进取精神,使学生的智力和情感在紧张状态中得到发展与丰富,促进群体内部的团结,维持心理的活力,使学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群体性则可以形成语文学习的群体效应与场效应。每个群体都必然参与并认同于一个社会群体,并努力使自己与群体趋同。一个班级、一个年级、一个学校,爱语文、学语文、用语文的人多了,就能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风气,就能形成崇尚读书、写作的风尚。
  所以,组织语文课文活动,可以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部动机,有利于提高语文学科在学校教学体系和学生学习中的生态位,增加语文学科生态位的宽度,有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领导、科组、备课组都应该加强语文课外活动的管理,将其列入学期、学年的教学计划,保证落实。
  刘俊玲,教师,现居湖北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