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制约教师创新实践的三个因素

作者:王化南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教育教学从观念、思想到手段、方法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新定位,现代社会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合格意识和开拓视野”,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关键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是否具有创新意识。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状况如何呢?最近笔者对所在地区几所学校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结论是不容乐观的。在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着填鸭式、满堂灌等高耗低效的现象,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腐,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气氛沉闷,教学任务不能有效地完成。是什么制约了教师的创新实践?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传统意识
  
  传统意识对教师创新实践的制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传统的师生关系制约学生自主性学习。在中国,师道尊严在某些教师头脑中已根深蒂固,它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进行讲解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成了教学活动的旁观者,无形中扼杀了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和创新的欲望。因此,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首先要求教师放下架子,走下讲台,以平等、合作的态度参与学生的讨论,做一个谦虚的倾听者和个性张扬的促进者。(二)传统的知识结构制约着学生开放性学习。传统的观念中,强调教师要“术业有专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课程重视了知识的交叉、综合、渗透。这对于学科型教师来说,必然难以适应学生开放性学习的要求。所以要求教师在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一些科学、人文等其它学科知识。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多方位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权威意识
  
  权威是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权威在教学过程中影响是巨大的,但是对权威的盲从和迷信,必然使教学活动陷入僵化、呆板的局面。教学过程中,制约着教师创新实践的权威意识主要有三方面:教材的权威、教参的权威和教学方法的权威。
  仅以语文学科为例,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优美的名家名篇,它们都是从浩如烟海的文库中精选出来的,无疑是称得上经典的、权威的,教参上相关的资料也都是学科专家潜心研究的成果,当然也是权威的。因此,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由于迷信、盲从,不少教师养成了照本宣科的习惯,一切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参为主体,“把丰富复杂、变动不拘的课堂教学简化为特殊、简单、机械的认识活动”。
  有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课堂上缺乏思维互动,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教师创新热情的激发、教学艺术的提高依然任重道远。
  总之,教师只有淡化教材、教参和教学方法的权威意识,勇于创新,充分尊重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才能让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展示创新能力的场所。
  
  三、应试意识
  
  自恢复高考以来“应试教育”的观念就深入人心,尽管国家早就提出了应试教育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思想,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势头仍未衰弱。一位连续五年教高三毕业班的教师这样说:“自以为这几年劳苦功高,每年不就是重复演练相同的套路么?一个类型的题目变着花样做几十遍,一心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哪有心思优化课堂教学?”这仅仅是毕业班教师的一个缩影。
  应试教育的弊端是多方面的。对教师而言,应试教育导致了教育界的急功近利的思潮泛滥,有些学校认为教材教法的改革那是非毕业班的事,因为学校明文规定:毕业班学科高考平均分、及格率低于同类学校平均数,评优、晋职全“泡汤”。教师患得患失,缺乏教学创新的内在动力。对学生而言,应试教育只注重群体的发展,忽视了个性的培养。每个教师都希望每一个学生成为各科都非常出色的人才。学生失去选择自己发展方向的权利,张扬学生个性成了一句空话。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考的形式和内容必然向能力考查方面转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尽快改变观念,让学生觉得除了高考这根独木桥外,还有其它的路可走,学校仍是一个充满人文阳光的地方。
  苏霍姆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确,我们教师的内心深处是蕴藏着极大的创新潜能的,只要我们走出误区、排除干扰,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出大批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开拓意识的人才。
  王化南,教师,现居贵州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