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翻译新探等

作者:陆江华等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翻译新探
  陆江华
  
  学过唐代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的人一定不会忘记文中点题句: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很多参考书对这句话的翻译都是这样的:谁能想到横征暴敛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呢!我觉得这样翻译不妥,整个句子应译为:谁能想到横征暴敛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啊!
  我们知道,句子按语气可分为四类: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孰知”句显然属于感叹句。《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乎”是这样注释的:助词,①表疑问,与“吗”相同;②表选择性疑问,与“呢”相同;③表揣度,与“吧”相同;④动词后缀;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⑥叹词,与“啊”相同。很明显,“乎”译为“啊”才与整个句子内容相一致。再来看看《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呢”的注释:助词,①用在疑问句末尾,表疑问语气;②用在陈述句末尾;③用在句中表停顿。显然,在现代汉语中,“呢”一般适用于疑问句。
  《捕蛇者说》是柳宗元的名篇,课文前一部分通过蒋氏的大段哭诉,把赋敛者与捕蛇者的生活进行对比,“赋敛之毒”的主题已很明显。末尾用“谁能想到横征暴敛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啊!”的感叹句,更能表现作者对唐代苛政现象的强烈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痛苦生活的深切同情,正面点题,收束全文,这种效果显然是“谁能想到横征暴敛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呢!”所不及的。
  文言文翻译,要求信、达、雅。信,指忠实原文;达,指译文流畅通顺;雅,指译文优美。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认识、借鉴作用。
  陆江华,教师,现居江苏泰州。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郑全怀
  
  多少年来,令语文教师最头痛的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而在语文教学中,作文算是难上难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写作兴趣的问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多写片段,多记日记。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笔,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二、体验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篇幅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三、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行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
  
  四、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五、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造句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个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郑全怀,教师,现居湖北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