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

作者:范明辉




  新的中学语文教材都有一个新的特点,就是把阅读与写作分开编排。编者的目的是让语文学习更加具有系统性,这种设想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尝试。然而,我们都知道,阅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找准契机,渗透写作指导,让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领会到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一、揣摩课文题目,渗透写作指导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一个好的题目能使文章增辉添彩,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古今中外的作家无不重视对文题的推敲锤炼。但是,当前的中学生在作文的拟题方面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先是文不对题,如以“往事”为题材写一篇文章的拟题为《我的父亲》;其次是文不对体,如写议论文的拟题为《中学时代》;最后是题目平淡,不会运用比喻、象征、引用等拟题法进行拟题。对于这些情况,教师就只能责怪、埋怨吗?中学语文新教材中的课文题目可谓各呈异彩,只要教师平时多注意引导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学,我们的学生也能拟出好的文题。如《荷塘月色》,这个标题既优美又能概括文章内容。教师在授课前可以让学生掩卷分析思考题目,推测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感情,读后再联系内容理解作者所拟题目的精妙。在教师多次的引导点拨下,学生就会从阅读中学会和积累各种拟作文题的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揣摩开头结尾,渗透写作指导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头开得好,下笔如有神,文思奔涌,脉络清晰。尾结的好,收束有力,并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而我们大多数学生的习作,开头不是过于突然,对所要要记叙的人和事缺少必要的交代,就是绕大弯子空发议论。或无的放矢地去写景抒情。结尾不是匆匆收场,就是画蛇添足,或空喊口号,或拖泥带水。新的中学语文中有许多形式各异的好的开头和结尾可以作为范本,如开头:(1)开门见山式,如《“布衣总统”孙中山》;(2)背景渐入式,如《雷雨》;(3)设问置疑式,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4)引用式,如《琐忆》。如结尾:(1)自然收束式,如《赤壁赋》;(2)首尾呼应式,如《拿来主义》;(3)卒章显志式,如《灯》;(4)抒情议论式,如《故都的秋》。
  教师在教学时完全可以结合这些典型,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体会它们对增强课文表达力、感染力的作用,学习到不同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应让学生仿效练习,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如给一篇作文加上不同的开头、结尾,评讲的时候对一些开头、结尾较好的文章进行表扬等。我班学生在写《珍惜青春》这篇作文时,有的学生开头引用一些名言,如黑格尔的“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有的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如有的同学这样写到“青春是美好而短暂的,我们要珍惜青春”。有的背景渐入,如有位同学开头描写一幕打架的场面,从而引出珍惜青春的主题。有个同学写《父亲的眼泪》,结尾是“他的泪水或许在别人看来是平凡的一点一滴,但在我看来却是整片大海。我就是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托着我,直到我驶出港湾的那一天”。这个结尾在议论中抒情,感人肺腑。看完这一个个丰富多彩的开头和结尾,教师也深感学生思路打开了。
  
  三、揣摩课文语言,渗透写作指导
  
  在传统写作理论中,语言是和主题、材料、结构、表达等相提并论的,其实语言和它们并不属于一个层面,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观,是整个写作过程的载体。没有语言,其它将不复存在;没有好的语言,其他内容也将毫无意义。思维是写作的核心,语言则是附丽它的土壤。虽然,语言在写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纵观当前的学生作文,其语言实在令人担忧:不通顺者有之,平淡无奇者有之。造成这种局面,语文教师也有脱不了的关系。其实,选人教材的课文,几乎每篇都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美文,其语言很值得学生去借鉴。我认为,对语言的学习和借鉴,最重要的方法是揣摩,仿写,只要教师平时多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中的精彩句段,并多仿写借鉴,相信学生的语言会更丰富。如教读《荷塘月色》一文时,我在课堂上专门引导学生学习文中优美的写景句,首先是揣摩,其次是语句语段的仿写,最后是整篇的仿写,学生仿写的《雨后荷塘》、《湖滨月色》等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揣摩课文构思,渗透写作指导
  
  构思是在作者观念里为文章进行设计,是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构思的任务相当繁重,包括组选材料、提炼主题、安排结构、确定角度等,因此说构思是写作的灵魂并不为过。但据本人的观察,绝大部分中学生在作文构思上存在着平淡落俗的毛病。如我在布置学生写《误解》一文时,发现大多数同学都写了这些方面的内容:“我有一件非常珍爱的东西,有一天突然不见了,我怀疑是我的好朋友偷的,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我误解了他(她)。”行文平平淡淡,没有波澜,没有起伏,读后索然无味,这是思维单向性的体现。还有一类作文,读后让人产生“似曾相识”之感,并能猜出下文和结局,如写《难忘的事》,就写路上有人摔倒,自己把他扶到医院;写《征服自己》,绝大多数写自己考试失败,想到某某名人的奋斗史,然后鼓起勇气,奋发图强。这是由于学生懒惰、依赖思维定势、缺乏思维创新造成的。这两种类型是中学生作文构思的通病,也是他们需要逾越的障碍,这个障碍起源于思维能力,也与我们对学生作文构思的引导不够有关。于是,我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认真体会新教材中的一些构思精巧的文章。如《琐忆》一文围绕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选取的七件小事,以小见大反映人物精神的构思;《故都的秋》“总起—分写—总括”的构思;《灯》“眼前—回忆—联想—眼前”的构思等等。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正视学生的作文实际,以教材为本,引导学生贴近教材,感受教材,把教材读深读透,广为采撷,积学储宝,使“阅读一写作”同步共振,相信语文作文教学的“方塘”必然会呈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可喜局面。
  
  范明辉,中学语文教师,现居广东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