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阅读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目标
作者:方中明
1、从词语意义到审美品味的培养。阅读首先接触的是语言文字,要有掌握字、词、句意义的能力,这是直觉思维。由直觉思维上升到情感体验,就具备了相应的审美品味。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把词语分为“意义”和“涵义”两个层次。“意义”是词义的静态内容,“涵义”就上升为情景、意象,由“词义”到“涵义”,是阅读中创新能力的内容之一。作家汪曾祺阅读鲁迅《祝福》中这段文字:
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但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胖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喧,寒喧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有康有为。但是,谈话总是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这段叙述文字,四叔的外貌、内心能通过词语的“意义”跃然于读者眼前,但要达到“涵义”的审美品味还不够,还必须通过创造“味”出当时我的心态情景。汪曾祺抓住“剩”字如是说:
“剩”是余下的意思,有一种说不出的孤寂无聊之感,仿佛被这世界所遗弃,孑然地存在着。而且连四叔何时离去,也都未觉察,可见四叔既不以鲁迅为意,鲁迅也对四叔并不挽留,确实是不投机的了。四叔似乎已经走了一会儿,鲁迅方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剩”在那里。这不是鲁迅的世界,鲁迅只有走。
可以看出,由“意义”到“涵义”的阅读创新审美,就“味”出了“神韵”,达到了阅读创新的目的。
2、从认知情绪到人文情理的培养。阅读活动过程中,阅读主体必然要对阅读客体作出评价。如果这种评价是感知的,就叫“认知情绪”;如果把“把认知情绪”上升到超凡脱俗的框架,净化审美心境、丰富人格内涵,那么,阅读活动就达到了创新能力的人文情理的境界。比如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我们常常被那迷离、素淡、朦胧的意境所吸引。这种吸引来自对月下的“荷”人格美的感悟,也就是荷花、荷叶在朦胧月光下招人怜爱的情致和情韵。这就是阅读的“认知情绪”。但《荷塘月色》还有更高层次的品味,作者在文章中含蓄地表达了潜意识里一种躁动、追忆、眷念的情思。《教参》上都写着大革命失败后的严酷现实,导致朱自清“颇不宁静”的心情,朱自清陷入想超脱而又无法超脱的两难苦闷之中。遗憾的是朱自清不是闻一多,不是鲁迅,他只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学者。朱自清在文中由月下的荷花联想到江南的釆莲,并且把采莲习俗铺陈得极为“香艳”,在描写采莲女时还大段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叶嫩花初,沾裳而浅笑”,这恐怕朱自清难逃通过《荷塘月色》怀念远方伊人的嫌疑。文中两次点“妻已睡熟好久了”,无法与妻沟通,正是朱自清苦闷想超脱而又无法超脱的缘由,他只能独步荷塘,通过月下荷花、荷叶的迷离静美来怀念少年时的侣伴、青年时的恋人,于是朱自清的心灵似乎得到了片刻的超脱与宁静。朱自清毕竟是大家风范,将深层潜意识的情怀写得温柔敦厚、不怒不伤,其作品本身就达到了人文情理的审美高度。
3、从整体共性到自我个性的培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个性教育是语文教学需要攀登的一个重要阶梯,因为创新能力,只能寓于生活实体的个性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个性特点、强点、闪光点,就等于开发了学生特殊的创造潜能。这对学生来说也意味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多元化、灵活化、特殊化。就阅读而言,作家主观所提供的东西与客观产生的效果并不等量,如果阅读主体只是获得阅读客体所提供的等量,而没有自我个性再创造,不能达到大于阅读客体所提供的量甚至小于阅读客体的量,就不能奢谈阅渎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位老师执教《雷雨》,讲周朴园三十多年来一直把家具照侍萍所喜爱的原样摆放,连窗户也照侍萍生孩子时的习惯关着,以此深深怀念侍萍。而一当侍萍出现在周朴园面前,周朴园翻脸不认人,厉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并以“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相要挟,最后歇嘶底里咆哮“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到周家”。朱静老师请学生根据这一剧情概括周朴园的性格特征。所有《教参》《教案》都明明白白写着揭示了周朴园资产阶段本性冷酷、虚伪的性格,周朴园怀念侍萍是假的。曹禺先生自己也说周朴园“对侍萍的思恋、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感情了”。当学生分角色朗读后,一位女生发言说,“当周朴园认出客厅四凤的妈就是当年的侍萍时,周朴园的内心该多苦哇!”一语惊四座,“周朴园三十多年来怀念侍萍,这感情不是假的!谁能做假三十多年?你们做假三年试试?”讲到这里,教室掌声连起。“周朴园怀念的是三十多年前那年轻、温顺、漂亮的侍萍小姐,现在出现在周朴园面前的不是侍萍,是人老珠黄的四凤妈!所以周朴园很苦很苦的问‘你来干什么?’况且,周朴园现在有头脸、有地位、有子女,他当然怕四凤的妈要挟自己,不得不问,‘谁指使你来的?’这就说明了周朴园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具有人的多重、多元的性格特征,不能简单说虚伪、假。”很明显,这位同学的发言,表现了她的自我个性,她所获得的创新量大于阅读客体本身的量,这是阅读创新能力闪光的体现。
方中明,中学语文教师,现居广东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