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语文教学三题
作者:朱崇文
新课程的理念在于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把教材当作一种凭借,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而不仅仅是学会哪些文本知识。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定位于学生。课堂教学定位于学生,不是抛弃文本。通过文本的学习,学生的感情与文本融为一体,心潮随人物的命运而起伏,感情与人物的悲喜而共鸣。但这不是一堂课的终极目标,学习是为了应用,语文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本领,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去创造新的形象。
《我的叔叔于勒》学习完毕,为了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升华为内在的能力,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于勒发了财,衣锦还乡,那情景又将如何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议论开了。我接着说:“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以《轮船巧遇》为题,设计一幅菲利普夫妇和于勒会面的场景。”人逢喜事精神爽,菲利普夫妇的高兴劲自不必说。那么,如何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表现出来,是这篇作文的重点所在。
由于学生对课文理解得较为透彻,作文普遍写得较好。有一个学生的作文是这样写的:……父亲无精打采地抬起头,忽然,我发现父亲两眼一怔,两手颤抖着,脸上的肌肉不停地抽动,眼睛突然放射出一种异样的光彩:“于勒!”母亲猛一抬头,几乎同时向前奔去。我心里默念道:“这就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母亲的皱纹舒展开了,高兴得合不拢嘴:“我就不信,那个穷水手怎么会是我的弟弟呢?我的弟弟我还不了解,他是那么正直,那么有良心,上帝一定会保佑他发大财的
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天渐渐暗了下来,我觉得四周笼罩着一片阴影,可父亲和母亲却说景色美极了。”这个结尾含蓄深沉、意味悠长,从课文中学到的刻画人物的方法,也通过想象内化为写作的能力了。
二、作文教学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探究的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现代教育要求我们必须创设一种环境,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感悟和体验,进而上升至智慧,逐渐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能力。”鉴于此,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尝试,给学生创设一种写作的环境,通过观察发现问题,通过探究与合作解决问题,这样写出的作文也就生动、真实、鲜活。
写作《语文在我身边》的一次经历至今依然记忆犹新,学生张帆在他的日记中记载了这次作文的过程:
我们的语文老师一向以教学严谨著称,那一次却奇怪地带领我们搞起了实验:“同学们,今天的语文作业非常有趣,那就是每人回家种一盘蒜,但要经常观察蒜苗的变化,把它记录下来,两周后在班里汇报蒜苗的生长情况。”
同学们兴趣大增,各自回家悄悄忙开了。我把蒜剥开,串在一起,圆圆地摆在盘子里,又给它浇上了清水,盼望着它快点发出新芽。功夫不负有心人,新芽在一点点长大,绿油油的叶儿也在向我点头。当然,我的成长记录写得也是蛮漂亮的。
两周后,同学们都把自己的成果带到了班里。成功的自然高兴,失败的显然有些沮丧,但无论如何同学们的观察记录都写得具体、生动、精彩。老师笑着说:“对,这就是语文,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多加积累,作文没有什么可怕的。”
给学生创设一种环境,给学生一次探究的机会,“从《论语》里师徒无拘无束的玩笑和问答间,学生们充满个性的表述间,从师徒相从游学野外的情绪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充满着快乐、洋溢着个性、贯穿着积极向上的情感的教学,是多么让人意气风发”,是啊,学习本来就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
三、语文教学应扎根于生活的沃土中
语文就是生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之一。因此。语文学习的途径并不仅仅是封闭的课堂教学,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清明节期间和学生游览了明清古村朱家峪,开展了一次“我看我的家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想,从学习语文的角度,引领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故乡,定会有不同的收获,也将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在近三周的活动时间里,同学们多方收集资料,仔细整理资料,既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汇报课上配着简短的解说,多媒体展示学生拍摄的朱家峪各景点的照片。伴以轻松的音乐,刘月娥同学朗诵了精彩的写景作文片段:不必说村北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柏,也不必说村南文峰山一枝独秀,更不必说村西团山瀑布飞落山崖,宛如玉带、流光溢彩,单说东岭朝霞,定会使你心旷神怡,备感大自然的无限情趣:旭日东升,霞光万道,伴着叮咚的泉水,东岭翠柏似少女般亭亭玉立。
许多同学还为家乡的发展和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马素梅同学的研究报告还颇有一种学者风范:朱家峪,一座北方普通的山村。但由于村庄的整体搬迁,保留了古村固有的风貌,在传统建筑迅速消失的今天,其特殊意义显而易见。我认为,朱家峪的开发建设首先应该尊重历史,因为朱家峪在保存传统建筑的格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完整性和唯一性。
同学们收获颇丰,都觉得“我看我的家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形式,对以后的语文学习活动也提出了不少自己的建议。
朱崇文,中学语文教师,现居山东章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