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松本清张 > 深层海流 >  上一页    下一页
九三


  但是内阁调查室的内部倾轧经常使第一任室长感到苦恼。为了参加道德重整大会,他曾赴西德波恩和英国。据与他同去的人说,他几乎没有好好在旅馆里待过。这是别人说的话,并不可靠;但是很难设想调查室长仅仅是为了私事而去欧洲的。

  正在国外旅行的调查室长遇上了不幸事件,那就是日本报纸上也报道过的所谓“私带美元事件”。他极力否认此事。但不管是事实还是谣言,这个情报好象的确是从驻外机关传到外务省,又由外务省某方面向报界透露的。简单说来,我认为这是内务省和外务省之间的斗争。我大致能够推测得出,调查室长的“私带美元事件”的谣言究竟是谁向报界透露的。

  因此,尽管他手腕高明,当初抱负很大,内调室的成绩却并不佳。

  我只是想在这里特别补充一句,前文提到的驻外机关并没有专门的情报部。于是就采取了一种新的方式:把警察部门的人员派到各大、公使馆去当参事官。例如,警视厅的桐山派到日本驻法国的大使馆当参事官,住在巴黎。

  为了执行国家政策,蒐集情报是当然应该做的事。但是如果内调室的任务脱离了这个范围而带有特工的性质,那就不容忽视了。

  另一方面,自从撤销了美军总司令部之后,有些人就开始悄悄议论起一件奇怪的事,那就是所谓“马凯特资金”。关于这件事,铃木仙八曾在议会里提出过质询。据说河野一郎也曾打算提出质询,不知怎的又打消了。不用说,马凯特就是经济科学局局长马凯特少将。这笔资金的实质还没弄清楚。经济科学局这个部门掌握着占领下的日本经济的全部机能。据说占领期间被揭发的庞大物资都集中在该局里,我们很想了解这笔资金是由什么性质的款项构成的,又是以什么目的和方式在日本经营管理的。依我看来,这笔资金是为了给美国带来利益而投在日本政界和金融实业界以至文化工作方面的。

  除此而外,还有旧日本军部从占领地掠夺回来的物资。这些物资中的一部分被占领军揭发并没收了去。然而未遭到揭发而隐匿在民间的,为数也相当不少。偶尔由于出了事,一麟片爪也会在我们眼前闪现一下,发生在东京邻县的就是个极好的例子。我写《深层海流》时,主要采用的就是该县的事件,因为我认为这是最具体的。奇怪的是,该县出了许多成为话题的人物。这些人的经历上都散发着前述隐匿物资的气味,真是不可思议的事。目前在金融实业界活跃着的战后派人士当中,也有一段经历是不清不楚的。

  我是把《深层海流》当作《日本的黑雾》的续篇来写的。如果人物一个个都用真实姓名,我就不能放胆来写,因此,才采取了小说的形式。

  这部小说里一个类似主人公的人物也没有。从结构上说,好象把“中久保京介”这个人物当成了“第一人称”,但是我特意没有去描写他作为小说人物的心理状态。因为如果塑造“人物”的艺术形象,我原来所抱的探讨政治机构、社会机构的目的就模糊了。以前的所谓“政治”小说、“社会”小说,对社会的探讨很容易流于肤浅,那是因为太重视对登场人物的“艺术”描写了。因此,背景就模糊了。作为小说家,我非常想写人物,但是由于存在着以上这种写作技巧上的缺陷,所以在这部小说里,我就断然抹煞了人物的性格,使它们变为无机物。不这样写,我就无论如何也没法对“事件”进行追究。

  对于“没有写出人物来”的批评,我早就做好了精神准备。我想坦率地说明,我原来就没打算写“人物”。我找不到适当的比喻。拿照相机来说吧,如果把焦点放在人物身上,背景就模糊了;如果把焦点放在背景上,前面的人物又势必要模糊。我要写的不是“人物”,而是“事件”和“机构”,因此就一概放弃了对人物的艺术描写。

  遗憾的是,如果想在小说里描写旧“安全条约”生效以来的日本,《深层海流》里所描写的就是最大限度了。还要经过一段时间我才能把人物的真实姓名披露出来,对他们做具体而清楚的描写。《深层海流》是根据确凿的资料和调查而写的。自然,其中有些部分也是虚构的。只要能够表现日本在旧“安全条约”时代隐蔽的形象于万一,我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松本清张

  《文艺春秋》一九六二年二月号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