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期
“尊重”似乎并不到位
作者:俞发亮
这个选题新颖,富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表现出指导教师的眼力和胆识。
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像一篇文章,条理清晰,内容周全完整,集中讨论、回答了两大问题:1.朱自清怎样用美人写景物;2.朱自清为什么用女性意象来写景物。课堂上,在课前搜集资料、阅读作品和研究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踊跃发言,旁征博引,畅谈自己的读书心得、感想,表现非常出色。
初读这个案例,感觉顺畅圆满;仔细琢磨,往深处想——正是这“顺畅圆满”之中似乎缺失或迷失了什么。
从思维的流程看,这堂课是一个围绕着两大问题先发散后求同的思维过程;下课前教师“归纳”的“四种原因”,巧妙地将学生不同的“独特体验”引领到“统一认识”中来,把全班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归结为统一的结论、惟一的答案。如果这堂课后,每个学生(或研究小组)均把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撰写成文;那么,每篇论文的观点、结论岂不是都相同了吗?
执教者旨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实际教学中又不自觉地重蹈追求“标准答案”的窠臼,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生12提出:“我们认为朱自清爱美人。”并以朱自清的文章《女人》为证。对朱先生那段话应该怎样理解,是实话实说,还是调侃之语?是真情流露,还是有所寄托?这应该结合写作时间、目的、对象、语体等大语境来考量,除了生12和“反对”生12的观点,还可以有第三种、第四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因为这正是文本内涵的多义性、模糊性所在,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填补空白,建构文本意义。
课堂上,同学们就朱自清先生对“女人”的态度发表了六种不同的看法(从生12至生17),教师把它们概括为朱自清“孤高悲凉中的虚拟寄托和情感慰藉”与“对纯洁情操、美好自由生活的追求向往”。这样似乎提高、升华了学生们的认识,然而,从文学作品解读的角度看,教师的“归纳”实际上用崇高掩盖了平凡,用惟一代替了多元;以课改理念观照,这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相悖,无形中挫伤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态度、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六位学生的意见基本言之成理、言之有据,教师可以激励他们不满足于此,引导他们课后带着“问题”进一步查找资料、思考探究,冷静反思自己的理解,审视、吸纳(或者批判)其他同学(包括老师、专家)的观点,努力做到“知人论世”,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建构“朱自清作品中景物描写女性意象”的意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思考。教师没有必要(实际上也不可能)统一他们的思想认识和感情体验,不能把他们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都纳入自己预设的、所谓标准的“筐”里。
我们过去的教育以消除“问题”见长。学生下课即没有“问题”了,或者说“问题”解决了,便是这堂课的成功所在;而不是引导学生从其他的角度、层面发现新的“问题”,未能积极、有效地唤醒、催生学生的“问题”意识。久而久之,我们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渐迟钝、萎缩了。打开国门,与国外教育相比较,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这方面的缺憾。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是否必须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正确答案呢?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也正是课改背景下阅读教学遇到的两难:既要珍视每个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读与对话,达成几个或者一个相对集中、合理、正确的认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又只能是“哈姆雷特”,而不能是奥赛罗、葛朗台、贾宝玉……因此,哪些是学生的独特体验?哪些是学生的片面看法、错误理解?教师大多须在课堂上表示明确的观点、态度。这便是新一轮课改对语文教师业务水平的最大挑战之一,它考验着每个教师的专业判断力与思维敏捷性。这个“两难”的矛盾、问题,也是课改进程中一项亟待研究的现实课题。
相对而言,实用类、论述类文本,即非文学类文体,重在关注其科学性、严密性;文学类文本,则学生参与的空间较大,其阅读鉴赏的过程就是读者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
感谢吴翔老师为我们提供的这个教学案例,笔者以上不成熟的想法,敬请同仁批评。
福建厦门教育学院中学教研室 36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