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期

谁让与让谁

作者:张玉新




  写下这个题目我还是有所顾忌的。几年前,一位同行和我侃语文教学,说他在讲某篇课文时把课文全都背下来了,当时就把学生给镇住了。看那颜色,颇为自得。我以为,上课能够把课文背下来,是应该的,但要看教师的出发点。如果是为了营造课堂氛围,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那是完全应该的;但如果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把学生镇住,则大可不必。我们的职业就规定了在这个专业上比学生强,比其他学科教师的语文水平高。(当然,比如外语水平,你比外语教师低也属正常)我们没有必要和学生(包括同行)刻意显示自己的专业水平。这里涉及到谁是主体的问题,谁主动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时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让……怎样……”我对这样的语句心存疑虑。从语法上分析,“让谁”是个无主句,无主句的一般要求是不影响表达效果,读者可以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明了主语。显然,主语是“我”——语文教师;那么,教学活动当然就是“我让你如何如何”。这同时回答了“让谁”的问题,“谁”就是学生。“语文教师让学生如何如何”本来未可厚非。从教育理念上分析,问题就大了,至少涉及到教师角色定位、角色转变问题。在新课改的语境下,是否无意中流露出语文教师的某种教师中心主义的遗留物?
  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明显标志是等级制,受教育的对象不普遍,知识垄断在少数人手里,教师享有崇高的地位,有所谓“天地君臣师”“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教师被赋予极高的荣耀和权威,处于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掌握着通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只有从教师那里才能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在这种传统知识观主宰下,教师和学生都不自觉地把知识看成是确定不变的,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灌输前人所确立的知识,教学活动是教师按事先准备好的内容和设计的教学程序进行讲解,教师与学生异化为知识传播的“工具”与“手段”。以至于许多语文教师认为,如果不对教学内容作全面的讲解似乎对不起学生,师生之间的交往很大程度上也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核心,教师自觉不自觉地以知识权威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扮演着课程知识的传递者、解释者角色,拥有教学的话语霸权。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只好服从、应付,不敢怀疑,激情枯竭,成为毫无灵性的“知识仓库”。于是,“让谁”似的话语表达方式成为天经地义的、千真万确的真理。
  自从语文学科在中国设科以来,语文课堂也一直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渠道。课堂当然以教师为主角,由老师传授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课堂当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
  西方工业文明开始后,伴随着机械化大生产,对劳动者的文化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班级授课制随之产生。受教育的对象扩大了,但课堂仍然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主渠道。在我国,仅就建国以后而论,语文学科也被当做知识学科,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授学科知识和形成学科能力,有所谓“双基训练”的说法。这种作法就是把语文课堂当成了传授语文知识的主渠道甚至惟一渠道,语文学科工具论的理论影响也扩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传媒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空间、学习途径。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教师已经难以充当学科权威的角色,退而只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担当辅导员,与学生共同学习。再说,母语国文的“知识”本来就滞后于能力,尤其不能忽视在母语环境中的长期习得。对课堂的“学得”的内容必须加以优化。也就是说,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已经不重要,再优秀的教师在特定时空能传授的知识其量是有限的,其质也值得思考。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策略、方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得法,在课外获益,让学生学会学习。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不仅促使人们的知识观念与学习观念发生转变,也呼唤着教师角色作出相应的转换。建构主义教育倡导者认为,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不断挖掘学生潜能的过程。教育更应关注学生明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准,而非现有的发展水准。在一种程度上,教学可以理解为就是成人与儿童的交往。有了成人的交往,儿童的发展就可以超越他自身感觉经验的局限,走向一个更开阔的世界,获得更大的发展。对学生来说,自我建构固然必要,教师的指导亦不可或缺。但是,教师不再充当课程知识传递者、解释者的角色,而转换为学生的对话者、协作者。“教师的工作,主要的不是向学生提供一个让人模仿的典范,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成为学生心中的对话人之一”(《布鲁纳教育论著选》216页),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搜集资料,进行思考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既不能袖手旁观,放任不管,更不能全权代理。“导师必须以某种方式去矫正学习者,但最终要让学习者自己能作出这种矫正。否则,教学的结果便是造成这样一种掌握知识的形式,即永远依赖于教师的形式”(《布鲁纳教育论著选》145页)。教师与学生围绕具体的问题情境,经过共同探讨,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此过程中,切忌以课本和教师的是非为判断标准。
  不可否认,无论在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上,还是人生经验、审美水平上,语文教师都较高于学生,从而能够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引导作用。然而,这只是表明语文教师在某些方面较学生有优势,时间上较之学生闻道在先,并不意味着他可以成为知识的权威。现代社会,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着,一个教师即使穷其毕生精力也未必能接受所有的知识,课堂上教师在知识问题上捉襟见肘的现象经常发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借助网络,在某些方面的知识可能还会超过教师,这就动摇了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基础。实际上,教师也不能单靠对知识的占有去维护自身的威信,还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语文教学应该抛弃传统教学中的单向灌输模式,摒除长期统治教坛“师道尊严”的屏障,师生双方处在人格平等的“对话”状态,自由地展现各自的丰富性,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促进。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教师作为对话的参与者之一,应当理解、尊重学生,用自己的思想来启发学生,并且与学生进行对话性的沟通。
  必须着重指出的是,这个题目“谁让与让谁”仅仅是就语文教育现状提出的一个话题,并不指向以下三位老师,只不过他们的题目偏巧都使用了这样的表达方式。只要认真读他们的课例,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这里批评的那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