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期

就让你的学生过把瘾

作者:范春霞




  师生共同鉴赏了杜甫的《望岳》《春望》后,我正欲满意地离去,却被科代表及一群语文爱好者团团围住。科代表神色诡异地望着我欲言又止,停数秒后终于开口:“老师,您许诺过……”“什么呀?”我有点急了。“您不是说再有类似《皇帝的新装》的语言材料,就让我们再过演员瘾的吗?”一性急的学生替他说了。
  “老师,《石壕吏》不上成鉴赏课了行吗?”
  “老师,《石壕吏》就交给我们,您嘛,就做我们的助教没意见吧?”“我想‘老妇前致词’呢!”被誉为机灵鬼的卢义竟早已相中角色。
  没想到他们的主动请缨与我的打算不谋而合,真为师生这份默契而感动!
  “行,我让出讲台。”我满口答应。
  “耶!”一阵欢呼声中他们散去,隔窗望到了他们窃窃私语的模样。
  为了保证第二天活动的顺利进行,放学前我专程赶往教室准备周密部署,科代表却如此接待了我:“老师,您辛苦了一天回家休息休息,我保证您明天满意:第一、您带领我们走进新课标已一年多,每天亲身感受,学得会;第二、课文内容难度不大,我们自查资料,看得懂;第三、咱班人才济济,合作探究,演得好。”我带着一丝担忧与欣慰回家。
  时值午后,学生早早来到教室,个个精神焕发。铃声乍响,科代表走上讲台激情满怀地作了段背景介绍并放了一节安史之乱的影片营造好了氛围后宣布:“同学们,今天范老师再次把讲台让给了我们,为我们搭建了展示才艺的平台,相信我们同样不会辜负这份信任的。”随后用幻灯打出了学习的三步骤:一、借助工具书,熟悉原始剧本;二、发挥想像,改编成短剧;三、戏剧表演,再现人物。
  一声令下,自愿组合成的九个小组立刻忙活起来了,翻书、查注释无一闲人。落得我没事了,起身去巡查,并有意“请教”了几个词的理解:“书”“前途”“新”“前致词”,平时不太出众的杨凡同学竟对答如流。第一关8分钟不到就被他们闯过了。
  改编短剧的热情更是空前高涨,有的小组在查字典,有的齐读,有的揣摩人物语言,有的争抢角色,有的在现场设置道具。(伞、书包、上衣、桌子等)
  终于第一组的几只“急猴儿”按捺不住要上场了:学生A头上系件上衣扮老妇人,学生B扮老翁,学生C、D扮二吏,“我”、婴儿、婴儿母各由一学生E、F、G饰。
  虽然不乏想像,但人物形象的再现还很不到位。科代表发话了:“第一小组的同学表现很积极,只是看书还不够细,作品内容及主题的表现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他有点不好意思地望了望我。读懂了他目光中的内涵,我走上前去在黑板一侧速写下如下几条提示语:1.展开想像的翅膀畅游“石壕村”;2.帮诗人“补充完整”;3.让诗中人物再生。并简要引导同学深入研讨课文,评点表演优劣,切切实实做助教。
  第五小组的精彩表演将整节课推向了高潮。
  一开始就不凡:一段环境描写为故事的发生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创设了情境。
  生E:(背着书包作长途跋涉状)(抬头望望天,神情沮丧。自语)天色已暗。(又左右张望)(细审视)“石壕村”(用班牌做成),我且歇一宿。(走上前作轻敲门状,咚、咚……)家里有人吗?
  生A:(颤颤巍巍)我家已别无他人,客官何事?
  生E:老人家,我只借住一宿,行否?
  生A:(开门)进来吧,这是我儿子们的空房,简陋,将就将就吧。
  生E:多谢老人家。
  (忽然教室门“咚咚咚”,狂响不止,并伴有吆喝声及狗叫声)开门!快开门!(咚咚咚……声急且凶)
  生A:(急告B并推他一把)老头子,快逃,抓丁的又来了!
  (B翻桌而逃。A拄着拐杖咳嗽着去开门,并作一步三回头状,望B逃走的方向。门稍开,学生C和D一拥而进,A连退几步作踉跄状)
  生C:(怒,大叫)死老婆子,怎么才开门,你家男人呢?
  生A:(弯腰作毕恭毕敬状)没有了。(手拿几张信纸)大人您看,三个儿子都抓去打仗了,一个儿子才捎信回来,他的两个兄弟最近都战死了。(泪水涟涟)
  〔生D推开生A,搜屋。生A哀求着跟着走,生E“我”立刻躲到床下(钻凳子下)。忽然隔壁传来婴儿啼声,生C、生D奔向那间屋。〕
  生A:(紧跟生C、生D,不断哀求)那是我儿媳的房间,儿子打仗死了,孙子太小,儿媳没有改嫁,出门连件完整的衣服也没有。大人,看在我死去的儿子的份上就高抬贵手,救救咱家这惟一的根吧!
  生D:(仍怒斥)不行,救了你家,我们谁救?怎么交差?(又作搜查状)
  生A:(无可奈何状)我老婆子年纪大了(不住的咳嗽),手脚还能动,请让我随你们去,赶快应征河阳的差役,还来得及准备早饭。(两吏押老妇出了教室门)
  〔旁白:夜已深了,死一般的寂静。
  生B翻墙而回(作叹息、哭泣状)
  “我”出现(抚老翁肩膀,作安慰状):老人家别悲伤,说不准她能见到存活的儿子……
  旁白:天渐渐亮了。
  “我”站起来,背起书包,向老人说保重,又向前走去。〕
  真为学生的内在潜能而震惊,为学生的精彩表现而欣喜,更为拥有他们这些学习探究的合作伙伴而高兴!被他们篡夺了“权位”过足了瘾后的感觉还真爽!
  湖北公安县梅园中学 434300
  
  课堂感言——
  我们庆幸是范老师的弟子;我们高兴又做了课堂的“主宰者”;我们得意我们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自从《皇帝的新装》粉墨登场后,我们一直期盼着这一时刻的来临。敢于创新的范老师果真兑现诺言再次把讲台让给了我们,资料自己查找,活动自己组织,内容自己演绎,其中乐趣简直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当然老师适时点拨诱导的“助教”亦功不可没。如此语文课堂,我们爱!(湖北省公安县梅园中学二·11班)
  【说课晬语】
  教师角色一旦转变,课堂效果截然不同。范老师是新课程践行者。目前,新课程的施行并不尽如人意,个中原因一言难尽。但有范老师们的积极探索,也着实令人欣慰。十多年前,我曾经让学生把《木兰诗》《石壕吏》《卖炭翁》等有情节的古诗改写成故事或剧本,还记得几个改写的题目:《木兰不逊好儿郎》《石壕村记事》《卖炭老翁何以堪》,但没敢让学生演剧,当时没那个气候。
  范老师的学生可不甘心吃“等食”,他们有“打食”的本领。试做这样的假设:范老师没有同意学生的要求,坚持自己“讲”,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沉重打击,在课堂上或无精打采或心不在焉,虽然平时和范老师感情不错,能够给老师一个面子表面平静地听下去,其结果可以想见。问题是你怎么讲,你读,你讲字词,你分析,你甚至也“互动”,你是很主动,学生却是被动的。有什么学科的课堂上学生能有这样的积极性?如果不保护、培育这种积极性,岂不是作孽?我们不是常常用貌似负责的方式误人子弟吗?用自残的方式残他吗?况且,学生的要求不是胡闹!学生的要求得到满足,范老师的角色在转变中升华。
  从这个角度看,这堂课的本质不是范老师“让”学生如何,而是范老师的学生“让”范老师如何、学生“让”自己如何,也就是变“老师让”为“学生要”,这是多么喜人的局面!
  (张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