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让阅读教学回归自然状态

作者:汪嘉宾




  下列问题摘自某优秀教案中《祝福》一课的教学设计:
  ▲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采用了什么结构方式,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许寿裳先生说:“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面对不幸的命运,祥林嫂抗争过吗?祥林嫂的反抗与封建礼教吃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作者为什么选择“我”——一个远离故乡的知识分子作为叙述人,而不用其他人,如鲁四老爷、四婶、冲茶的短工或柳妈呢?
  ▲小说以“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收束全文,其美学价值何在?
  这些只是教师在三个课时内提出的22个问题中的6个。通过这份教学设计,可以想像出课堂教学的框架和主线: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明确答案。阅读教学演变成以提出问题为起点、以讨论问题为过程、以明确答案为终点的“问题”教学。事实也正是这样,提问成为展开阅读教学的最主要的手段,围着问题转已是当前阅读教学主流的普遍的方式。舍此,似乎别无他途。
  然而,这种“问题式”的阅读教学,并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课。它违背了阅读的自然规律,背离了阅读教学的本意,是一种非正常状态下的伪阅读。
  “填鸭式”的阅读教学,完全忽视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顾学生的思想、情感、情绪满堂灌输,是一种教学专制。当它成为众矢之的备遭挞伐之时,语文教师也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摒弃它。但由于对阅读和阅读教学规律认识不足,寻求不到恰当的教学方式,于是转向满堂问。这种“问题式”的阅读教学方式就具有了教学民主性、启发性吗?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提问都有明确的限制性和隐藏着的指示性。教师的提问,划定了课堂讨论的圈子,不论学生阅读文本后有怎样的感受和理解,有什么样的困惑,由于教师的权威,学生只能沿着老师的提问导向去思考,而舍弃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否则就是答非所问,就是离题。况且,在教师提问的背后,必然有一个教师认为正确的满意的答案,为了获得肯定性的评价,学生着力于借助以往的经验来揣摩老师心中的答案,而不是着力于从文本出发,对问题的本身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因此,回答时往往言不由衷。所以,教师的提问客观上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了他预设的途径上,而学生关注的问题,发生兴趣的问题又不一定在他的预设之中。在热热闹闹的讨论中,排挤了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受与理解,抑制了他们阅读的兴趣,阻断了文本、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真实交流。这种貌似民主的讨论,仍掩盖不了教学专制的本质,与“填鸭式”教学并无二致。
  从以上摘引的内容不难看出这些问题是如何生成的。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把教学参考书上对文本的分析,把一些专家、学者或权威人士对文本的学术评论转化成问题,答案自然也在其中了。不可否认,这些问题大多直指文本的实质,可能也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其答案是对文本中肯的分析、理解、评价,甚至不乏学术价值。可是,要求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认识水平、分析推理能力等阅读背景都与教师、专家、学者相距甚远的学生,取得与他们一致的认识,恐怕就不切实际,勉为其难了。即使在教师的层层追问、反复“引导”之下,学生得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否就意味着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呢?仍然不是!因为学生感受理解的不是文本本身,而是老师等他人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并没有因阅读文本而心灵感动,精神世界丰富起来,阅读能力得以提高。别人对文本的理解,即别人对文本的意见,即林汉达先生所说的“阴风昧生”(information,参见《语文学习》2004.6.P60),它是死的、静的,是只能增加,不能发展的。这种“问题式”的阅读教学,实质上就是“阴风昧生”式的教育,只让学生去思想什么,而不能使学生如何思想,不是真正的教育。
  教师又是什么时候提出这些问题的呢?大致有三种情形:一是在学生接触文本前,此之谓带着问题去读书;一是在学生阅读文本后,此之谓带着问题去钻研课文;一是在学生回答提问的过程中,此之谓引导。若就第三种情形而言,只要提问恰当,没有不妥之处。而就前两种情形而言,完全违背了阅读的自然规律。从广义的角度来说,阅读是有目的性的,但就阅读一篇具体作品而言,没有人会带着作品的线索是什么、采用了什么结构方式之类的问题去阅读,更没有人(专业研究者除外)是为了印证别人对文本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意见去阅读。不然,一百个读者怎么能读出一百个哈姆雷特?带着问题去读书,去钻研,貌似针对性强、目的明确,能提高阅读的效率,实则加重了学生阅读时的心理负担,无异于背着石磨去看演出,哪有轻松愉快的心情,怎么会产生愉悦感。也许有人说,中考、高考试卷中的阅读题,不也就是一种提问吗?中考、高考是通过检测达到选拔目的的行为,不同于平常的教学活动。如同人们不能用检测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方法去生产产品的道理一样,教师也不能把考试的方法当作教学的方法。考试本来就是非常态下的阅读活动,平时的阅读教学必须回归自然状态。
  自然状态的阅读往往要经历这样的一个循环往复而并非一次完成的过程:阅读需求—阅读文本—感受、体验—形成评价。
  这个过程当然要重视教师的作用,其中包括由教师提出问题。关键是教师以什么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参与到阅读过程中,问题应当由谁生成,教师在什么时机提出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环境,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持质疑,发表不同意见。”(《语文课程标准》)“创设”“提供”“关注”“尊重”“鼓励”就是教师应发挥的作用。教师要以读者的身份,以平等的态度,激发、强化学生阅读的内在需求,为学生搭建一个发表自己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方式的心得及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的交流平台,顺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兴趣点、兴奋点和疑惑点的心理趋向提出问题,把学生可能是单一的、表面的、肤浅的感受和理解提升到一个新境界。换言之,问题应当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教师的预设;提问的时机应当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评价之后因势利导,而不是在学生感受、理解文本之前,把问题硬塞给学生。
  如果说学生的阅读过程是一条浅浅的小溪,那么,教师就要为它注入源头活水,顺势把它引进波澜壮阔的大海,真正实现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的心灵沟通、思想碰撞、精神交流、情感共鸣、认识趋同。这才是阅读教学的自然状态。
  安徽枞阳县三中 246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