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课堂教学的生命在过程中

作者:胡 勤




  经典是常读常新的,经典作品的教学也贵在出新。《雷雨》中周朴园性格具有多面性,这几乎已成了一种共识;在这方面,相信学生们也会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而要引导他们通过具体的语言细节真正“认识”周朴园,还是有着相当难度的,这恰恰给教师提供了发挥的空间。童志斌老师这堂课,引导学生由具体的语言情境入手,从周朴园看周朴园,更从鲁侍萍的视角看周朴园,从中“读”出一个鲜活丰满的周朴园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赋予人物以新的生命,也使整个课堂充满张力,令人回味。
  《雷雨》剧本篇幅很长,童老师选取了其中的五个片段,把教学重点放在“洋火”“你们”“汗涔涔”等词语的咀嚼品味上,而不是简单、直截了当地把它们提取出来,对其意义作简单的分析概括。(那会多么枯燥乏味啊!)如果把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操作起来是很方便的,结果却是以教师的解读取代学生个性化的解读,限制了学生的阅读空间,也阻碍了学生与文本直接的“亲密接触”。童老师这堂课在充分尊重学生与文本的基础上,相当重视学生自主探寻的过程。整堂课,教师置身其中,推波助澜,交流碰撞,发现探究,实现教师与学生对文本对人物认识的不断丰富深化。
  每个片断的探究几乎都有一个同样的过程:先确定一个相对大一些的探究范围,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然后逐步收缩,最后聚焦在一个点上。就像在帮助学生操控着无形的审美的镜头,比如第二个片断的教学,镜头摇一下,远景,鲁侍萍被赶出了周家,绝望之中投水自尽;镜头拉近,鲁侍萍出现在课堂“画面”的中心;特写,鲁侍萍倾诉怨恨,最后聚焦在“你们”这个极普通、极容易被疏忽的词语上。贯穿整个过程的是耐心的咀嚼,精细的品味:让学生想像体验鲁侍萍被逐自尽的情形,设身处地体会鲁侍萍内心的感受;在鲁侍萍倾诉怨恨的话语中,重点咀嚼“你们”一词,嚼出“言外之意”来。
  在这个过程中有丰富的体验、揣摩、移情、想像。比如第一个片断,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想像灯下绣花的情景;又如第三个片段,让学生揣摩“汗涔涔”的周朴园的内心世界:当时周并未认出鲁侍萍,站在他眼前的,只不过是一个“下人四凤的妈”。可是这样一个“局外人”的客观的讲述,竟会让周产生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感受到如此强烈的痛苦,可以想见,他内心的愧疚与痛苦感有多深。如果他只是一个随意玩弄女性的封建纨绔子弟,有没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心态和情绪反应呢?——学生据此看到了“另外一个”周朴园,一个有温情、有良知的周朴园。
  在这个过程中生成了丰富的内容。这堂课有些内容是课前预设的,比如教学目的、教学重点等,而更多的新内容却生成于课堂推进过程中,生成于文本解读与互相交流中。比如关于“洋火”触发鲁周二人脑海里浮现出生活情景的环节,有学生想像周朴园抽烟的情景,马上有学生补充为“侍萍为周朴园点烟”的情景,关注的是两人共同的生活;更有学生想像出“梅侍萍”在油灯下专注地绣花的情景。这样,一步一步地走入了30年前的温馨生活,也真正逼近人物,走进鲁与周的内心世界。当然,我认为,课堂中,文学作品教学的质量取决于生成内容的质量和丰富性;在这方面,童老师这堂课还显得有些薄弱,有待于加强。
  要我评论这堂课,我是非常乐意的。不仅因为童志斌老师这堂课上得很好,代表浙江省参加“首届全国中学语文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大赛”,获得了高中组一等奖(第一名);更是因为这堂课中有值得提倡而又被时下忽视的做法,即对经典的精细阅读。走进文本,细读细品,深入发掘其精髓,读出“我”的感受来,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所在,也是任何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基础。时下有许多文学欣赏课披着新课改的外衣,打着新理念新方法的旗帜,撇开文本,任意误读、曲解甚至亵渎经典:什么孔乙己是因为偷光盘而被打断了腿;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因为开价太高才卖不出去;《背影》中的老父亲是因为懒得走路才从铁轨爬过去,还被“红袖章”抓住罚了款;《一件小事》中的车夫是因为垂涎过路女子的美色才故意把她绊倒等等令人哭笑不得的所谓“另类语文”,竟也得到青睐,导致思想的荒诞、精神的荒芜,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经典是有生命、有情感、有思想、有深度的,我们应该立足于文本,细心地去体味,沉吟,把玩,从中感受到语言的趣味和生命的意义。
  浙江教育厅教研室 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