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对课本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点看法

作者:贾天仓




  目前,大胆的创意、新鲜的课型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语文课堂呈现出越来越活泼多样的趋势,这无疑是语文教育的巨大成功。
  教学艺术是由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构成的,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但两者有主次之分,教学艺术的内容性质和因素构成往往是教学艺术形式选择的依据,因为说到底教学艺术的形式主要是为教学艺术的内容服务的。所以,在探索某一课型时,就不能不顾及到教学的实际内容。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课,这是一个外国的话剧,涉及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这一教学内容和一般的小说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但我们看到了,在形式上这篇课文是话剧,所以,按一般的教学手段很难有什么新意。而且这篇话剧在内容上并没有什么艰涩难懂的地方,深入分析挖掘也不会有什么更多的新意,与其如此,不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诚如太钢四中张芳老师所说,“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不以自己的经验代替学生的阅读,把阅读真正还给学生。”
  “把阅读真正还给学生”的理论基础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起一个引导和激励的作用,激励学生在创造中求取学习乐趣,启迪智慧而高明的教学艺术是通过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的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获得知识的营养和美的享受。
  《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课的课型设计,是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表演,去讨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这就突出了课堂教学的个性和特点,是合乎教学规律的设计,而只有合乎规律突出个性,教学才会成为引人注目、令人为之倾倒的艺术品。从这点来说,这节课的设计是成功的,值得肯定的。
  这节课还有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就是表演之后的讨论和评价。没有这一点,课堂就流于平庸和肤浅,甚或说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热闹上了。因为,学生的表演只是把课文的内容直观地呈现在课堂上,而直观教学不是教学艺术的目的,教师的教学如果停留在直观水平或直观手段使用的过多过滥,就会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顺利完成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妨碍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所以,张芳老师设计的讨论交流才是这节课的灵魂和焦点所在。在讨论和交流中,让学生加深了对人物形象和主题的理解,而且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也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增加了课堂的容量。通过不断选择和协调、确证和超越,达到了和谐统一的教学情景和教学境界。
  总的来说,这个课型设计是成功的,是值得肯定的。但这种课型的不足是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其中,而且本节课个别地方的点拨和引导也有些牵强和生硬,例如第三部分的总结,在学生评选出最佳表演者后,老师说″我没有奖杯、也没有更好的礼物送给你们,就送给你们几句话吧″,然后就出示″投影″。尽管语言很精彩,但这样给人的感觉似乎不是老师针对课堂上学生的表演进行的总结,而是事先就已经准备好的台词。另外在第四部分升华主题、延伸拓展部分开头,当学生谈及这出戏最打动人的内容时,老师出示了事先准备好的元好问的《摸鱼儿》一词,应该说这首词表达的感情是和学生的回答的内容非常协调的,用在这里也非常贴切,但问题是老师的总结几乎与学生的回答以及这首词的内容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如果在这里把前后的内容贯穿起来简单加以点拨,然后再往下引导,思路会更连贯些。不过这些都是白璧微瑕,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稍加注意就完全可以避免的。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 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