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描述与说明
作者:张玉新
这就引出了关于科学主义的话题。按照权威的英语大辞典上的释义,科学主义是指“自然科学的方法被应用于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研究领域的理论观点和只有这样的方法才能富有成效的被用来追求知识的信念”。20世纪,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单纯乐观情绪都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科学主义在人们的观念中取得了权威的地位,随之而来的是极端功利主义的泛滥,人的价值被视如草芥。科学主义者用科学中立的目光观察世间一切,相信依靠科学和理性,人类将无所不能。由于近代以来,科学在各个领域的确都创造出了物质和精神的辉煌成就,因此人们自然而然地便把科学推上了独尊的地位,放弃了科学所一贯倡导的冷静、客观以及合理性,从而使科学方法可以施行于任何领域,树立了科学理论能够包容一切的信念,最终导致了对科学的崇拜和迷信。换句话说,科学主义是西方的科技发展到一种高度发达的状态所衍生出的一股由于过度迷信从而偏离科学初衷的思潮。科学主义者相信自然科学的概念与方法适用于所有的知识领域。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教育学在逐步走向科学的轨道中也出现了科学主义的倾向。从教育目标及功能来看,科学主义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在社会与个人、物质与精神之间,重社会、轻个人,重物质、轻精神。但是由于过度强调科学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满足社会对功利性的追求,因此在这种追求中,人自身的价值被这种功利性的追求所取代。从教育内容看,提倡系统的学科知识和专业化知识的教育。在教育方法上,以如何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为原则,重视教学模式,忽略教育中的个性,把从自然科学研究中借用过来的科学方法作为研究和实施所有教育的主要方法。
在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中国语文教育中科学主义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从理论上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有人将其概括为是一个从本体论到方法论,从方法论到价值论步步深入的过程;从实践上看经历了从学科化到科学化,从科学化到“唯科学方法”化的过程。
在语文常规教学中,至今仍然奉上世纪50年代流行的凯洛夫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为圭臬,开篇就是解题、作者介绍、背景介绍、段落分析与归纳段意、归纳中心思想、归纳写作特色等,每篇课文都是如此,致使课堂千篇一律,学生学习语文如同看港台电视连续剧,中间跳过十集八集决不影响“连续”。不能否认以上几个因素在解读作品时的作用,但文学作品的解读本来就应该是“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解读的过程是多样的,解读的结果也是多样的。而我们在长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以教学参考书中的观点为准绳,不管正确与否。教学参考书长期以来又是在阶级斗争和唯政治化的话语环境中产生的,往往漠视、无视文学作品本身的独立性。这样,教师教给学生的东西自己也不信,学生当然也不信,使语文教育的道德教化职能变形,更有甚者,在培养学生的二重道德。
本来,凯洛夫教学模式是以学科知识的系统化传授为出发点的,而语文学科恰恰不是结构化的体系。在这种模式下,我们曾经长期困守所谓的“字词句章语修逻文”八字“语文基础知识体系”。其实,这八个字根本不是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学科恐怕除了3500个常用汉字、次常用汉字的规范的形、音、义以外,没有什么能称得上基础知识了。比如语法,比如修辞,就是一些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人也未必了然。但也并没有影响其工作。再说,那八个字的任何一个字,在大学的中文系都是一门专业课。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大学中文系的预备生,中学语文教学也不能按大学的专业规范教授。对于在课堂传授所谓的基础知识,学生曾有这样的评价:“语文老师是一台文字粉碎机,不管多优美的文章,经语文老师一讲,马上变成条分缕析的各项基础知识,令人生厌。”
语文老师都熟悉“讲深讲透”,语文教育界有一个“讲深讲透派”。我们都曾听过这种课,一篇《荷花淀》能讲个五堂六堂,一篇《祝福》能讲上十堂八堂,很见“功力”。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教师的讲的功夫,我们也不反对深透。问题是能不能“讲深讲透”。我们知道,对文本的解读,由于读者的自身知识背景等差异,不同的人解读同一文本,其建构的知识系统是不同的。且不论以教师的“讲”来取代学生的“读”本身就不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在课堂,面对同一的文本,教师的解读能否满足每一个学生?怎样的程度才算深透?所以“讲深讲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语文教学,教师应该从自己“讲”转向引导学生“读”,无论教师的“讲”还是学生的“读”,目的都不在所谓的“深”与“透”。
摈弃科学主义的不良影响,凸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排除以证明、说明为主要途径或惟一途径的做法,就应该强调教学的情境性或描述性。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学习操作是很抽象、枯燥的做法,学习效果不佳。如果看行家具体操作或由行家指导你操作,效果就好。
不能瘸子打围——坐着喊,不能只顾自己过瘾在那证明、说明什么是什么或什么应该是什么,而要和学生一起历练,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这里刊出的三个课例,都能够很好地注重语文课堂的描述性或情景性,力求避免证明或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