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报任安书》注释商榷
作者:陈正祥
其一,“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课本注释为“与,称许”。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注:“《文选》李善本作’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无’比‘字’,五臣本作‘而世俗又不能与死节者次比’,今从《汉书》。比:并列”。课本显然依据《汉书》,但从这句话的结构来看,“比”明显是动词作谓语,“与”同“能死节者”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如果将“与”理解为“称许”,则成为谓语,那么“比”就不好理解。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将此句译为“世俗的人也不能拿我和死节者并列”,阴法鲁主编《古文观止译注》也将此句译为“世俗又不把我和为坚持气节而死的人相提并论”,《史记全译》中支菊生将“与”译为“和”,均将“与”当做介词“和”。教参也不同意课本说法,也将此句译为“而世人又不会将我与能死节的人同等看待”。因此,“与”应译为“介词,和”。
其二,“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课本注释为:“尘埃之中,指受屈辱的地方”,教参将“尘埃之中”译为“落入微尘一般轻贱的境地”。
根据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举王侯将相的事例,是为了说明普天之下,从古到今,只要“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没有谁不会不受辱。《古代汉语词典》〔尘埃〕条目释为“尘俗,尘世”。我们平常所说的“尘凡、尘心、尘外、尘言、尘劫、尘事、尘世、尘垢、尘思、尘界、尘俗”等等无不与世俗有关。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中“尘埃”即是“尘世”。苏轼《放鹤亭记》“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中“尘埃”也是此意。因此,我认为“尘埃”应译为“人世间”。
其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课本注释:“去就,舍生就死”,教参将“去就之分”译为“舍生取义的道理”。
根据上下文,司马迁反复陈述的是“慕义”与“苟活”的选择,也就是说“去就”应该是完全相反的动作趋向,“去”是逃避死即“苟活”,“就”即“就义”,“分”即“区别”。而“舍生”与“就死”所指是一回事,没有区别。《古代汉语词典》《辞源》〔去就〕条目释为“去留、进退”,《辞海》释为“就或不就,从或舍”,《大戴礼记·曾子疾病》“是故君子慎其所去就。”《汉书·杨恽传》:“夫西河魏土,文侯所兴,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遗风,漂然皆有节概,知去就之分。”《庄子·秋水》“宁于祸福,谨于去就”,《汉书·楚元王传》“察昌邑之不终,视孝宣之绍起,天之去就,岂不昭昭然哉!”,这几处的“去”、“就”意思相反。《史记全译》支菊生注为“去留、进退,这里指偷生、赴死”。因此,“去就之分”应注释为“偷生赴死的区别”。
其四,“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课本注释:“通邑,大的城市。通,指四通八达。”教参将“通都大邑”译为“使它流行于大都会”。按照课本注释,“通邑”与“大都”同义,译为“大的城市”。很显然,这与上下文连接不了,必须加上动词“流行”才行,“流行”从何而来呢?《古文观止》注“通,流传”;阴法鲁主编《古文观止译注》将“通都大邑”译为“传播于大都邑里能了解我的人”;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为“通,流布。通邑大都意谓能使己书流传于邑与大都”。只有将“通”理解为动词“流行”意,句子才通顺。因此,教参翻译是正确的,课本注释应改正过来。
其五,“重为乡党所笑。”
课本注释:“重,更加”。教参译为“深深地被邻里同乡所耻笑”。我们知道,“更加”有比较意,没有参照物,则构不成比较,不能用“更加”。而此处在“为乡党所笑”方面,没有参照物,即不能理解为“更加”。《辞源》《古代汉语词典》《实用大字典》等“重”均无副词“更加”意,只有两个意思比较贴近:重zhòng,甚,深;chóng,再,又。《史记全译》支菊生将“重”译为“深”,我觉得是可取的。《报任安书》原文有这样一段话:“李陵既生降,颓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陈中杰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选》注“重(zhòng):作状语,指深深地”,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与此同,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重:复,又”。这里的“重”与“重为乡党所笑”的“重”完全一样。因此,课本注释应改为“重zhòng,深深地。一说chóng,复,又”。
湖北宜昌市十三中 4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