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营造自由、开放、宽松的写作氛围
作者:张友慈
一堂小学低年级的、并非真正意义(我们通常的认识)上的作文课,给我们留下许多的思考。
一、作文到底为何物?关于何谓作文,我们的认识往往多了些神圣的解释,少了些质朴的理解。在大家的心目中,作文总是正襟端坐在高雅的殿堂上,以一副严肃的面孔,居高临下地俯视和指挥着学生。“构思要巧妙,立意要独到,语言要生动,手法要高超。”僵化的写作要求像一道道圣旨一样逼迫学生就范;同学们在威严的指令下,满脸愁绪,望而生畏,搜肠刮肚,受尽折磨。然而,一群从未涉足“文坛”的小学生,却轻松愉快地把作文从神圣的殿堂上拉了下来,还给我们一个朴素的真面貌。小学生自主地展开貌似混乱却是有序的训练:用自己的思维认识生活—用自己的感情感触事物—用自己的体会选择语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情—按自己的思路叙述故事。他们把自己对形象的感受、过程的体验、情感的抒发、语言的理解,无所顾忌地表现和表述出来,毫无做作和矫饰,虽然幼稚,却不失真诚。在经历了一次实实在在的作文训练?(说话)之后,他们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愉悦,个个喜形于色,毫无畏惧之感,却浑然不知是在“作文”。相对于我们通常的作文课,它揭示给我们的是作文课的真谛:作文是学生自我要求、自主活动、自我表现的满足和实现;只有让学生融入自由、开放、宽松的情绪和氛围中,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作文。
二、作文的基本规律到底是什么?教学中,我们总结出的作文教学规律可谓洋洋洒洒,概括起来,无非是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行文表达、修改润色等环节上权衡得失,指点迷津。可是,它们究竟管多少用,我们似乎反思不多。作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作文为何物并不了解,完全出于一种天性,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体验(自己有过的)、对童话的理解(平时看过的),在并无指导的情况下,便饶有兴致地进行了生动有趣的写作活动。在自编的童话故事中,有他们自己的想像、自己的感情。一位小同学编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小猪穿着花衣服,大摇大摆地来到拳击场(两手分开,摆出傲慢的样子)。他“哼哼”地叫着,要跟人斗。这时他看到又来了一只小猪,也穿着花衣服走上拳击场。小猪摩拳擦掌,冲上去,“咚咚咚”一连几拳(做拳击的样子),都被那只小猪躲开。那只小猪趁他不注意,狠狠地回了一拳。小猪被打倒了,他躺在地上“呜呜”地哭起来(用手揉眼做出哭的样子)。
这位小学生的口头作文,似乎缺了许多作文的要素,或许并不成“文”,但是其中却包含了写作的两个重要的基本规律。一是感情重于理性。作文是情感的再现和倾诉,它不应被理性淹没。小学生的脑子里有的是情感的贮备,却很少理性的浸润,但这并不影响表达;在表达时,他们关注的主要是情感的倾吐、宣泄,而不去顾及理性的印证和诠释,这就决定了表达的真诚,“真诚”正是作文的灵魂。而我们往往重理轻情,以理性来压制情感,以情感屈从理性,于是出现作文的虚伪、斧凿、空洞、乏味等一连串的弊端。二是思维先于表达。表达是思维的呈现,没有思维就不存在表达;思维是个性的,没有个性化的思维,表达必定是虚伪的作秀。过分地强调表达而忽略思维,正是作文教学的通病。从小学生的口头作文可以明显地看出,在他们的大脑里,先有故事的情节,情节产生于表达之前。即使找不到恰当的语言,也不影响他们对故事的陈述,而且同样富有情感,而语言是在思维的进行之中自然调遣的。脱离思维去搞所谓的语言训练,甚至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地套用现成的语言,都是徒劳的。
三、作文训练的途径到底在哪里?这是几代人在探索研究的课题,绝非以一言就可定论的。本文只从小学的这堂课引发几点启示。
要变“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作文是主体情感自觉倾诉的产物,写作冲动来源于自身,不受制于人,也不屈从于外。套用社会经济学的术语作比喻,现今的作文教学,好比搞的“计划经济”,学生作文是教学计划的指令性产物。每两周一篇作文,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体裁、规定的写法、规定的字数完成。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屈从地位,丧失自主权,不写也得写,规定写什么就得写什么,为了应付交差,敷衍、套作、甚至抄袭之作充塞教师案牍。反观创作文坛,哪一位作家的写作是受命于人的?芽哪一部经典成名之作不是在自己生活感受和历史使命感的驱使下诞生的?写作必须要有充分的自由度和弹性,允许学生自主决定写与不写或写什么,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写不出来的时候,不要硬写。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须建立在学生自觉的基础上。作文教学可以打破“计划”的束缚,搞“市场经济”,把写作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实行总体计划下的自由写作,可以规定一学年的写作量底线(上不封顶)和文体的宏观规定(指导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由学生自己安排,老师做好动态管理,不定时地检查、批阅、指导。
要弱化“功利”意识。许多人把兴趣与欲望作为写作的动力,这是不错的,但是它会导致过于强烈的功利心。为了满足人为激发的兴趣和欲望,刻意编造、矫揉造作、炫耀技巧、丧失青少年天性的习作屡见不鲜,文风不正的现象比较严重。这是强烈的功利性使然。教学中也如此,刻板地受写作专项知识和单元要求的指使,按图索骥般地顺应写作专题,亦步亦趋地搞读写结合,把写作变成建筑工人按图纸施工,文章变成建筑图纸的充填,求其框架而失其灵魂,最终连文章的框架也不见了。作文千篇一律、言之无物、情感空虚的现象即是明证。教师介绍写作的一般知识是必要的,学生了解它也是必需的,但不能搞生硬的对号入座,毕其功于一役。写作知识是需要整合的,所读的范文需要积累、内化、顿悟,学生不可能靠一个专题、一篇范文,就能对应写好一类文章。写作要淡泊功利,与知识专题和范文脱钩,按学生的生活积累、思维发展、语言丰富的规律,自由地进行训练,像那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那样,树立平常心,回归写作的自然。
要理顺“本末”关系。作文教学的“本”是什么?我们往往是把“技巧”“方法”“语言”看做是“本”,不遗余力地进行传输和训练。传输和训练是不错的,但本末颠倒了。作文的“本”在情感,在思维。只有在这两方面下功夫,方能一本万利;本末倒置只能事倍功半。语言和写作技巧可以通过旁人指点获取,可以历练而得;而情感、思维,是内含的,要靠自身的修养、熏陶、感化、渐变而来。这种内变也不是无需训练,但是任何来自外部的说教和诀窍的点化都是软弱的,最强有力的是自主、自由、自觉地去经受,就如那位小学生陶醉在小猪拳击的想像中那样,去体验、感受、倾诉。如此下去,有朝一日,写作的能力必会喷薄而出。急功近利,只会适得其反。
要把“集体化”变为“个体化”。写作是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从内容到形式,到语言,到技巧等等,都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像以前搞合作化运动那样,强调群体性,排斥个体性,最后落得个“一穷二白”。作文指导是班级集体进行的,作文要求是班级统一布置的,评价标准是全班一致的,作文评讲是班级集体进行的。以共性扼杀了个性追求,最终酿成一片低水平,出不了真正优秀的习作;夹缝里冒出一个“韩寒”,还让大家惊恐万状,似乎天下大乱了。作文教学也须来个“改制”,缓行“集体化”,推行“个体化”。作文不在班级提统一要求,批改作文不用统一标准,倡导自由写作,自由评价;把学生作文在班级(或更大范围)内公开,并设立自由论坛,把评价权交给学生,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写作和争论的环境,激活他们的思维,这对写作是有益的。
教师既当“技术员”又当“普通工人”。作文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当“技术员”,作技术指导工作,这是不够的。新的课标,要求教师转换角色,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当好“技术员”,又要当好“普通工人”,身临写作第一线,现身说法。写下水作文早已有人提倡,但推行困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不作多论。然而,即使下水作文也是不够的,因为,许多情况下,下水作文在无形之中成了“范例”让学生就范。我们提倡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写作教学,让自己的写作与学生一样,进入争辩,听任学生的评头品足,褒贬抑扬,从善如流。想必老师的学识优势自会在教学中凸现出来,同样自身的劣势也会暴露无遗,这恰恰又是“教学相长”的体现,何乐而不为?芽更重要的是,它会带来生气勃勃的写作氛围,这是作文教学改革所企盼的。
江苏徐州市教研室 2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