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学生为什么不会写作

作者:余养健




  人本来应该是会写作的,因为写作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它只不过是一种感情的流露、思想的显现而已。你看,生活在《诗经》时代的先民,他们没有受过教育,没有学过写作,那时候文化还没有普及,孔子还没有出生,还没有人开始办学校,但他们却会写作,而且是写诗。他们去采车前草,边采就边吟唱:采呀采呀采车前,快快把它采起来;采呀采呀采车前,快快把它捋下来;采呀采呀采车前,掖紧衣襟装起来。他们思念一个人,就借助普通的景物来传达这种深情:那采葛的人呀,一天看不到,犹如三月未曾见面呀;那采蒿的人呀,一天看不到,犹如三季未曾见面呀;那采艾的人呀,一天看不到,犹如三年未曾见面呀。你看,多么富有生活的情趣,多么富有智慧的灵光。这就是真情的流露,这就是思想的火花,这就是写作。
  多年以前,我在乡下时曾结识过几个农民朋友,他们从未上过学,也未读过书,但他们出口成趣,妙语连珠,很难说他们就不是一流的作家。还有著名作家沈从文,巴蜀鬼才魏明伦,他们都没有读过什么书,连小学的文凭也拿不出,自然也就没有人教他们写作,但他们的作品却真切动人,文采斐然。
  但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就不会写作呢?一般说来,一个高中生,就算他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写作,也学了七八年。七八年的时间,一场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都快打完了,而写作那么小小的一件事却还没有学会,以致一些同学一听到要写作,就眼露忧光,面露忧色,仿佛大难临头,这不是太奇怪了吗?
  于是,我就想到一个很可怕的问题:我们的学生不会写作不是天生的,假如他们没有读过书,没有学过写作,就极有可能像我们的先民,或者像沈从文、魏明伦一样成为作家。可惜他们读书了,学写作了,于是就不会写作了。也就是说,他们之所以不会写作,是慢慢学会的。
  那么,他们是怎么学会不会写作的呢?
  首先是思想被禁锢。人的思想,应该是天生活跃的,尤其是童年和少年,他们的思想,应该像天空中的鸟儿,能够自由自在地飞翔,又像草原上的奔马,可以随心所欲地驰骋。不然,安徒生的童话世界何以能让他们心驰神往,汤姆·索亚的历险又何以让他们刻骨铭心?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写作课上老师的苦口婆心,把他们自由的思想紧紧禁锢住了。一篇文章,在写作之前,老师就反复交待要表现积极向上的主题,体现高尚纯洁的情操,展现美好的心灵,揭露丑恶的观念,要讲团结友爱、大公无私、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等等等等,然后才开始写作。有了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谁还能自由思想,谁还能放飞心灵?为什么给出智慧、诚信、健康、金钱、美貌五个行囊就只能选诚信而不能选金钱、美貌或是别的?为什么牧羊人说牧羊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娶妻,娶妻是为了生娃,生娃是为了牧羊,就一定是表现落后的小农思想而不是在诠释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思想本来就是自由的,为什么要用一些条条框框去限制?芽“我思故我在。”笛卡儿如是说;“我们的全部尊严只在于思想。”帕斯卡尔也如是说;就连鲁迅先生也常常“忽然想到”,然后就记下他所想到的。假如有人也对鲁迅先生加以限制,告诉他只能这样想而不能那样想,更不能随心所欲地“忽然想到”,那鲁迅先生还是鲁迅先生吗?
  不错,我们有许多孩子都很听话,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甚至还会听党的话。但他们在学会听话的同时也学会了盲从,学会了人云亦云,从而渐渐地丧失了独立的思想,渐渐地丧失了表达独立思想的能力,也就是说渐渐地失去了写作的能力。
  呜呼悲哉,人本来应该是会写作的,不会写作是因为思想被禁锢了。
  其次,真情被压抑。什么是作文?作文只不过是真情的流露,是表达自己真实的认知、情感、态度的一种载体而已。而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又是情感最丰富的时期:渴求理解的期盼,被人误解的惆怅,恶作剧后的得意,遭人作弄后的愤懑,被人接纳的愉悦,遭人拒绝的苦恼,心灵的冲撞,矛盾的纠缠……可以说,他们每一分钟都有情感波澜在起伏,每一秒都有感情浪花在飞溅。如果能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很可能随时都能创作出佳作美文。可惜,他们没有这一份福气,他们在作文时往往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你想向老师诉说学习压力太大,作业太多的苦恼吗?老师会给你这样的批语:知识从压力中来,不应该讨厌压力……于是你有苦无处说,烦恼之情就这样被压抑住了;你想告诉老师你有一个很顽皮的表弟,常常仗势欺人吗?老师会给你这样的批语:要多写好人好事……于是你有气无处出,忧愤之情被轻轻摭盖住了。当然,老师批的都没错,但如此一来,真情没有了,实感不见了,作文就只能异化为从众的叹咏,虚假的歌颂。更有甚者,学生的作文,常常是胡编乱造的能够得高分,写真情实感的反而只能得低分。这样一来,写假事、抒假情的作文便层出不穷,无怪乎有些老师在作抽样调查时发现,目前的学生百分之百是在说假话,一些学生还理直气壮地说:现在谁还会在作文中说真话?
  呜呼痛哉,人本来应该是会写作的,不会写作是因为他们学会了说假话、抒假情。
  第三,文思被扼制。写作其实就像散步,散步时可以无拘无束:踱着方步,迈着碎步;蹦着跳着往前移,屁颠屁颠往后退;散步时可以自由自在:摘一朵花儿,捡一块石子;看蝶驻枝头,听鸟鸣树梢;散步时可以思绪飞扬:振叶寻根,观澜溯源;情思伴流云相戏,心弦与清风共鸣。世界上很少有人不会散步,散步也不需要谁来教导。但是,如果真有人来教你散步,告诉你散步时左脚应该怎样出,右脚应该怎样迈;左手应该怎样摆,右手应该怎样放,学着学着,你肯定就不会散步了。写作也一样,本来就是我手写我心,就是随心所欲的事,却偏偏有人告诉你要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中间要怎样过度;要怎样埋伏笔,怎样设悬念,怎样首尾响应。那么好了,你一提起笔,满脑子都是这个要怎样那个要怎样,你还有心思作文吗?
  呜呼惜哉,人本来应该是会写作的,不会写作是因为文思被扼制了。
  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学会了不会写作。
  那么怎么办呢?办法很简单:放飞心灵,让思想像奔马一样在原野上驰骋;呵护真情,让情感像自由之舟在大海上飘荡;激活文思,让思潮如泉水在地下喷涌。
  放飞心灵就是不要在思想上禁锢学生。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而不同于众人的思维活动,无论对错,都是一种思想。我们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这形形色色的思想才显得丰富多彩。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那么他可能就是一块冥顽不化的石头,或者一截满身疙瘩的木头,而石头或木头是不可能会写作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去限制别人的思想而不让它们像天空的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呢?
  呵护真情就是不要去压抑学生的感情。这个世界惟有真情最可贵,只有真情的流露,才是美的显现,无论它是一股愁绪还是满腔忧愤。呵护了真情,才能扼制住假情。
  激活文思就是不要去限制学生的表达自由,不要在形式上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所谓立意、构思、谋篇、布局都不是刻意为之的,全是自然而然的事。就像一个人要孝顺父母,并不一定要刻意追求一种什么形式。真孝顺是自然而然的,不留斧凿之痕的,不必事先精心构想的孝顺。就让写作像散步一样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吧。
  人本来应该是会写作的,我们千万不要让他们慢慢地学会了不会写作。
  福建三明市二中 3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