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高考试题背后的支撑知识及其引导价值反思
作者:郑友霄
那么,这样的语文试题到底能检测到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呢?学生具有这样的知识对他的发展乃至终身学习到底有多少潜在的价值?这种试题模式对即使具有潜在价值知识的落实又有哪些事实上的误导?我们以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第I卷为例,从微观的角度对下列几个问题做一点探讨。
第I卷的第一大题有六个选择题。
选择题(1)(2)照例是考核读音和识字,这两个题目考的是学生的识字量,其背后支撑的知识是认为识字对形成语文素养是必需的。这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是这种知识需要到高三考核吗?小学和初中教学最应该做什么是不难明白的。笔者以为,高考考这两道题是越俎代庖,至少是一种迟到的考核。实际上高三学生对这两题早就没放在心上了,有基础的则高枕无忧,无基础的就到时乱碰。所以,这两道题所要检验的识字知识虽然具有基础性的价值,但考核时机显然是有问题的。这种离开具体文本和脱离具体语境的静态考核,很难让学生从提高素养的高度从这两题的考核导向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故在考核方式上,这两题也是不足取的。
选择题(3)(4)分别是选词填空和正确使用成语,这两题是考核语言运用能力的,其背后支撑的知识是掌握词汇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词汇量与识字量一样同属语文基础性知识。但这种知识的正价值必须在正常的阅读和写作交际实践中得以体现。我们以为,生活中的常态阅读,主要目的在于信息的提取或情感的熏陶,这两题中的词语选择和用词准确的考核,如果是侧重于阅读的考核取向,是有点南辕北辙的。况且,用词不确、文句不通的阅读内容一般是进不了学生视野的,因此,这种为了考核而人为设置的脱离生活的题目,很容易导向题海战术,这就很难构建相应的基础知识平台。如果这两题是侧重于写作交际的考核取向,则其考核题型更不足取。写作交际中语言选择更强调的是情境性和信息传递的完整性,传授主体用什么句式和在句子中用什么词语是一种纯主观的行为,它不可能让我们揉捏成想当然的各种僵死的句子。从写作角度看,这种题型的考核如同画地为牢和作茧自缚。如与全国卷题型一模一样的2004年浙江卷的选择题(3):“①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________________,揭露了三年来原告在这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受虐待的真相。”想让考生在“申述”和“申诉”中选择一个放在划线处。实际写作中,作者可能会用“陈述”一词,甚至整个句子可能就是:“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出示了翔实的材料”。再如2004年浙江卷的选择题(3):“②人应当讲信用,对已经作出的允诺就决不____________。”让学生在“食言”和“失言”间选择一个放在划线处。生活中完全可能是用了“反悔”“失信”等词。总之,这种题目,表面上看来似乎是考核了学生的词语理解力,实际上却是一种人为设置的文字游戏,他不仅使应考的学生如瞎子摸象无所适从,更因其严重脱离生活本体而导致思维僵化。
选择题(5)是对标点符号运用能力的考核,其背后的支撑知识是标点符号的基本常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实际上,标点符号在现代语文中早已与文本语言一样成为表达生活、生命和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因此强调提高标点符号的运用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但可否有更好的考核方法,避开这种人为设置。比如,给一段无标点的文章或一篇无标点的短文,让考生给点上标点,让标点与文本产生更紧密的联系;比如让学生在某些特殊语境中体会标点使用的巧妙或因标点使用不当而产生的歧义,从而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标点符号在表情达意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实践中加以重视。
选择题(6)是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这一题意在考核学生组织句子的能力,其背后的支撑性知识应该是句法知识。但不管是从2004年的全国卷还是浙江卷看,都很难用明确的语法知识来界定句子的正误,倒是语感在这里几乎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生活化和社会需要的角度去观照,这一题也是纯人为设计的文字游戏。且不说生活中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语言表述案例(出题者故意制造出这些脱离学生平时生活语境的佶屈聱牙的句子不知是何居心?),即使有这样的例子,它们所关涉到的对象范围也是极其狭小的,或者关涉到的机会也是极其偶然的,正像一个人打了个喷嚏用不着一般人去关注一样,这种在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极具个例而生僻的语言现象用得到我们那么多的考生去绞尽脑汁地指正和选择吗?学生答对此题或答错此题都不能作为判别其语文能力高低的依据。
第Ⅰ卷第二大题是现代科技文阅读题。这一题不管是全国卷还是有些地方卷,都有严重背离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取向的问题。这种存心把所有的考生置身在没有任何经验依托的“外星”上的做法,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实在难以明白。但这样做所产生的问题却是明显的:首先,出题者混淆了普通阅读和专业阅读的界线。这种只有相关专业人员才能阅读和只有他们才可能阅读到的文本拿来给我们这些可能一辈子都在进行普通的常规的阅读的考生,其阅读价值何在呢?让学生到这种缺乏经验支撑的构不成对话关系的阅读沙漠中去找寻答案,除了发挥他们那种本能的“求生意识”,有几分理性的价值?考生在回答这样的题目时,可曾有一分语文的影子在起作用?这种几乎剥离了考生所有的知识背景而进行文字阅读的考核办法,正像所有拔光了羽毛的鸟儿到上帝那儿选美一样,表面上倒是十分公平了,但谁是乌鸦谁是凤凰也就无法区别了。其次,此题背后的支撑性知识应该首先是读懂文本的经验性知识,然后是有关阅读的知识和技巧。但历年此题所选的文字几乎都是某种深奥的专业研究,而且往往倾向于自然科学,如今年全国卷的是关于“人体干细胞”的,浙江卷的是关于“免疫系统及其相关原理”。阅读这样的文章,只有识字量这一种语文知识在支撑着,而由这些汉字所组合的话语系统对考生来说则完全是陌生的,学生固有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经验不能为阅读这样的科技文本进行支撑,因此严格地说这不是语文试题。考生完成这样的题目,不是在调动着他十几年中渗透在他们脑中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经验,而是在扮演着儿时捉迷藏时那个“捉人”的角色,在一个非常低的甚至是本能的层次上进行信息的搜寻。因此,答对了相关的题目并不见得这个考生的语文水平就高,答错了也不见得语文水平就底。第三,这种试题的导向结果令人忧虑。他使应考的师生觉得,以往任何语文阅读及相关的知识教学在这样的题目前面都是“秀才碰到兵”,无道理可讲。同时却又使广大师生为了应付这样的考试做尽了相关的模拟题,想出了种种的应试技巧,而这样的“艰苦训练”却并不能在学生的知识或素质层面留下多少终身有效的内容。它对语文教学带来的不是福音而是伤害!
第Ⅰ卷的第三大题是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完成这两题背后需要的支撑性知识是文言字词理解和文言句法知识。至今令我困惑不解的是,第11、12小题为什么如此的铁板钉钉,殊不知就是这两个小题使中学的文言文教学至少花去了一半时间和精力,它甚至决定着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课堂形态。按照教学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包括高中生)的文言文能力的要求都是“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达到这样的能力,当然必须有相应的知识支撑。最基本的知识是文言词汇的理解,其次是文言的语法特点,再次是文章或作者的文化背景,然后是文言阅读的语感能力(这一条也可贯穿于整个文言文教学的始终),这四个梯度最后都必须归结到“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一总目标上。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这一总目标,按这样的梯度进行教学安排是可取的,它可使知识逐步巩固和能力逐步提升。但这样对过程知识进行如此人为割裂的考核,势必导致具体教学中出现舍本逐末的现象,对所谓的字词解释和相关的句法知识过分重视,甚至不惜把完整的文本拆得七零八落支离破碎,结果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使得表面看来似乎掌握了很多文言知识和记住了许多文言字词的学子们面对一篇陌生而浅易的文言文章时却变得束手无策。笔者以为,中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的有二:一是从文本中直接了解古代的文化(包括感觉古代的语言文化),二是从文本中直接了解古人的思想和价值判断。高考的文言文考核应从这两个维度上做文章,只有这样的导向才能带活中学的整个文言文教学。
总之,笔者以为,高考语文卷中第I卷中,任何一题其实都是脱离语境、脱离生活的。人类教育的初级阶段虽然简单,但它绝对是用于实践的(杜威语),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已经是运用语言来传授文明成果,这当然是进步了;但若像现在一样都在生活的高空滑行、推演,不论是从方法上还是目的上,它都是忘本的,不科学的。这种在生活高空滑行的教育,欲把我们的莘莘学子导向哪里去呢?
浙江台州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 3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