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鲁迅文学作品教学的误区

作者:张 悦




  烦琐哲学所造成的教学弊病已经告诉我们,其扩大学生知识面的美好初衷已经被种种负面效应所掩盖。中学鲁迅文学作品教学必须从烦琐的阴影中走出来,从死记硬背食而不化,从死抠知识用而无方的紧箍咒中挣脱出来。
  三、鲁迅文学作品课堂教学的几种病症。其一,处理教材的单一性。重分析、重讲解是鲁迅文学作品教学的通病。由于担心学生读不透鲁迅作品,每一篇文章几乎都是以教师讲析为主。串讲的局限性且不论,其最大的问题是以教师静态的“讲”完全取代了学生生动活泼的自主体验和多元理解,根本无法在课堂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串析,学生被动接受只能成为“器”而非“人”。而且,教师串讲往往做的是处理文字、段落的工作,而非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深入对话,学生所获至多不过是文学作品分析课,而非欣赏课。这种教学,教师像大鸟一样将“食物”嚼细嚼透,再喂给嗷嗷待哺的小鸟们,粗看是教师母性的灵光,对学生宠爱有加,生怕“食物”中有块硬骨头,刺坏了学生的喉管;细想却是教师的粗浅疏漏:最有营养价值的部分早在嚼细嚼透的过程中流失了,吞食了“残渣”的学生们真的能长大成人?所以,教师不应担心学生的阅读水准,还是要将鲁迅作品放心交给学生自己去阅读,去靠近,先放手,再引导,那么无论把握到哪个层面,都是他们学习所得。
  其二,讲解课文的割裂性。唐人钱起一首诗中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两句,有人对诗中“静穆”之意境品赏不尽,认为“曲终”句表达的是消逝,而“江上”句传递的是永恒。而鲁迅认为这是以割裂为美,指出这是一首应试之作:“以‘湘灵鼓瑟’为题,一看题目就明白‘曲终’者结‘鼓瑟’,‘人不见’者点‘灵’字,‘江上数峰青’者做‘湘’字。全篇虽不失为唐人的试贴,但末句也并不怎么神奇了。”⑦显然,鲁迅主张从整体着眼来考察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妙处。可是,有的教师在讲解鲁迅文本时却采用了割裂法。以《阿Q正传》教学为例,有的教师不让学生作整体阅读,而是抽取所谓的“精彩语段”进行教学。试问离开了全文的有机结构,这“精彩”又从何论起?况且,“精彩”是个很有主观性的字眼,每个学生都可以保留“精彩”与否的发言权。面对阿Q这样一个反映了人性普遍弱点的文学形象,教师说他是农民的代表他就是,教师说他有革命的要求、反压迫的要求他就有——教师用割裂讲解所得的全部都天经地义地成了不刊之论,并强加于学生,这就背离了文学阅读的基本规律,学生只能成为消极被动、穷于应付的接受者。
  其三,不同文本教学方法的重复性。鲁迅文学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数量为中外作家之最,文体样式与内容境界都十分丰富,这给中学语文教师提供了构建鲁迅文学作品教学体系的契机。但是,纵观中学语文教学界,对鲁迅作品教学的探讨还不够深入。见诸报章杂志的,多是单篇作品教学的散论,尚未形成鲁迅作品教学争鸣的良好空气。另外,中学语文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业余时间也多用于批改作业和备课,在时间分配上的确是捉襟见肘,难以匀出一些来搞研究,只能千文一面地教,毫无新意可言。
  这种重复性至少产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无法在课堂教学中激趣、激疑。鲁迅文学作品是丰富而有深度的,是不厌百回读的经典,充满了大智慧,经得起品味的细节不计其数,而学生又无法凭借已有的阅读水准去发现这些充满言语魅力的亮点,教师如果能采用多种教学法,激起学生主体创造的欲望,那么,欣赏这样高雅的艺术精品而获得的快乐岂能用语言来传达?其次是无法进入文本的纵深,雷同的教法抑制了学生驾驭作品的创造力,影响其语文思维的形成,使之无法从文本中提炼出“此文独有”的作者情感,自然也无从实现在作者情感驱动下冷静的情理彻悟,而只会在作品的边缘、外围做些人云亦云的重复罢了。其实,《祝福》有属于《祝福》的教法,《孔乙己》有《孔乙己》的教法,适合于《药》的讨论法不一定适合于鲁迅的杂文《最先与最后》,情境教学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良好的教学回馈,对《灯下漫笔》《拿来主义》就不适宜。冷峭幽寂的文字有平易的教法,激情的语段有热闹的教法,既然鲁迅在每一篇文章中都盛放了独特的无可重复的生命力,教师就有责任去寻找最适合表达这种生命力的教学方式,使鲁迅的每一次心路历程都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产生精神的烛照。否则,一讲鲁迅小说,总是“离不开理情节、析人物、研环境、揭主题、赏手法的‘五步学习法’”⑧,学生一旦倒了胃口,失去了品尝乐趣,教学还会有好效果吗?
  注:
  ①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第116页
  ②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第76页
  ③⑥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第411、360页
  ④保罗·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第199页
  ⑤群言《关于阅读教学的思考》,《语文学习》2001.7—8
  ⑥鲁迅《题未定草七》,《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344页
  ⑧甘其勋《“文学教育”面面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4.1—2
  浙江宁波效实中学 3150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