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留住我们的精神线索

作者:苗金德




  读鲁迅作品,需要有方法,用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或不求甚解的时髦方法去读,是读不到鲁迅作品的精髓的,因为鲁迅跟时髦无关。用观念先行、思想图解或革命工具的神圣方法去读,是读不到鲁迅作品的本意的,因为鲁迅关注的是人的本质和人类的自由发展,因为鲁迅是20世纪和现在以至未来中国的“良心”。我们应该感到惭愧,我们曾经的读法,说不定或者说一定玷辱了鲁迅作品和鲁迅之英名。
  读鲁迅作品,要用人味去触摸,要用心灵去感受。我们都说鲁迅作品难读难懂,其实是我们用世俗之体扭曲之心体味鲁迅的“赤子童心”。如此,鲁迅作品不只是难读难懂,甚至被误读也一点儿不意外了。我们经常问一问,我们读懂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吗?我们理解了“我要肩起黑暗的闸门,放青年到光明中去”吗?沐浴,净身,焚香,捧读鲁迅作品,我们境界扩大了。
  读鲁迅作品,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个性化阅读。一篇《阿Q正传》读了八十几年,有关它的阅读文章已是车载斗量,然而仍是常读常新,这就是个性化阅读的魅力。鲁迅自己生平最喜爱的短篇小说《孔乙己》,虽然不满3000字,我们曾经误读,让学生也跟着误读。其实开放自己的心态,不要求答案的惟一,这恰恰是“此中有真意”。等而求其次,我们也可以向学生提供几种看法:1.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原因和前景。2.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无奈。在社会变革中,小人物根本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们遵从固有的心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找不到自己的出路,最终只能被生活吞噬。3.批判冷漠、麻木的国民性。通过描写周围群众对孔乙己的态度,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个性化阅读,是我们的事,是学生的事,当然也是作品的事。多读几篇鲁迅作品,我们知道了,鲁迅没有重复过自己的作品:超现实主义(《狂人日记》)、象征主义(《药》)、写实主义(《故乡》)、谐谑史诗(《阿Q正传》)等等,围绕作品这个核心表现出了高度的灵活性,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熟稔的写作技巧。这灵活,这技巧,其实就是鲁迅作品本身的个性化。
  读鲁迅作品,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思想深刻。鲁迅是读懂中国的第一个人,然而他不是用来“做人”,而是用来“救人”。启蒙国人,血荐轩辕,他要“肩起黑暗的闸门”,他要“掀掉这阔人的筵宴”。他对社会、对人性没有中庸,有的是批判和否定,他成了“众矢之的”,他进了“无物之阵”。然而鲁迅依然“偏激”,因为鲁迅知道这是治顽疾最对症的药。读鲁迅作品,我们要褒扬“偏激”,正如褒扬鲁迅一样。鲁迅曾说过废除汉语,不读中国书的言论,今天看来似乎是文化虚无主义。但我们看他说这话的具体背景:当时大搞“尊孔读经”,文化复古,新学扼杀,传统文化在整体和实质上阻碍着中国文化的更新和进步。所以,鲁迅针对此,故意矫枉过正,特意说过头话,恰如陈独秀所说,“未可枝枝节节以图改良,故不得不起而根本排斥之”。事实上鲁迅自己在文本层面上很重视对古书的整理和继承,如《唐宋传奇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等,而这些整理的水平之高恐怕近代以来很少有人能和其比肩。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鲁迅作品中的许多全称否定,如“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化”“儒”“道教”“老年”等等,也就明白了鲁迅大半。鲁迅曾告诉他心爱的学生:“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
  当然,鲁迅作品会比平常作品难读难懂,这不仅在于语言本身,也在于鲁迅作品的话语背景。因此读鲁迅作品,急不得,需要慢慢来,而慢慢来的最好方法,是带着研究的眼光去读,所谓新课程背景下的研究性阅读。相信经典终究是经典,一段时间后,我们的语言简练了,思想深刻了,我们的人格也提升了。
  鲁迅作品,我们要读,学生要读。让学生睁开眼,打开脑,用心去读,他们会发现世界并非从来就好,会发现经典原来如此不朽和神圣;他们会知道作文之法,他们会懂得做人之道。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而我们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鲁迅作品是一面精神的旗帜。
  留住我们的精神线索!大哉鲁迅!伟哉鲁迅作品!
  浙江绍兴鲁迅中学 3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