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引领学生亲近鲁迅

作者:陈小英




  在经典消解颠覆、漫画卡通充斥的读图时代,传递鲁迅的薪火确实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淡化和退出都不是办法,惟有深刻反思过去,吸取失败教训,依靠教师群体的智慧和每一个个体的努力,重新建设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框架,才有可能到达彼岸。
  一、修正教学目标。反思以往的鲁迅作品教学,失去学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学目标过高,脱离学生的实际接受力。我们过于强调自己的良好动机,恨不得把一个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的鲁迅一股脑儿全都塞进缺少阅历的学生脑中,恨不得把鲁迅作品的深刻内涵一下子灌输到学生的心田里,加上极“左”思想的影响,教师本身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就有庸俗化简单化神化的倾向。因此,重建鲁迅作品的教学框架应该从教学目标的修正开始。倘若从效果出发,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将原有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学生终生学习的目标,那么,在中学阶段,我们完全有理由有必要把鲁迅作品的教学目标降低一点。我的想法是,既然作为精神战士的鲁迅暂时还无法走进学生的心里,为什么不让文学家的鲁迅,一个有血有肉心灵丰富原生态的鲁迅走向学生呢?与其让深刻的鲁迅高高站在学生的心门之外,不如让他作为凡人走下来,先在感情上与学生融为一体,赢得学生的心,不妨把教学目标锁定为引领学生亲近鲁迅,爱戴鲁迅,激发对鲁迅“这个人”的兴趣。
  其实对教学目标作这样的修正不仅是从学生实际出发,而且是对认知规律的尊重和认同。随着学生人生观察和体验的不断增加、社会知识和历史知识的逐渐丰富,鲁迅作为思想家、精神战士的无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一定会深入人心,最终成为他们自觉的精神家园。
  二、重组教材单元。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材就是贯彻实施的有效保证。从以上教学目标出发,教材的选文当然得调整思路才行。我没有看到钱理群教授给南京师大附中学生上选修课的教材,但最近认真读了钱教授给北大研究生上课的讲稿《与鲁迅相遇》,又重温了鲁迅的散文小说杂文和书信集,更深切地感到:引领学生亲近鲁迅,就得全方位展示鲁迅的情感世界,首先把他当做一个丰富的人、可敬可爱可信的人来解读来接受。记得几年前教《药》《阿Q正传》,我顺势推荐了《伤逝》,结果发现学生对此很有兴趣。不少学生都认为《伤逝》不像鲁迅的小说,可见学生心目中已经有了一个鲁迅作品的模式,而这种思维定势的形成和我们以往对鲁迅作品的选文大有关系。鲁迅作品的宝库那么丰富博大,是我们自己把目光局限在一方狭小逼仄的天地里,因此,必须打破思想上的禁区,“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来大胆选文。
  在鲁迅作品中,对母亲无条件的孝道,对婚姻爱情的无奈和叛逆,对儿子的慈爱和民主,对手足兄弟的关爱呵护和最终决绝,对朋友之情的珍视和侠气,对学生的满腔热忱全力支持,对自己的剖析反思和警示,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挚爱,对恶势力毫不手软的大胆勇敢和毫无畏忌,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怜悯,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和独特眼光,无一不在字里行间自然流淌;在鲁迅作品中,少年时期的饱受屈辱,青年时代的热血自负,中年后的冷峻深刻和基于这种深刻带来的孤独寂寞,甚至重病期间对人生的灰暗心理、对摆脱生活压抑的渴望,无一不以最真实的面目最生动的文字呈现给读者,可触可感,可泣可歌。只要文章选得好,完全可以打动学生的心。
  虽然“二期课改”的新教材按主题组合单元,鲁迅的作品未尝不可每册自组一个单元。初中新教材基本保留了传统的选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风筝》《孔乙己》《故乡》《论雷峰塔的倒掉》《自题小像》《自嘲》,我以为还可增加《五猖会》《藤野先生》《二十四孝图》《一件小事》《兔和猫》《鸭的喜剧》《上海的儿童》及鲁迅给母亲的通信中关于儿时海婴的有关片段等。
  高中教材可供选择的鲁迅作品更多,视野更开阔。小说可有《狂人日记》《明天》《祝福》《阿Q正传》《在酒楼上》《伤逝》《幸福的家庭》《兄弟》《铸剑》;散文有《范爱农》《纪念刘和珍君》《我的第一个师傅》《阿金》《忆刘半农君》《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也是生活》《立论》《死》《弄堂生意古今谈》《随便翻翻》《自言自语》《秋夜》《过客》《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杂文有《拿来主义》《长城》《导师》《论“他妈的”》《漫谈漫画》《登错的文章》《沙》《“连环图画”辩护》《死所》《难答的问题》;自序有《〈呐喊〉自序》《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呐喊〉捷克译文序言》《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两地书》和《中国小说史略》中与四大古典名著相关的评论等等也应在选文的视野之内。
  组合单元时还应关注鲁迅的亲人友人所写的回忆,如海婴回忆父亲的有关文章,许广平追念与鲁迅共同生活的动人文字,鲁迅逝世后文化界名人悼念先生的文章,如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鲁彦的《活在人类的心里》、欧阳山的《一个够POG的男人》、郑振铎的《永在的温情——纪念鲁迅先生》、白危的《记鲁迅》(二、三)、巴金的《我认识的鲁迅先生》、孙席珍的《鲁迅先生怎样教导我们》(一、二、三)等。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往往最容易看见一个真实可爱立体多面的鲁迅,一个能与青年人心灵相通、深受青年学子衷心爱戴的鲁迅。
  构建单元的主题要跳出陈旧的框架,围绕鲁迅的情感世界展开。极不成熟的想法是:选自《朝花夕拾》回忆儿时生活的散文从“思乡怀旧”的角度切入;《明天》《祝福》《在酒楼上》《阿Q正传》《我的第一个师傅》几篇可作“鲁迅式的悲悯情怀”;《伤逝》《幸福的家庭》《两地书》(若干篇)《这也是生活》《死》等,合成“鲁迅的爱情观生活观”;《范爱农》《纪念刘和珍君》《忆刘半农君》《为了忘却的纪念》《白莽作〈孩儿塔〉序》、郑振铎的《永在的温情——纪念鲁迅先生》可以“鲁迅和他的朋友”为题;《铸剑》《过客》《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拟作“一个叛逆者的宣言”;剩下的可合为“冷眼向洋看世界”和“鲁迅谈文学艺术”两个单元。这样分肯定不尽科学,说出来,只想表明,教材的选择和组合完全可以换一种新思路,以唤醒学生对鲁迅的亲近感,激发其学习兴趣。
  三、更新教学方法。选择教材仅仅解决教什么,实现教学目标还必须讲究教学方法,思考怎么教。鲁迅作品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大多语言精练,感情节制,白描见长,对于看惯了美文的学生是容易觉着枯燥的,因此探索鲁迅作品的教法也是一段艰难的路程。这里仅提出几点想法。
  1.当文学作品、不当政治教科书读。对鲁迅作品的解读长期为政治的强力光环所笼罩,阐释的话语都禁锢在同一个模式里:反封建科举制度,反封建礼教,反封建教育制度专制制度;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批判知识分子的自私软弱,批判国民的劣根性;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揭露国民党政府的卖国罪行,揭露反动的帮闲文人的丑恶嘴脸。如此等等,还可以举出很多,这不是政治标签又是什么?这样教,好像教深刻了,其实教肤浅了,教庸俗了。这样教,学生怎么不会对鲁迅作品心生反感,感到面目可憎呢?现在,既然我们的目标是引领学生亲近鲁迅,就得把它当文学作品来读。
  2.强调整体感知,不求微言大义。谈这个问题使我不自觉地想起以往鲁迅作品教学中那些争论不休的问题:“美女蛇”有没有象征意?“乌鸦”似乎已有定论,但为什么“呀”的一声飞走,深意何在?“一身玄色衣服的人”是不是康大叔?为什么要写“驼背五少爷”?这些回想起来令人惭愧的问题背后是我们对鲁迅作品的误读。只见枝丫不见树木,更何况森林,这是认识方法的误区。要走出误区。文学是个感性的世界,对文学的接受主要靠感知,整体感知。过于理性的分析,尤其是只抓住某些“警句”或局部形象苛求它的微言大义,只会冲淡甚至破坏它的美感,削弱作品的价值。别林斯基说过,“美学到底不是代数,除了才智和教养之外,它还要求对于美文学的感受力,这是一种独特的才能。”(《别林斯基文集》第一卷)
  3.重视知人论世,避免就文论文。关于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因为高考的缘故,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了,但我们所谓的“人”和“世”往往是粗线条的,不具体的。而对每个人来说(包括鲁迅在内),生活本身是最具体的。
  对鲁迅“这个人”和他所生活的“世”,似乎我们都比较熟悉,但具体到某一篇文章,写作的时间地点,尤其是他个人生活的遭际,最真实的情绪心态,我们就未必深究,常常是就文论文,就事论事,也容易误读。我们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五猖会》《父亲》等,一直认为是表达反封建的主题。其实,鲁迅自己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回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需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朝花夕拾》中十篇文章都写于1926年,那是鲁迅生活动荡处境险恶的一年。因为“3·18”惨案后,北洋政府下令通缉鲁迅等人,为此鲁迅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法国医院,身体状况也不佳。后来辗转厦大又人事不顺,和许广平相爱但尚未做出共同生活的决定,在诸事缠绕不得解脱的时候,普遍的人性是向故乡向童年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鲁迅亦然。因此,他才会在1927年散文结集出版时,将“旧事重提”易名为《朝花夕拾》。这是一个多么温馨而诗意的名字,甚至充满了鲁迅少有的浪漫。作者在这里要追忆的就是自己单纯快乐充满童趣的童年生活和亲切温暖熟悉的故乡。如果我们不追究鲁迅写这个集子时的真实心态,误认为凡鲁迅的文章就一定反封建,这样的知人论世,永远不可能接近鲁迅作品的原生态,触摸到更真实的人性的鲁迅。
  上海杨浦高级中学 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