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公开课上老师的情感虚饰

作者:罗士立




  第五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早在去年7月就在美丽的西子湖畔落幕了。大赛期间涌现出了许多才华出众的中青年教师,他们将新课标的理念有创造性地融入到自己的课堂实践当中,让来自全国的两千多同行受益匪浅,其可圈可点之处实在很多,无须我在此赘言。不过,虽然时隔五月,总还是觉得有一点东西好像一直噎在喉里,想一吐为快:那就是课堂中普遍出现的情感虚饰。
  
  一、功利促成虚饰
  
  新课标反复提倡的一个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给学生创造探究平台。因此凡公开课我们都可以见到“探讨”这一环节,它好像已经成了新课标旗帜性的标志,似乎谁不用谁就跟不上新课标精神一样。其实有相当多的老师对它的理解还是处于一种皮毛性的浅层效仿阶段。更重要的是冷场是公开课第一大敌,这个险好像谁也冒不起,而热热闹闹的讨论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于是想办法让学生开口说话、让课堂闹起来成了第一要紧的事情,花里胡哨的东西越来越多,纯浓的语文味却越来越淡。其实仔细想想,这轰轰烈烈的表面下掩饰的正是教师自己的一种功利行为。有个老师在上《甜甜的泥土》一课的时候,为调动起学生的激情,用了一个很古老的方法,上课伊始直白告诉学生,我们这堂课要分组竞赛,要分出高低,最后胜者有奖品,而且把这些初中孩子充分的“低幼化”,好像是面对一群稚童,反复地问他们想不想要奖品,一次不够来两次,直到学生大声地说“我想要”为止。其实你想想,这是学生的心里话吗?有趣的是,老师上着上着也就把自己当初告诉学生的这件事情给忘掉了。我真怀疑那老师脸上的笑容及其漾出的情感有多少真实性。这让我想起了这之前余映潮老师上的《七颗钻石》和李镇西老师上的《春之怀古》,他们的课堂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有的是诗意的穿引、浸润的馨香和写在脸上的那份真诚,因为他们避开功利的纷扰带领学生真情地投入到文本的解读和体验之中。
  
  二、窘境促成虚饰
  
  毋庸置疑,既要上出语文味又要上出新意来,确实很难。这其中,没有比冷场更糟糕的了。造成冷场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学机智问题,有情感调动能力问题,有知识层面的问题,总的来说还是老师素养问题。所以当老师担心或者面临尴尬冷场时,窘态便出现了:老师一方面想极力掩饰窘态,一方面用一些鼓励性的言语寻找救命稻草——发言者,哪怕是一句不着边际的话,也是“感恩”不尽,并赶快接过他的话头引导到自己所预设的轨道上来。所以课堂上你会不断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拿着话筒搜索着有发言可能的学生,眼里读到的只有两个字:渴望。于是“大胆点”“没关系”“加油啊”这样一些几乎是噪音的东西充斥着课堂。若是有人举手,那种感激之情真是难以言表!于是便经常可以看到老师高举话筒笑容可掬地直奔学生面前,也不管回答有没有道理,深不深刻,都一律说:“你真棒”“回答得太出色了”“太深刻了”。学生是需要表扬,但是绝不是这种虚假的(我想,要是他们平时的教学都能这样就好了,至少会让学生不很讨厌语文),其本质只是为了获得几分热闹并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发言欲望。和谐的课堂需要真心真意的评判,而不是这种无限演绎的廉价表扬。
  其实这样的鼓励更多是说给评委听的,给听课老师听的,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很自私的。我们还经常发现许多老师在学生答完之后都会很“礼貌”地说“谢谢”。学生回答问题天经地义,是他的“天职”,也是促成学生思考阐发见解的好机会,何须如此虚情假意地一再道谢呢,莫非真的是因为他们帮助你摆脱了困境很感谢不成?
  
  三、环节设置不当促成虚假
  
  为了热闹为了合作为了出彩,为了更能体现新课标精神,于是老师们想着法儿变花样,有的甚至到了哗众取宠的地步,一看便是虚情假意。如有个老师在上《甜甜的泥土》一课时说道:“我们从小就感受母亲,抒写母爱,都几千年了,很老套。”且不说这话的科学性与否,下面的话就更假情假意了:“那么我们写封信给编辑,把这篇文章扔掉算了,行吗?”学生当然会说不行。于是“为什么啊”,导到自己的目的上来了。表面上看,这一环节的设置一气呵成,环环相扣,其实仔细想想,从老师的提问到学生的回答,哪一点是由衷的情感迸发呢?为设置而设置,为热闹而热闹,对文本的理解没有帮助,渗透其间的不是真情的浸润,那又设它干什么呢?
  《周庄的水韵》是赵丽宏写的一篇极其优美的文章。讲这篇文章时课上到最后,老师为了创设一个高潮,向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现在想对周庄说些什么?老师设置的意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今日之周庄受利益驱动已经被过度地开发使其韵味受到破坏。乍看起来,好像颇有创意的拓展,然而我们今天上的是语文课,老师的职责是引领学生细细地品读美文,把它牵强地与环境保护联系在一起,似乎不是语文老师的责任;正欣赏着美丽的周庄水韵,突然这样来一下,似乎也不和谐。还有个老师上到最后,把自己的邮箱告诉学生,要学生上完此课后有什么阅读启示可以告诉她。姑且不论你这堂课能否达到这样的功效,再说借班上了你的一堂课学生还真的与你联系?这环节不是给评委和老师听,难道是真的为学生设置?这种作秀般的环节设置就是典型的情感虚饰!
  同样是结尾,同样是为了创设高潮,湖北孝感的方彦萍老师上《药》的做法完全不同。她在分析完众人对夏瑜之死的心态之后,向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夏瑜有在天之灵的话,他会向这些在世的人说些什么呢?”这是一个能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它拓宽了文本,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而且从前一环节过渡到这一环节一点也不牵强,顺其自然。学生的回答也是经文本洗礼浸润之后的一种自然的情感喷发,或怒或骂,一切都是真实生动的,留给读者或者学生的绝不是单调枯燥远离时代的政治说教。
  
  四、情感投入过度促成虚假
  
  语文在本质上是属于浸润式教学,它需要老师调动情感,或诗意地去徜徉,或尽情地去共鸣,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句,而不是靠轰轰烈烈、极度夸张乃至搅起的过分噪音。有位老师上《桥之美》刚开始还不错,不知什么原因,到后来情感投入有些变形,语速越来越快,音量越来越大,与此相比较的是学生在这样不和谐的高分贝压力之下,似乎怎么也融不进老师预设的思维轨道,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有一个老师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语速奇快,节奏奇快,情感丰富但是有些夸张,给学生一种疲于应付的压迫感。诗歌文学性强,当然首先要教师调动起自己的情感,才能感染学生,然而情感的炽烈绝非是仅仅依赖于高分贝的甚至是歇斯底里的叫喊。你想,在老师的不断逼迫下,不说学生有没有思考的时间,单单那紧张的气氛就会让学生受不了。这与品味浸润的语文课堂是背道而驰的。为此我想到课堂节奏控制问题。当激昂时要激昂,当舒缓处要舒缓,用恰当的方式与和谐的气氛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一堂课只知道调动自己情感不断地喊,那是绝对不行的。老师要做的是通过自己的连缀穿引,让学生和自己的情感达到和谐统一。
  这里顺便再谈一下教态问题。优雅的教态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清泉般流淌着的感受,而非是洪涛急流。投入情感固然重要,但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如果老师不断地将自己的情感很夸张地表达出来,也许会与预期的教育值有很大的差距,教学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
  浙江慈溪市慈吉中学 3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