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语文课,你到底姓什么

作者:韩向东




  目前,语文新课改已经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课程新理念的具体落实。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表现了人们对教育理念认识上的误差。《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3期《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实录,引起了笔者对语文最根本问题的反思:语文,你到底姓什么?
  张芳老师的这节课,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教师通过组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力图“把阅读真正还给学生”,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节课的设计不乏创意。但是,欣喜之余我又感到了深深的困惑。虽然课堂活起来、动起来,甚至热闹起来了,但是,这就是语文课吗?学生的表演、评价、讨论、创作歌词就是“把阅读真正还给学生”了吗?语文学科的个性何在?“语文味”“文学味”何在?笔者提出几点疑问与广大同仁探讨。
  
  一、语文课是表演课吗?
  
  目前,表演法广泛地应用于语文教学。这节课的“重头戏”是学生对“殉情”片段的表演。笔者曾多次听过这个篇目的教学,教师几乎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表演法。张芳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不是为表演而表演,将表演与演员谈角色理解、师生的评价有机融为一体。但是,一些问题仍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凡是戏剧就适合于学生表演吗?本课例的点评认为“这篇课文是话剧,一般的教学手法很难有什么新意”,“分析挖掘也不会有什么新意”。因此,为求“新”,求学生“活起来”,采用了以表演为核心的各项活动。但是,这种表演难度何其大也。从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来看,莎翁时代对于21世纪的中学生来说那样遥远,更何况他们对欧洲文化所知甚少,学生在表演时无论外在形象还是内在神韵必然相去甚远;从情节来说,爱情、世仇、爱与仇的矛盾、生与死的抉择远离学生的生活体验,在表演时学生很难投入,文本中那震撼人心的美感在学生的演绎下全然丧失;从语言来看,莎翁的诗化语言和一般戏剧语言的口语化迥然不同,专门的戏剧演员表演时尚且难度极大,而中学生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如何把握得了?表演中必然会出现许多做作、生硬甚至可笑之处,这一切使教师的赞美式评语“非凡的表演才能”“深厚的文学功底”显得多少有些虚假。
  其次,在表演中学生“观众”关注的是什么?班级的大部分学生作为“观众”,注意力指向于演员的服饰、动作和表情,忽略的恰恰是语文课最重要的——语言。另外,在课前准备中,有“两套班子”进行排练,上课时几人表演,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其他学生仅仅为观众,虽然有几个学生参与了评价,但全班参与度并不高,参与层次也不够深入。学生缺少对文本的吟诵、感受、对话和鉴赏的过程,少数学生的“体验”代替了全班学生的亲身感悟。
  
  二、语文课是活动课吗?
  
  目前,课改课与过去语文课最大的不同就是学生“动”起来了,“活”起来了。这堂课以活动贯穿始终,先是片段表演及评价,然后是“升华主题”讨论,模仿《梁祝》歌词为本剧创作歌词,最后讨论该剧结尾的用意。从始至终,试图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学生处于“活动”的状态中。但当尘埃落定静心反思之时,我们不能不探究在“动”的背后蕴含的是什么。语文课除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要有语文课自己的特色?是否还要有“语文”的味道?除了概括了解和演绎人物性格、理解主题之外是否还要有心灵的震撼、美感的体验?除了热热闹闹的活动之外,是否还要有宁静的沉思,潜心的品味?表面的热闹是否蕴含着思维的单向与肤浅?
  
  三、语文课仅仅是学习作品内容吗?
  
  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无法割裂的。这节课远离文本形式,关注的仅仅是人物性格及主题思想。在文学作品中,同样的情节、同样的主题,可以有天壤之别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那么莎翁戏剧形式的最大特色是什么?是他的诗化语言。这也是本剧的最大魅力所在。本节课在学生的表演之后,如果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及时引导到文本的语言上,深入阅读品味文本,体会语言的美感与精妙,并在此基础上评价演员的表演,将使本节课增添不少“语文味”。很可惜,这节课缺少的正是美感体验与语言品味。
  
  四、作品的节选可以离开原著及背景吗?
  
  本节课缺乏一种文本的整体意识。学生的角色理解以及主题挖掘只是从节选中得出,没有把节选放在整部作品大的情节发展、情感背景和矛盾冲突中来把握,也没有把它放在莎翁诸多戏剧作品中,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来考察,致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有些平面化、概念化,对主题的理解一元化,甚至动情点也十分雷同。缺乏了背景意识和文化眼光,学生何以获得自己的“独特感受”?
  以上问题促使我们不能不回到语文的根本问题上。关于语文“姓什么”的问题,多年来众说纷纭。新课标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对语言的品味,强调学生个体体验。笔者认为,语文课的个性在于它是语言教育,这是其他任何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人文教育固然重要,但它离不开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语言,离不开对语言的细细揣摩品味,离不开作品语言产生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果离开了,就不是真正的语文课。
  由此我联想到其他许多课改课。一个教师在教学《母爱,生而为一棵树》时,整节课贯穿“母爱”主题,在分组朗读讨论中总结出“四种树”各自代表的“母亲精神”,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来印证。最后讨论“你觉得应怎样对待母亲?”“你是否懂得母亲?”教师关注的仅仅是思想,而且是一元化的思想,使这篇散文丧失了独特的魅力和个性,变成了一堆概念化的符号。这更像思想教育课、情感教育课,不是真正的语文课。
  另一教师教学《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将研究的主题定位于“莎翁诗化语言”。学生表演之后,针对表演中“语言”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从语言角度来分析“诗化语言”是如何产生的,从中总结出想像、节奏、韵味、情感、发现生活等七方面写作技巧,并鼓励学生尝试写作。这节课与张芳老师的课截然不同,但由于在归纳语言规律时脱离了文本具体的语言,脱离了情节、人物和思想内涵,变味为写作技能训练课了,同样丢失了“语文”的本色。
  因此,语文课姓“语”。而这种语言教育并不是纯语言训练,它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语文课不是表演课,不是活动课,也不是单纯的思想教育课和语言训练课。
  语文课应关注文本自身。表演与讨论、多媒体演示等直观刺激都代替不了学生对文本的直接感悟,代替不了语言文字蕴含的情味、意味与魅力。如何激发学生对文本的热爱和对阅读的渴望,才是语文课成败的关键。在学生没有真正走入文本,没有对文本有自己个性化理解之前,过早地离开文本“讨论”和“拓展”,必然使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失去了对话的平台,使讨论沦为空谈,只能在浅层的平面上滑行。
  语文课离不开语言品味。目前语文课由于重视人文性,教学中直奔内容,认为重语言、重品味就是工具论。殊不知,脱离了活生生的语言,人文内涵变成了空中楼阁。语文课应着重引导学生体会的是作者用什么样的语言将自己独特的情思表达得如此动人心魄,如此富有美感,如此精妙传神,在品味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应重视内化涵咏。阅读主要是人的个体行为,需要独立阅读的时间和空间,需要沉心静气地思考,需要有陶醉其中的涵咏,内化。可以说,安静而自由的时空,平和而内敛的气氛,同样是实现自主阅读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学生不停地活动,不断地言说,热情与活力就会变为浮躁与肤浅。动静相间才是语文课堂追求的境界。
  语文课离不开美的享受。这是语文课最大的魅力。“语文味”表现在美的意境,美的鉴赏,美的创造之中。反复诵读是体会美感的最佳途径。莎翁的诗化语言如果离开了学生个体的反复朗读感悟,如何能渗入学生的心灵?只有靠文本语言自身的声音美、情感美、内蕴美、意境美才能真正打动学生。
  语文课需要跨时空的拓展。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的最大价值在于,通过有限的课内学习,引导学生对课外无限空间的热望。通过学《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激发学生对原著的阅读渴望,对莎翁戏剧的喜爱,甚至对欧洲文化和欧洲文学的探究的欲望,这样的语文课着眼的是学生一生的发展。
  语文课找到了自己的“姓氏”,才能找到自己的根基,找到独立的个性,找到自己的本色和本味。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116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