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带领学生走向精神高地
作者:刘步春
学生七嘴八舌,有人说那个老师姓尹,有人说他被教育局除名了,有的夸尹老师敢说真话,有的则为尹老师鸣不平。
我对学生的议论不予理会,向他们提出第一个问题:“尹老师的‘怪论’当属哪一种人生境界?”
用不着思考,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功利境界。
我说:“功利境界是一种低层次的人生境界,为什么会得到许多人的拥护呢?”
多数学生回答是“真实”,我要求同学们从课本上找答案,学生很快把目光定在了第四节的几句话上: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
我要求学生用比较警策的语言或具体的事实来阐发自己对这几句话的理解,大家纷纷发言,尽力展现自己的智慧:
“主观上为自己,客观上为他人。”
“利己的主观动机,利人的社会效果。”
“丑陋的花结出实用的果。”
“自私的鸟下出公用的蛋。”
“自家的碗也能盛公家的饭。”
还有同学以市场经济为例,说正是个人利益的诱惑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此来说明功利境界的价值,进一步为尹老师的“怪论”辩护。
我对同学们的言论不置可否,又向他们提出一个问题:“我想对冯老的文字作一点改动,把第四节里‘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一句话改为‘这是一个十分道德的人’,你们以为如何?”
大家很快否认了我的建议,一致认为不能改,因为“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一句只是排除不道德的必然性,并未完全排除“不道德”,功利境界中的行为可能是道德的,也可能是不道德的,不能一概而论。我要求同学用具体事实说明功利境界的两重性,有同学举劣质奶粉的例子,有同学举豆腐渣工程的例子,还有人举自我膨胀而害人毁己的例子。我说:“看来,尹老师和刚才的你们都只看到功利境界有利的一面,而忽视了它有害的一面。”
接下来,我问大家冯老对用功利境界教育学生会持什么样的态度,大家一致说反对,我让大家从课本上找根据。
有一个同学指着第一节关于哲学的任务的论述说道:“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老师不是哲学家,但老师是知识分子,是人类灵魂的培育者,应当像哲学家一样,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己任。”
我说:“达到道德境界的是贤人,达到天地境界的是圣人,贤人和圣人毕竟是少数,而我们则是普普通通的青年,普普通通的学生。尹老师用赚大钱、娶美女激励自己的学生好好读书,把我们的人生境界提高到功利境界的层面上,这有什么过错呢?”我故意把提高二字念得很重。
同学们纷纷根据课文第七段的内容反驳我的说法。
“尹老师只是要我们成为‘现在就是的人’,而教育应当让受教育者成为‘应该成为的人’。”
“‘现在就是的人’是自然的产物,不是教育的结果,‘应该成为的人’才是教育的目标。”
“尹老师像一个护短的家长,过分地赏识孩子的自然状态,拒绝教育孩子,因而也就拒绝了孩子的成长。”
“为了吃到美餐而努力拼杀,野兽都能做到,用不着教育。”
听着大家的发言,我感到欣慰,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大家说:“你们的发言好精彩,感谢你们帮我发现了尹老师的问题所在,也感谢冯老的理论帮我们解决了一个认识上的难题。你们能不能再用冯老关于‘入世’和‘出世’的理论来分析尹老师著名‘怪论’的偏颇呢?”
同学们思维顿时陷入困顿。我首先告诉他们,入世就是要投身社会,出世就是要超越现实,不至于庸俗化;然后让他们具体地描述既入世又出世的人生的理想。有同学说,既入世又出世就是既能置身于社会现实之中,又不囿于世俗;还有同学说,既入世又出世就是既要有个体意识,为自己的生存而工作,又要有社会意识和宇宙意识,自觉地为社会和宇宙的利益而做事。
这些认识或许与原文的意思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初次接触课文便能有这样的理解,也是不错的。于是我便说:“按照这样的理解,中学生的我们该怎样处世才符合既入世又出世的人生要求呢?”有同学说,既要有务实的精神,又要有远大的志向;有同学说,既要学好功课,又要练就好思想;有同学说,既要为改变个人的命运而好好读书,又要为祖国的未来刻苦学习。还有一个同学说,入世就要接受应试教育的现实,积极参与无情的竞争,面对如山的压力不逃避,不气馁,更不怨天尤人;出世就是要看到竞争不过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手段,竞技场上的胜利并不是人生意义的全部所在,要用博大的胸怀看待个人的命运和遭遇,不为物喜,不为己悲,不做精神上的可怜虫。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这是何等深刻的觉解啊!”我故意用课文中的概念表扬这位同学,然后因势利导问大家:“尹老师的‘好好读书,赚大钱,娶美女’是一种怎样的觉解呢?”
“只有入世,没有出世。”
“入而不出,俗而不雅。”
“良好的用心,卑微的觉解。”
还有一个同学说得更形象:“我们是一群迷途的登山者,在蜿蜒的山路上徘徊,尹老师把我们带到郊外的野地里,一抬头就能看到前面的集镇,我们安全了,但是也因此而失去了登高览胜的机会。老师啊,你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请把我们带向精神的高地!”
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下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带着兴奋走出教室。
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 215600
课堂感言——
或许是浮躁的时代使然,对理论性文章,我们觉得它味同嚼蜡,实在喜欢不起来,也读不进去。许多时候,老师问我们:“有不懂的地方吗?”我们常常无言以对。因为不感兴趣,因为读不进去,也就谈不上懂和不懂。但是这堂课老师手中似乎拿着魔术棒,不知不觉地把我们“赶进”了课文,而一旦真的进入了课文,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文章其实就是一座座巍峨的宫殿,不仅建筑本身奥秘无穷,而且其间珍藏许多珠宝,等待我们去发现,等待我们去鉴赏。(张磊)
开始,我以为老师要带领我们批“美女论”,帮我们端正认识,解决人生观的问题,又是一堂思想教育课,老生常谈,令人生厌。但是听着听着,发现老师无意教育我们,他只是在带领我们阅读课文,或者说他在“逼”我们好好阅读课文。不过他的“逼”靠的不是喉咙,不是教鞭,也不是老师的尊严和威势,而是智者的智慧。当一个个具体的现实问题摆在你面前的时候,当老师明白地告诉我们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之中的时候,谁还能把课文仅仅看成是一堆毫无意义的文字而不是活生生的生活呢?探讨生活远比读“经”更有劲儿,我们在探讨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进入了课文,读懂了课文;我们也在课文阅读中完成了对现实问题的探讨,走向了精神的高地。(刘飞)
【说课晬语】
作为一位重要的读者,刘老师面对《人生的境界》这样的学术性的文本早就成竹在胸,而作为其他的读者——学生,对此文本显然处于“弱势”地位。尽管我们可以说,刘老师和他的学生都是读者,都有平等的解读权利,但知识水平、阅读经验是“不平等的”。怎么办?刘老师高明在把文本所反应的生活(四种境界)与读者(学生)的当今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解读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使文本的意义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这样解读课文,不仅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而且成为人生教育的一面镜子,使学生在认同文本的理性美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地认同了语文课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职能。对尹老师的“美女论”的剖析,看似对《人生境界》文本的“越轨”,恰是对文本的“回归”。证据便是他反复“逼”学生用文本的语言、文本的意思回答问题。刘飞同学说:“我们在探讨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进入了课文,读懂了课文;我们也在课文阅读中完成了对现实问题的探讨,走向了精神的高地。”这精神的高地是读者的高地,本来开头没有那么高,让刘老师这么一点拨,就高起来了。当然,众多的读者面对同一个文本,不可能达到等高,只要有了提高,懂得了提高的路径,成功就可以预期了。但是,要求教师这位读者前期要先达到尽可能高的高度。
(张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