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只要有一点进步,那就是“死亡”
作者:徐 松
“物哀”是日本特有的美学概念,主要表达“同情共感、优美纤细的吝惜之情”。其中对四时风物的感念,对世事无常的喟叹,更具有悲伤哀婉的内涵。在平安朝,它成为贵族日常生活的审美意识,也构成日本民族审美思想的基础。所以,日本文学普遍带有悲哀的意蕴,表现出一种悲剧的意识。
三岛由纪夫在总结川端康成创作经验时指出:“生于日本的艺术家,被迫对日本文化不断进行批判,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中清理出真正属于自己风土和本能的东西,只有在这方面取得切实成果的人是成功的。”{16}川端康成早期创作曾醉心于西方文学,随后逐渐转入探索日本传统文化的底蕴。日本二战战败后,川端康成有感于日本文化的衰败,结合自己对日本古典文化的认识,更自觉地寻找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合。他说:“也许回归日本的摇篮,反而会拿出日本新的东西来。”{17}在创作上,他认为《源氏物语》的“物哀”融化了日本式的安慰和解救,与西方裸露的哀伤是不能等同的。《源氏物语》的物哀传统受佛教禅宗的影响,以悟来体验文学,从而产生幽玄、无常感和虚无的理念。川端康成自觉接受了日本文学的物哀传统,在审美情趣上崇尚“无”,认为“无”就是最大的“有”,是产生“有”的本质,是所有生命的源泉。因而川端康成极力追求一种纯粹精神主义的美,企图从“无”去感悟精神的深邃。“在文艺殿堂中找到解决人的不灭,而超越于死”成为其美学意识的核心。川端康成十分赞赏古贺江春的一句口头禅:“再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他还认为这并不是西方式的对死的赞美,也就是说,这种死亡观是植根于日本民族自身的文化的。川端康成的艺术成就,无疑与他自觉地继承与发扬日本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1}{4}{6}{11}{12}{13}{14}{15}{17}《川端康成散文选(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第538、4、10、4、279、298、11、544、46页
{2}{8}吴永恒《在“魔界”中表现真与美》,《外国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1993.2,第80页
{3}川端康成《千纸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65页
{5}谭晶华《典型的中间小说》,《外国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1997.2
{7}叶渭渠《川端康成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9}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抒情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172页
{10}《川端康成散文选(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16}叶渭渠《雪国·古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江苏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 21404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