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钟情于过程

作者:王天才




  《孤独之旅》(人教版课标本《语文》九年级上册)是一篇反映青少年成长的小说。因小说内容与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背景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孤独”又是一个极为抽象的字眼,学生看起来简单,领会起来却艰难。如何将学生的认识由肤浅导向深入,从而深切感悟人物的心理成长历程,观照自己的生活形态,树立奋进的人生信念,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呢?通过反复研读文本,并结合我们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我惊奇地发现,既然成长是生命一个的过程,何不从过程着手,切入主题,学习中渗透“自读、互悟、自话、互诉、共疑”的赏读方式来完成本课学习的三维目标?
  一、自读——触动心弦。本文篇幅较长,如果全篇朗读不太实际,可采用默读加速读的方法,让学生在默读中思考,在速读中求索,同时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大胆取舍,去枝留干,圈点勾画出能概括小说故事情节的关键词句,例如:“家底厚实、一落千丈、失学、跟着父亲去放鸭……”等。然后再将这些词句用自己认为比较凝练流畅的语言串联起来,看谁能富有创意地组建所需材料,将小说的情节脉络梳理得比较完整且前后衔接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并声情并茂地诵读,力求读出那份孤独的情味来。
  二、互悟——体验感知。在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后,放手让学生根据个人的不同的阅读体验经历,从文中摘选出能衬托杜小康孤独、寂寞情怀的细节描写,尤其是为人物成长提供广阔背景的鸭群、芦荡、风雨、雷电等自然环境描写,然后分组互动、合作交流杜小康心灵感受随着时间的流逝、鸭群的成长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即:出发时的茫然、恐惧→到达芦苇荡时的害怕、胆怯→安顿后的孤独、寂寞→暴风雨后的成熟、坚强);并自由选取文段配乐朗诵,在音乐的旋律中真切感受空旷的芦苇荡给杜小康带来的那一份单调乏味、空虚寂寞的孤独情愫,从中领悟那了无生气的自然环境给一位孩子稚嫩的心灵造成的强烈震撼。
  三、自话——吐露心声。对杜小康的孤独之情有了初步感悟后,可让学生从文中挑选出自认为描写得最感人、最动情的精彩细节,细心体味,从而促进感受不断深入。然后鼓励学生纵情地同小说中的人物展开对话,设置“读了某一细节后,杜小康,我想对你说……”或“假如这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怎么办?”等(可由寓言《落难的王子》和小说《荒岛余生》二文生发开去)这样的对话情景,来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四、互诉——启迪人生。生活无处不语文,语文时时伴人生。语文课堂必须与生活相关联,将语文生活化,生活诗意化。接着,安排学生以一位老师、同学或朋友的身份给命运坎坷却又坚强无比的杜小康同学写一封信或设计一张有纪念意义的明信片或编辑一则短信赠送给他,(信的内容可以是倾诉自己学习生活中孤独时刻的亲身感受,明信片及短信的设计要凸现个性,内容也可别具一格,独成特色)旨在引领学生在鼓励杜小康同学的同时也激励自己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旅途中敢于向困难挑战,以坦然的心境面对孤独并战胜它,逐步走向成熟。在这个环节,学生们可能提炼出许多蕴涵哲理的美语来,例如:“孤独,人生旅途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孤独并不可怕,战胜它,你就是强者;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品味孤独,生活也精彩;我孤独,但我充实……”。。
  五、共疑——多元评析。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开展多元评析,既能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我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我们究竟应以什么样的情感来解读文本中‘孤独’的内涵,是褒扬还是同情?”由这一话题引发开去,鼓励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将课堂学习推向新的高潮,学生们会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对文本内涵产生更新更深的认识。
  湖北荆州市荆州区九店中学 4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