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变味的“言语技能训练”
作者:陆精康
一、虚实混淆
积贮渐盛古稀耄耋衣帛食肉其乐乐富安天下
淫侈日长疲夫羸老易子而食众惶惶远走他乡
王力先生说:“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语言与文学》)对仗时,虚词、实词的界限尤为严格,不可混淆。联中“衣帛食肉”对“易子而食”,“而”为虚词,“其乐乐”对“众惶惶”,“其”为虚词,彼此根本不能形成对仗关系。词性相对是任何一副对联的基本要求,无视这一要求,也就使对联之“对”化为乌有。
二、用词重复
作文做得不错可惜阅读不济
背书背得不错但是理解不深
对联中的实词处同一位置不可重复,这是联语写作的铁律。有两种情形用字可重复。一是带有衬字性质的虚词(一般为文言虚词)用于上下联同一位置,不避相复。一是上下联异位交错出现重字,不避相复。如“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舞台”“天地”两名词不避相复。但这种重复是一种修辞艺术。此联“不错”二字重复,已然犯忌,两个虚字“不”“得”的重复更令联语化为口语,丧失了审美价值。
三、短语失对
宰相深谋远虑留名青史
将军坦荡如砥威震古今
这是学生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而以“对联”形式所写的“一言心得”。上下联短语的结构必须完全一致。这种“一致”,不仅指整体,也指局部,包括固定词组的运用。很明显,这是一副“表面相对而实际不对”的“对联”。“深谋远虑”(并列)和“坦荡如砥”(动宾)失对,“留名”(动宾)和“威震”(主谓)、“青史”(偏正)和“古今”(并列)失对。寥寥二十字,失对频频,对联的那种整饬美也就荡然无存了。他如“旁征博引”对“审时度势”,“蹈死就戮”对“不易其节”,“激昂大义”对“德天靖国”之类,枉称对仗,贻笑大方。
四、节奏错乱
难题难做难思难虑难以下笔
苦思苦想苦琢苦磨苦不堪言
这副“对联”,如果添上标点符号,应当是“难题,难做、难思、难虑、难以下笔;苦思、苦想、苦琢、苦磨:苦不堪言。”出句说“难题”如何,在“难题”后有一较大停顿;对句说思考痛苦,在“苦磨”后有一较大停顿。对联是供吟诵的,一读即会发现,上下联停顿节奏不一样。节奏一致是对联的基本要求,这种朗读节奏不一致的“对联”,离对联要求自然相去甚远。
五、尾字仄声
积贮实民富养生丧死无憾
积贮虚民贫食人叛乱皆起
老舍《对话浅论》:“‘张三李四’好听,‘张三王八’就不好听,前面是二平二仄,后面是四字皆平,缺乏扬抑。”对联之平仄相对,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句中必须平仄相错,声调起落才能产生抑扬美。一是上下联节奏点上的字平仄必须相反,平仄相反才能产生回环美。一是上联最后一字必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为平声。对初学对联写作的中学生而言,平仄要求应当放宽,其底线是:任何一副对联都必须以平声字押尾。“平声平道莫低昂”,平声长而平直悠扬悦耳,无论阅读和欣赏,皆能产生音乐美感令人回味。平声字押尾,这是对联定例,突破这条底线,就难称对联了。此联中,“叛乱皆起”之“起”为仄声(上声)字,“上声高呼猛烈强”,作为对联的尾字,是很不适当的。
六、上下同义
积则丰丰则富富则无内乱
贮则足足则强强则无外忧
上联所言为积贮,下联所言亦为积贮,上下联意基本相同。王力《诗词格律》:“出句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做‘合掌’,更是诗家的大忌。”一副对联,字数有限,要在方寸之地包含尽可能多的内容,语意须相对而不可相复。比如上联言“积贮粮食”,下联正对为“整饬军队”可,反对为“浪费物资”可,将“积贮粮食”作为复句中的一个分句(流水对)亦可。此联同一内容分属上下两联,便生“合掌”之病。
七、上强下弱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文卷理卷英语卷卷卷忧心
这是一副仿写的对联,原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言读书,下联言爱国,上下联轻重得宜布局合理。凡对联,其语气可以是上弱下强,这是常见的;可以是上下相当,这是最好的;唯独不可上强下弱。下联势弱,就站不住了。仿写的对联正有头重脚轻之病。上联言读书生涯,包孕深广,语重势强;下联言考试忧心,内容单一,意轻势弱。上下联强弱不可匹配,如《文心雕龙·丽辞》所云“两事相配而优劣不均”,给人的印象是“骥在左骖”“驽为右服”,虎头蛇尾轻重颠倒。
八、语义晦涩
做人难难成君子豁达必受人人敬
攀登艰艰磨意志尽心当得滋滋甜
任何文学样式,均须追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对联,作为汉语特有的、各种文学形式中字数最少却最富中国特色的文学体裁,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难度极大。为勉强求对而将语言弄得干瘪生硬晦涩难通,是一种对联写作常见病。试看此联,何谓“艰磨意志”?何谓“尽心当得滋滋甜”?语意欠明。据说,这是对《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的“评论和抒怀”,那么,“磨炼意志”“艰苦攀登”与这篇人物传记的内容又有何必然联系?
为说明问题起见,本文采用分项列举之法。事实上,《教材中语言资源的开发》一文引用的不少“对联”,病症往往不是一种,而是疾病多发,很难康复。如下列“对联”:
身处当世只恨酒肉伪友
目睹此文徒羡金兰深交
从对仗角度看,“当世”和“此文”“酒肉”和“金兰”,对之不工。从声调角度看,关键动词“处”“睹”“恨”“羡”均为仄声字,回环美具失;“酒肉伪友”四仄声连用,“金兰深交”四平声连用,抑扬美具失。从语义角度看,“徒羡”语义费解:是“只羡慕”“廉蔺之交”呢,还是“空羡慕”“廉蔺之交”?——从上联内容看,两种理解均可成立。
为节省篇幅,无须一一分析所有16副“对联”。从上列“对联”看来,作者所作“言语技能训练”存在一种简单化庸俗化倾向。如果“黑色的期中惨败,红色的期末凯旋”之类整句也能成为“对联”,如果“大脑积水”“这些玩儿完”之类时髦话语也能算着“横批”,那就会使对联这种高雅艺术变得简单粗陋庸俗不堪,客观上只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亵渎。不幸的是,在《教材中语言资源的开发》一文中我们所看到的恰恰是这种效果。
或许有人认为,学生写作对联,应当宽容,不必吹毛求疵。笔者十分赞同这一观点。所以,本文在分析上列“对联”的病症时,卑之无甚高论,并未用高标准严要求去衡量评判。缺少意境,平仄不协,异类名词相对等等瑕疵,甚至没有作为“问题”提出。本文仅仅是用一些常规要求——符合方可称为对联——作为评判的标准。如果不守这些规则,自然不宜称为“对联”。作者乐观表示,学生对“对联的形式大都操纵自如”,“掌握要领也比我们想像的顺利”。而在笔者看来,学生的对联写作尚未入门,遑论“自如”。尤其令人忧虑的是:教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如果连上述常规要求都不能达到,那么,这种所谓的对联写作训练只能称为变味的“言语技能训练”。
江苏南通三中 2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