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警惕:作文正走向浮华

作者:丁卫军




  聆听一个千年王朝
  
  聆听这首乐曲,让我目睹了一个王朝由辉煌到衰亡:眼看它起朱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 ——题记
  开初,那是什么?21世纪的脚步,踏在一片神鸦社鼓的积淀中迷失了方向,周围环绕着的是一片暮鼓晨钟,诡秘不绝,该是大宋的子民在膜拜着高高在上的皇室,还是千年的幽魂在惋叹这逝去的年华?
  宋朝的门开了,飘扬的古琴声,纤细的婉转,如白居易的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如宫中的仕女,望着眼前那一片灰黯的天低吟浅唱着。“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如同李易安“应是绿肥红瘦”,却句句换回“却道海棠依旧”的无奈……空中不时飘飞的,是一片沉郁的默然。
  突然,琴声陡转,多了一点点恨,一点点愁,一点点怀才不遇的感慨,是苏轼吗?凌乱的髯发,飘飞在猎猎西风中,歌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陆游吗?跟外面的风空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壮志,琴音里和上了琵琶,不正是浔阳江上的歌女追忆着流金岁月,旧时的记忆都在角落里发了黄,正如那张清明上河图。
  琴声不知何时变成了萧声,呜咽着,弥漫于月下,让人想起了“萧声咽,秦楼梦断秦楼月”。这样的萧声,是否便是二十四桥上的芳魂,明月夜里的哭泣?
  然而,古典而又单调的鼓声响起,极致的雄浑无情地踏碎了大宋治国平天下的梦想。诗人的浪漫,文明的礼教,赶不走金兵的掠夺,一队队马车载着高贵的王族历史向东北:纯洁无瑕的公主,端庄华贵的太后……
  弦儿啊,你要说的可不就是这个意思,那纤纤的玉手,那本应在吴宫采莲、木兰舟里摇桨的玉手,却在水窟旁搓洗着衣服!
  一声哀怨的二胡,把哀怨扩散到每个人的心里,这哀怨,可是千百年来读书人的长叹?
  岁月俱无言,只留下了一个被深深震撼的我,在震撼中百感交集。
  这篇中考作文可谓文采飞扬恣肆,且不说考生词语积累的丰富,组合的恰当,也不说这种情绪流淌的凝重悲壮,单是对古典诗词引用的精妙就足以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了。
  笔者把它拿来作为范文,居然有那么多同学读完大呼不知所云。那么,这位考生到底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他在这个千年王朝中到底听到了什么,千年王朝的盛衰又留给了后人什么?都无从知晓。这篇文章如果仅仅作为一种情感的宣泄,那么其意义何在?
  当然,透过作文看这位学生的文风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他采用这样的行文方式,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迎合中考的需要。
  如果是这样,我们作文教学自然就会走入歧途,那岂不真要“误尽苍生”?
  作文正走向浮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是什么把作文引向浮华的呢?
  ——有人说是因为新课程思想的诱导。其实这是对新课改理念的断章取义或一知半解,甚至是无知的曲解。新课标在7-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同时在“实施建议”中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见,新课改倡导提高语文素养,重视语言的积累,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生活,说“诚实的话”,写出“个性”,但绝然没有唆使教者把作文引向堆砌词语、卖弄文才、无病呻吟的深渊。
  ——有人说是一些泡沫文化、快餐文化的泛滥。这个社会的浮躁,导致整个社会文风的浮华,诸如短信文学、网络文学的侵扰,写作变成了纯粹的文字游戏,文学失去了自己的尊严。歌舞升平,靡靡之音,让人的情绪飘浮,无心思考,无意阅读,没有人愿意去亲近大师,没有人用心走进经典,情感日趋苍白,思想日益浅薄,用华美去包装肤浅也成为一种时尚。语文教学不经意被“撞了一下腰”。
  ——有人说还是应试惹的祸。翻开林林总总的中考试题集,读读作文评判标准,大凡从文面(书写)、内容(立意)、语言(表达)、结构(构思)四个方面,分出一类、二类、三类等等。其实,大家都知道,四个方面侧重的还是在语言、在表达,大多情况下,语言精美,表达新颖会收到“一俊遮百丑”的效果。也许这是其中的诱因之一。
  再看这样的一篇学生课堂习作:
  
  红毛衣·白头发
  真爱不是大肆宣扬的告白,而是默默无闻,心甘情愿的奉献。
  ——题记
  天气越来越冷。翻翻衣柜,我的毛衣已是小得不好再穿了,心中禁不住涌起一股莫名的酸楚与失落。
  晚自修回家的路上,我一直都在发抖。回到家,妈妈见我冻得发紫的脸显得有些愧疚不安。我没有任何抱怨,因为妈妈一直都在为我操劳,况且她最近的身体也不好。妈妈从衣橱里翻出毛线准备为我编织一件毛衣。台灯下,我作业,妈妈打着毛衣。我能清晰地听到妈妈织毛衣的那种节奏。我沉醉在幸福之中。就这样连续坚持了几个晚上。
  中午回家吃饭,妈妈说毛衣织好了,让我试穿。我迫不及待地套上毛衣,抚摸着那有规律的花纹和可爱的图案。突然一个亮得耀眼的东西闯入了我的视线。我轻轻地想把它抽出来,它被毛线紧紧地扣住了。我脱下毛衣,才发现那竟是一根白头发,而且牢牢地和毛线织在一起。妈妈竟然有白头发了,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小心地将那根头发插入另外几个线的结扣里,我想就让这种幸福陪伴我度过每一个严寒的冬季。我拭干泪,把毛衣叠好,让那根白色的头发在红色的毛线里,在灿烂的阳光下闪闪发亮。我猛然发现我竟从来都没有这样虔诚地对待妈妈给我的任何一样东西。
  爱也许有许多种不同的方式,但它赋予的重量却是一样的;爱也许有许多种微不足道的细节,但它的感觉都是温馨厚重的。
  (文/初三(5)班 丁易琴)
  没有华丽的辞藻,曲折离奇的故事,没有意蕴深刻的哲理,有的只是日常生活细节的娓娓叙述,朴实,但包含着浓郁的人间真情。
  这样的作文能算是优秀作文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这样的作文缺乏应有的文采,过于简单,不合时宜;有人认为简单凝练,朴实中现真情;有人认为跟中考的作文评判要求相去甚远,难得高分……
  这篇习作笔者当时作为范文朗读时,确实感动了很多同学,不少同学禁不住流下了热泪。其实,我在读第一遍时就被深深感染了(本文后刊发在《绿洲》2005年第1期)。
  如果真要说这篇文章有什么不足,还真是少了一些文采的包装。但我想,要加上一些精美词句的装点,倒似乎显得有些矫揉做作了,简单何尝不是一种风景呢?朱自清的一篇《背影》,沉淀了几多父子深情,多少人为之动容唏嘘不止啊!
  有一首小诗叫作《一碗油盐饭》:
  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到妈妈的坟前
  当代作家王小民先生读后深受启发,提倡“从简单中感悟”,并就此提醒我们“不要忽视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简单的、平凡的、琐碎的细节,如果你注意观察并有独特的发现,感悟并注入真情实感,你的文章也会打动自己、打动别人的”,其实“深刻而充实、丰富而动人有时是可以蕴涵在简单、朴素之中的”。(《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第11期卷首语)
  王先生的话显然是精辟的,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他同时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病,“我们有些语文教师常常喜欢在材料的纷繁、词汇的丰富和修辞的多样等等方面给学生以更多的指导……”(同上)最终忽略的是什么?忽略的是学生的生活,学生对生活的独特的真实而真诚的体验。这其实恰恰是作文的源泉之本。
  简言之,作文需要什么,需要学生真实的生活,需要真情的流动。脱去作文浮华的外衣,让作文走向本色,走向生活,走向心灵,在生活中感悟,在细节中蕴涵丰富,在心灵中展现个性。这应该是作文教学的追求。
  江苏通州市石港中学 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