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说什么?为什么说?

作者:吴含荃




  现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上课,老师说,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么,你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提出来,交流交流。然后就是同学们发言。学生一个接一个,讲自己的阅读感受,或者提出问题,老师有的时候重复一下同学的发言,有的时候就一言不发,只是听同学们说。学生的发言有的时候相互之间有点关系,有的时候各说自话。这样一直到下课。上完课,老师在说到自己的教学设计时,常常会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应该承认,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是获得了发言权,从教学形态上来看,是学生在活动,而不仅仅是老师在活动。比之过去死水一潭的课,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个进步就在于,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但是课后有的学生说,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就是让我们提了一些问题,又不开展讨论,也不知我们说的对不对,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对在什么地方,错在什么地方,老师也不说,我们心里也没底。
  这引起了我的思考:什么叫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说话”了,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了吗?让学生说话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让学生说话吗?
  我思考的结果是:语文教学不但要“让学生说话”,还必须考虑“说什么”和“为什么说”;“让学生说话”只是主体性教学的一个方面,“说什么”和“为什么说”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三者缺一不可。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讨论。
  课文是《鹬蚌相争》。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发现了一个问题:“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
  于是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最后老师说:“同学们讨论得真热烈,也很够水平。不过咱们不能光停留在发现问题上,我建议,同学们一起动动脑来改改教材,再动手给编辑叔叔写封信,如何?”后来又有同学说:“鹬的嘴被蚌夹住了确实不能说话,可是蚌就不一定了。它是软体动物,嘴应该在壳里,也许不用开启壳就能说话呢!”于是老师再提议:上网去查资料,或者去问生物老师去。于是这堂语文课就向课外延伸开去。
  应该说,发现问题的学生是动了脑筋的,学生的这种探索劲也体现得很充分。他们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这节课里是体现出来了。但是,仔细想想,学生的这些问题,是学《鹬蚌相争》这篇课文要解决的问题吗?“蚌夹住了鹬的嘴巴鹬还能说话吗”是一个“语文的问题”吗?《鹬蚌相争》是一篇寓言,寓言就是要通过一些不可能之事来借喻生活中的某一个道理。我们在寓言里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话:“狗对狼说”“龟和兔子赛跑”“稻草人摇摇头”,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要探讨这些事是否真实,而是要学习“写”本身所蕴藏的智慧。
  再看一个例子。课文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方式:“开庭审判鲁达”,整个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1.开庭。2.法庭陈述。原告陈述理由;被告陈述申辩理由。3.法庭分调查和辩论几个阶段,一一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4.继续法庭辩论(有证人推翻证词的,有双方向司法人员行贿的,有指出对方作伪证的,等待,逼真地进入了一个法庭现场)。5.最后陈述。6.休庭,合议庭合议,讨论裁决。7.宣布判决结果。
  这一堂课,都是学生在表演。学生的活动达到极限,老师是一个观众。“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这个课例发表后,获得了一片叫好之声,被称赞为“奇思妙想”“精彩设计”。但是我们要来冷静地分析一下这堂课。我们分析的角度就是:这堂课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以“法庭辩论”这种形式来学这篇课文,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鲁达打死人的事实;二是鲁达打死了人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同学们通过辩论,增进了法律意识,了解一些法律常识,受到了一次思想教育。
  我要问的是:这到底是一堂什么课呢?是语文课吗?如果我们承认是一堂语文课,那么学生在语文方面学到了什么呢?当然我们可以说锻炼了口才,但是,我们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是为了锻炼口才吗?我们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到底是想学什么?是学“法律”吗?
  这堂课的确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我们不能不考虑:“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目的是什么呢?不能说我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吧。我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语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阅读课中,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果把这个根本目标忘记了,我们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是语文教育的“忘本”和“失魂”。
  “让学生说话”是为了维护学生在课堂里自主开展活动的权利。这当然是必要的,是对的。过去我们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没有认识到让学生在教学中“开口说话”的必要性,这是不对的,是要改的。但是,问题还有另一方面,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还有比“让学生说话”更重要的问题,这就是让学生“说了什么”,为了达成什么目的让学生“说”。我们是让学生“说”语文方面的内容吗?如果不是,这种“说”至少没有“语文课”的意义。我们让学生“说话”以后达到了什么目的呢?学生在“说话”以后有什么收获呢?里面有语文方面的收获吗?他们读懂了文本吗?他们掌握了读文本的方法了吗?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了吗?这些问题,怎么突然一下子跑到老师的教学之外去了呢?这不是我们上语文课最基本的、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吗?